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体感音波疗法
释义

百科名片

体感音波疗法,Vibroacoustic Therapy,简称VT,属于体感音乐疗法的最新发展。

运用体感音波疗法,可以大大激活大脑古皮质和旧皮质区域的功能,有效调整人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促进人体微循环和带来全身性的基础改善(譬如血压、心率、呼吸、皮温等),使音乐治疗的生物干预度大幅提升,是身心医学和音乐疗法领域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发展历史

20世纪70—80年代,挪威教育学家和临床医学家斯吉利Olav Skille开发成功低频音乐体感治疗椅,赫尔辛基大学音乐疗法和特殊教育研究员列希克宁Petri Lehikoinen采用计算机控制的有节奏的低频脉冲振动,使身体的特定部分产生共振以获得疗效。

1985年,美国Byron Eakin成功地进行了音乐体感躺椅、床垫等产品的商业化运作。

1987年开始,日本音乐治疗联盟理事小松明博士倾注20多年心血,不断改进,成功地

研发出现代高科技分频—扩容—换能技术,把音乐波中16~150Hz低频部分拣,转换成数十微米至数千微米振幅的物理振波,按照人体工程原理制成床垫,完成了体感音波健疗系列产品的雏形。

2003年,日本新体感株式会社将体感振动音响技术和产品引入中国。与中日友好医院开展合作,魏育林研究员成为国际体感音乐疗法在中国开展科学研究的第一人。依照循证医学方法,做了各种多中心样本统计,对国外科研印证的最终结论令人满意,并连续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继而在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的支持下成立体感音乐疗法学组,协助医学专业人士进行多方面科研和临床应用。

2006年卫生部中日医院魏育林、孔晶等人以164例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存在睡眠障碍者进行测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体感振动音乐疗法可以有效改善睡眠状况。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睡眠门诊,医生和患者对体感音乐的卓越效果非常看好。

2006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历时一年多对59名中国现役优秀运动员(国家国际健将)进行测试。 2007年8月8日成功召开了课题结题会,结果证明对缓解运动员心理和生理疲劳具有明显效果,甚至对于激发潜能起到一定作用。举世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体感音乐床荣誉无数、陪伴着众多优秀运动员夺取奥运奖牌。

2007年,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功能音乐研发中心,选定体感振动音响首创研发“生物共振音乐治疗系统”,成为各级康复系统、精神卫生中心、综合医院音乐治疗室、心理门诊减压中心的首选配置。

2008年,北京美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结中国中国古典朴素的辩证思想,运用广义相对论的等效平衡原理,发现并破译破译了人体『五行··五音·五脏』(火-徵-心、金-商-肺、木-角-肝、土-宫-脾、水-羽-肾)五五对应的生命规律,最终完成了全球独一无二的美洋体感音波技术,为人类非药物替代医疗竖起新的里程碑,实现了人类寓疗于乐欢乐健疗、健体长寿的天然回归。

治疗机理

体感音波疗法充分借鉴我国传统医学经典理论和西方现代音疗理论,利用高科技设备,将音乐中16~150Hz的低频信号,经增幅放大和物理换能后,通过骨骼和神经传导,产生人类感受最为深刻和舒畅的生物学共振频率,1/f波动,使音乐的“外源性振动”与人体的“内源性振动”产生同频共振,通过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刺激,激活大脑中枢,从而对人产生快速深度的放松和理疗作用。通过不同的音乐处方及产品搭配,能有效改善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及各种躯体化症状。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经科学验证有效的音波健疗,其效果高于传统西医疗法的4~8倍。

临床研究

临床实验

日本山梨县中巨摩郡秋山医院秋山尚美医师运用体感音波疗法,通过对300多例孕妇分娩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刊于《日本生物音乐学会志》’92 Vol.17):

① 淡化产妇的不安和恐惧心理,使产妇身心放松;

② 与拉梅兹法(Lamaze)并用,伴随着音乐的节奏,让产妇呼吸顺畅、能有效缩短分娩时间;

③ 腰、背部的体感音乐振动,具有按摩作用、可减轻分娩时的疼痛(此非药物镇痛方法,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安全性高);

④ 对胎儿发育有良好的影响;

