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体育与环境委员会
释义

1994年在巴黎召开的以统一为主题的百年奥运大会确认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确认其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特殊责任之后,国际奥委会将环境视为奥林匹克精神中除体育和文化以外的第三个层面。由此,1995年,国际奥委会决定成立体育与环境委员会。该委员会的职责是就国际奥委会和奥林匹克运动应采取何种环境保护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向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提出建议,并协调上述政策的实施。

背景介绍

1994年在巴黎召开的以统一为主题的百年奥运大会确认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确认其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特殊责任之后,国际奥委会将环境视为奥林匹克精神中除体育和文化以外的第三个层面。由此,1995年,国际奥委会决定成立体育与环境委员会。该委员会的职责是就国际奥委会和奥林匹克运动应采取何种环境保护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向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提出建议,并协调上述政策的实施。

年会召开

2006年7月,环境活动部代表北京奥组委赴洛桑出席了国际奥委会体育与环境委员会年会。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应邀致辞。体育与环境委员会主席施密特主持会议。委员们总结了前两届世界体育与环境大会各项建议的落实情况,听取了都灵、北京、温哥华和伦敦奥组委工作汇报,倡议广泛宣传和贯彻新出版的国际奥委会《体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指导手册》。 余小萱同志介绍了北京绿色奥运工作进展。施密特主席对北京奥运会在环保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委员们针对北京市机动车数量与空气污染、环保燃料使用、文物保护等提出了问题。会议宣布,第七届世界体育与环境大会于2007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

大会主席

“二00八年北京的绿色奥运会,应该成为长远造福北京的一届奥运会,”国际

奥委会体育与环境委员会主席佩尔·施密特先生在今天召开的国际奥委会体育与环境研讨会期间表示。施密特对北京奥组委的工作表示满意。他首先肯定了二00八年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口号,并对奥组委在落实这些口号期间“言出必行”的工作作风大加赞赏。

作为国际奥委会体育与环境委员会主席,施密特先生希望北京奥运会能给北京、给中国留下丰厚的遗产,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他说:“我要对北京奥委会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他们在奥运会与环境保护、奥运会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的大胆尝试,正是国际奥委会所倡导的。我希望北京奥运会能给人们留下一笔丰厚的遗产,尤其是在提高中国国民在控制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意识上,能起到切实的作用。”

他还特别提到,奥运会与环保不是短期问题,在奥运会举办后,如何利用已有资源,进一步改善该国环境、加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意义更重大。“希望北京奥运会后,不要在这方面出现倒退,”施密特强调。

被问及北京奥运会准备工作中,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加强时,施密特说,现在距离北京奥运会举行还有六年时间,可以说长远来看,几乎所有准备工作都还是刚刚开始,因此在很多具体问题上还需要大量严肃和耐心的工作。他举例说:“北京在城市交通、空气污染、废水处理、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虽已有改进方案,但付诸实施后见效还需一段时间。据我所知,北京城市供暖有百分之七十以上仍以煤为原料,这也是亟待改善的一方面。”

谈到目前北京距离举办奥运会的城市水平差距问题,施密特说,很多方面北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同时乐观地表示:“虽然路途遥远,但是我们已经能够看到一个趋于成熟的构架,你们在各方面都拥有很多国际水平的专家,你们的计划正在进一步细化,而且越来越多理性和明智的决定

也在出台。”施密特认为,在准备工作进行过程中,北京奥组委还应该广泛听取国际环境组织的意见,在奥运会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系方面,找到新的平衡点。他说:“二000年悉尼奥运会组委会在绿色和平组织的协助下,在环境保护等问题上提出了很多新的观念,创造了一些新的方法。同时,二00四年雅典奥运会组委会也在积极同国际环境组织合作。我们也希望北京奥组委能加强同此类国际环境组织的交流。”施密特说,在这一问题中,国际环境组织常常以“批评者”的身份出现,但“批评者”并不是“扰乱者”,他们意见往往非常专业和中肯,应该会对奥组委的工作起到积极和必要的作用。

施密特还表示了自己对北京奥运会的希望:“我希望北京奥运会能够成为绿色奥运的典范。”他说,在未来的六年中,北京奥组委应该切实加强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方面的宣传和普及,让中国国民真正了解绿色奥运的意义,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留下遗产。

方针体系

2004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包括海外华人的共同

支持下,北京奥组委按照国际奥委会总体计划的要求,实践绿色奥运理念,取得了重要进展。北京奥组委继续推进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工作,用科学的管理模式把绿色奥运理念渗透到奥运会筹办的各个环节中去。

环境方针

2004年4月7日,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签发了《北京奥组委环境管理体系环境针》: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的过程中,(1) 用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运动会的工程建设、市场开发、采购、物流、住宿、餐饮及大型活动等,尽可能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2) 积极支持政府加强环境保护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3) 充分利用奥林匹克运动的广泛影响,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

在奥运会结束后,为北京、中国和世界体育留下一份丰厚的环境保护遗产:奥运会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举办大型运动会新的环境管理模式;公众积极参与环保工作的机制;北京环境的持续改善。

建立体系

根据环境方针,北京奥组委编制完成了《奥组委环境管理体系手册》,确定了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者代表,明确了各部门的环境职责,培训了各部门的环境联络员,组织完成了各部门的初始环境评审,确定了各部门的初步环境因素,为今后运行该体系和通过审核奠定了基础。

奥运工程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2004年,北京奥组委举办了研讨会,编制了改扩建工程的环保规范文件,提出了部

