词条 | 天回山陶塑 |
释义 | 天回山陶塑 中国东汉晚期陶塑。 1957年发现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门外10千米处的天回山崖墓中。时间为光和七年至建安二十五年(184~220)。 陶俑有男女舞俑、听琴俑、男女庖丁俑、持瓶(或镜铲)俑、武士俑、说唱俑;动物陶塑有:狗、马、鸡、鸭、长尾鸡等,皆为汉代雕塑艺术之精品。 其中陶俑中的说唱俑,高56厘米,坐于圆榻上,右手挥舞鼓槌,左臂环抱圆鼓,着长裤,赤脚,似正说到精彩处,作手舞足蹈状,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民间说唱艺人的形象。动物陶塑中的陶马,通高114厘米,身躯肌肉隆起而圆滑,腿足细长,形体矫健。均代表了汉代雕塑艺术所达到的高超水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