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爱 |
释义 | 天爱 : tiān ài 1.天生的仁爱。 【天爱】 (梵deva^na^m% priyah!) (一)印度人名︰意谓蒙受诸天爱护的人。《中阿含》卷三十八〈鹦鹉经〉云(大正1·667a)︰‘天爱,沙门瞿昙释种子舍释宗族,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觉无上正尽觉。天爱,自可随时往见,诣彼奉敬。’又,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亦称天爱喜见王,意谓能获天祐的伟人,可知当时亦以此语作为展现王者威严的称呼。 (二)嘲讽语︰意为愚痴的人。《成唯识论》卷二云(大正3 1·6b)︰‘宁知,异语别有能诠,语不异能诠,人天共了,执能诠异语,天爱非余。’《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解释其义,云(大正43·287c)︰‘言天爱者,以其愚痴无可录(?)念,唯天所爱,方得自存,如言此人天矜故尔,故名天爱。’《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末)也解释天爱之义,谓世间之最胜者为天,最劣者为愚人。此以嘲弄之语而称愚者为天爱。《成唯识论述记》所解之‘天爱’语义,与台湾地区俗谚‘天公疼(怜惜)愚人’之意相通。然台湾之此一俚语,有眷顾弱者或正直不耍机诈之人之意,并无嘲讽意味。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