分赛事的环保要求,督促部分工程完成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积极推进奥运工程绿色施工。 2月29日,北京奥组委组织召开了“奥运工程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刘敬民执行副主席做了重要讲话,对参与奥运场馆建设的各方提出了保护环境的要求。国家发改委、国家科委、国家环保总局领导介绍了国家环保优惠政策。环保专家对《奥运工程环保指南》进行了讲解。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场馆业主和环保企业300 多人参加了会议。

环保指南

2004年,北京奥组委针对奥运改扩建场馆和工程,以及临时性建筑和设施的建设,编制了《奥运改扩建工程环保指南》及《奥运临建工程环保指南》,并分别纳入到了相关的《奥运工程设计大纲》中。奥运改扩建场馆和临时性建筑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过程中应符合这两个环保指南提出的要求。

3、绿色施工管理

2004年,北京奥组委、北京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和奥运工程施工单位共同努力,推进绿色施工。已开工建设的国家体育场等场馆,根据《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实施细则,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编制了管理方案,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国家体育场按照“创建绿色现场、建设绿色工程、实现绿色奥运”的环境管理方针,把环境管理纳入了工程监理。

饭店指南

2004年3月18日,首批为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赞助商和媒体等注册人员提供住宿服务的

饭店与北京奥组委签订了《奥运会住宿接待服务协议》,《北京奥运会饭店服务环保指南》作为协议的附件之一,在环保方面向签约饭店提出了严格要求。2004年,北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和环境活动部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活动,在饭店业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指南》培训

为使签约饭店管理人员深入了解《北京奥运会饭店服务环保指南》,在奥运会的住宿接待中展示绿色奥运理念, 北京奥组委对《指南》进行了全面介绍。 另外, 为适应饭店的节能改造,北京奥组委还专门邀请能源专家和墙体节能专家,向签约饭店的工程人员重点介绍了《指南》的节能部分和国内外先进的节能技术。

节能倡议

国家节能宣传周期间,北京奥组委号召签约饭店响应国家发改委等7 部委的倡议:在不影响人体舒适度的前提下,夏季空调提高1度,冬季空调调低1度。当时签约的23家饭店积极响应,为饭店业作出了示范。在北京市冬季正式供暖日,北京奥组委向签约的近80家饭店赠送了由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制作的“节能宣传卡”。节能宣传卡将进入客房,向入住宾客宣传节能知识。

绿色照明工程

配合北京市发改委的“绿色照明工程”活动,鼓励签约饭店选用节能灯具,更换白炽灯,部分签约饭店采购了高效照明光源产品20000多只,节电器10台。

宣传活动

2004年, 北京奥组委成立了宣讲团,编制了宣传材料,拍摄了宣传片,开通了网络频道,开展了多项主题活动。北京奥组委环境活动部与首都精神文明办、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环保局、北京市科协和北京环保基金会共同组建了绿色奥运、绿色行动宣讲团, 成员包括知名专家、学者和志愿者。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何振梁和国际奥委会体育与环境委员会委员邓亚萍分别任总顾问和顾问。宣讲团将进入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广泛宣传绿色奥运理念,号召公

众行动起来,选择绿色生活,支持绿色奥运。 2004年,北京奥组委积极参与和支持各环保组织的宣传教育活动,鼓励他们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在公众中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倡导公众选择绿色生活,支持绿色奥运。北京奥组委先后参加了北京环保基金会主办的北京市中学生“绿色奥运我参与”中英双语演讲比赛,自然之友的“最后的净土—我心中的保护地”图片展,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的绿色列车项目等活动。通过活动,使更多的公众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办好绿色奥运中来,带动家庭,推动社会,最终实现绿色奥运。

义务植树活动,北京市全民义务植树日, 奥组委全体员工、部分奥运冠军和体育明星到南中轴路大绿地,一起参加了主题为“办绿色奥运建生态城市”的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为城市绿化美化作贡献。

2004年, 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和环境活动部在官方网站开通了绿色奥运通道,以中、英、法三种文字宣传绿色奥运理念,动态报道奥组委开展的环保工作,及时反映北京市政府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污染防治方面的工作进展。

北京奥组委编印了《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和《绿色奥运—理念与实践》等宣传材料,向国内外关心和关注奥运的公众宣传了“绿色奥运”的理念。拍摄了一部绿色奥运的宣传片,向公众介绍了申奥成功3年来北京市的环保工作进展。

北京奥组委专门为青少年学生设计了用再生纸制作的、印有北京奥运会会徽、奥运知识和环保知识的课程表。25万张绿色奥运理念课程表赠送给拥有浓郁奥运情节的首都中小学生,直接向他们宣传了绿色奥运理念和环保知识,使他们逐步成为“绿色奥运”理念的践行者和宣传者。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参加了赠送仪式。

参加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组织的奥组委官方注册记者培训班,对近100名记者进行了绿色奥运理念的培训,提高了对绿色奥运报道的准确性。

环境顾问

2004年,北京奥组委继续聘任著名环保人士梁从诫、金鉴明、廖晓义、廖秀冬为环境顾问,参与奥组委规范性文件和工作规划的编制,为筹办绿色奥运出谋划策。

第七届世界体育与环境大会10月27日在京闭幕,会议通过了《关于体育与环境的北京宣言》,充分肯定了北京奥运会的环保工作。《北京宣言》指出,北京奥运会的筹办是加速整个城市环境改善的催化剂,北京积极提高能源利用率,有效使用可再生能源,采取绿色交通措施和行动,大力植树造林,绿化城市,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和抵消温室气体排放,这些政策和行动值得赞赏。《北京宣言》充分肯定了北京奥组委向大会提交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环境报告:环境保护、创新和改善》,并认为北京奥运会将留下环保方面的宝贵遗产。大会通过的《北京宣言》呼吁国际社会和体育界成员将理念、设想和机会变成真正的实际行动,以确保在举办体育赛事及活动中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