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体小维窦夫虫 |
释义 | 简介目名: 颤蚓目 (Tubificida ) 科名: 仙女虫科 (Naididae ) () 属名: 维窦夫虫属 (Vejdovskella Michaelsen, 1903 ) 种名: 体小维窦夫虫 (Vejdovskella simplex Liang, 1958 ) 分布描述江苏、贵州。淡水。 主要鉴别特征体长1.6mm(副模式:1mm),体宽约0.1mm。体节数14-15。N=11。体表具稠密的腺细胞,无感觉乳突,有时有外来物附着在身休上。口前叶粗短,先端钝圆。具眼一对,侧生。咽位于Ⅱ-Ⅲ节,背壁扩张,有咽头腺和食道腺。“胃”不明显,仅在Ⅵ-Ⅶ节消化道稍膨大。黄色细胞自Ⅵ节开始。侧血管Ⅲ-Ⅴ节明显,Ⅲ-Ⅳ节的侧血管自腹面分出后连成一支通背血管。肾管始于Ⅶ节。背侧刚毛始于Ⅴ节,每束具发状刚毛和针状刚毛各3-4条(后端可减少至1-2条)。发状刚毛近端尖削,约长131-263µm,粗3.1µm,凸面具有羽状小毛两列,开始于近端约1/3处,每两对相邻小毛间距离约7.6µm,羽状构造最长达9µm,通常很短。针状刚毛长45-64µm,粗1.8µm,单尖,无毛节,与发状刚毛相间而生。腹侧为钩状刚毛。始于Ⅱ节,Ⅳ节缺刚毛。钧状刚毛干细而直,通常粗1.2-1.4µm,毛节明显,约靠近端2/5处,二叉之长度不等,远叉较细而长。刚毛数目及长度前后不同,Ⅱ节每束3-4条,最长者达100µm,后部减至1-2条,仅76µm。环带在Ⅴ-l/2Ⅷ节内。交配毛每侧一条,较正常刚毛粗,远端简单,尖微微钩转。雄性漏斗大,喇叭状,长24µm。输精管短,向上弯转,粗6µm,和漏斗共长64µm。接膨部之前下方。精管膨部在Ⅵ节,椭圆形,长37µm,阔23µm,壁厚7.6µm(前列腺细胞不计算在内),上具前列腺细胞。射精管短;长约18µm,阔12µm,精囊向后延伸至Ⅷ节。受精囊在Ⅴ节,捧状,向后弯曲入精囊,其顶部达隔膜6/7,受精囊与受精囊管无明显界限,仅在受精囊腔处略略膨大,囊直径约24µm,其余部分逐渐削细。受精囊及管共长106µm,壁厚4.6-6µm,管腔大,卵囊延伸至Ⅷ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