⑤ 另外,自从采用体感音响装置分娩台,接生操作顺利、效率提高,至今没有出现一例休克状态。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魏育林教授所做的专项研究表明:体感音乐疗法是迄今改善失眠、抑郁状态、功能性高血压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最为有效的调节手段之一。

广州太阳船康复教育中心对儿童多动症尝试进行体感音波治疗,发现其疗效远远高于常规疗法。通过每天1小时的体感音波治疗,患儿多动不安的症状明显减少。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研所丁雪琴教授联合张忠秋、王智、郭松、黄俊红等专家,借助美洋体感音波系统,运用体感音波疗法,开展消除运动员心理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对举重、体操等国家健将进行测试,治疗11分钟后,脑alpha波明显提升并且保持稳定,证明其可以起到深度放松作用。音乐体感振动治疗的原理人类对于声音的感受源于振动。一般情况下,音乐是通过增幅器放大信号后从扬声器发出,再经过空气振动而达到人的耳膜的。通常人类可以听到的音乐低音部分一般为50Hz-150Hz。低于10Hz的振动一般伴随着自然灾害发生,如地震、海啸、山崩、火山爆发等振动均为含有巨大能量的3-6Hz的低频波。自然界的有些动物可以感知,但人类已失去这种功能。人类通过身体可以感受到的音乐振动称之为"音乐体感振动",其最大范围为16Hz-20000Hz。20-50Hz的低频部分使人的重低音感大大增强,伴随着振动感和冲击感给人以极其强烈的临场感。同时,20-50Hz的频率范围最能够给人以心理和生理愉悦的快感和陶醉感。因为音乐的低音部分(贝司)是比较单调的重复,近乎于l/f2的振动,给人以安全舒适感。这种感觉是存在人的潜意识中。人类心跳的频率近乎于l/f2的振动。胎儿在感受着母亲心律振动的情况下生长发育,这种安宁和健康母亲的体感振动使婴幼儿感到安全舒适,这种体感振动的记忆伴随着婴儿的出生和成长而渐渐淡化,但它将永远遗留在潜意识中。当婴幼儿哭闹的时候,一旦被母亲抱起来,母亲的体感振动会使婴幼儿感到安全舒适,立刻平静下来。同样,当成人焦虑不安或抑郁时,这种音乐体感振动也会使人感到安宁。体感音响技术是将音乐中16Hz -150Hz低频部分电信号分拣出来另外经过增幅器放大,通过换能器转换成物理振动,做用于人体传导感知,特别能够忠实再现20-50Hz的频率范围音乐的技术。这种节奏近乎于l/f2的振动,形成使人安全舒适感和催眠的要素,同时局部的振动也能促进组织的血液循环。 用于音乐体感振动治疗所采用的音乐曲目是经过音乐、心理等多学科的选择,并且经过特殊录制的、能够最好体现音乐体感振动音乐乐曲。分析乐曲的振动波形和疗效之间的关系,我们将波形分为三大类16小类。 1)慢周期信号波:包括二钟波、念波、交互波、碎波、紧虚波、摇波等6类波形。主要功效为放松、镇静、催眠等。 2)快周期信号波:包括交断、摇交断、钟风等5类波形,主要功效为使人欢快、轻松。 3)快周期、紧迫信号波:包括觉醒等4类波形,主要功效为使人觉醒和振奋。岩谷在临床观察到音乐体感振动疗法可促进消化道蠕动,改善和预防便秘,可预防褥疮。在酿酒和食品制作领域应用体感音响技术,发现它能促进酵母菌活化,影响酒精和水分子的构造,促进发酵和成熟,使口味变好。种种结果提示,音乐体感振动治疗可能通过物理、心理、生理、化学、细胞、分子等多种途径,调节人体机能状态。

临床应用

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运动训练中心

北京玛丽妇婴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科

广东武警总医院成瘾治疗中心

广州中医药大学南海妇儿医院脑瘫康复中心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北京空军总医院烧伤康复科

领域专家

目前,国内对于体感音波疗法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但是仍有部分专家多年来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研所 丁雪琴教授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魏育林教授

广州中医药大学康复教研室 余 瑾博士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0:5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