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题惠州灵慧院壁 |
释义 | 《题惠州灵慧院壁》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游览惠州灵慧院时,见院壁上画一仰天大醉的醉汉有感而作。该诗以诙谐活泼的文字描写了醉汉的形态,同时诗人还借醉汉的口气向朋友问好,流露出了此时作者轻松愉悦的心情。 作品名称:《题惠州灵慧院壁》 创作年代:北宋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作者:苏轼 作品原文题惠州灵慧院壁 直视无前气吐虹①, 五湖三岛在其中②。 相逢莫怪不相揖③, 只见山僧不见公。 注释译文①气吐虹:气势能吞没彩虹。形容气势很大。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有一日功成,功成名遂,那时节耀武扬威,云路鹏程九万里,气吐虹霓,志逞风雷。” ②五湖三岛:五湖,中国的几个大湖泊,但说法不一,一般指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三岛,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这三座海上仙山。唐郑畋《题缑山王子晋庙》:“六宫攀不住,三岛互相招。” ③相揖:拱手行礼。《礼记·杂记下》:“相揖也,哀次而退。” 作品赏析惠州灵慧院壁间画一仰面向天醉,僧云:“是蜀僧隐峦所作。”作者见次壁画后遂题此诗。蜀中多异能之士,虽工匠技艺,亦有不群之才。为六祖大师塑像的僧辩,为惠州灵慧院画壁图的隐峦,在历史中虽只留下了那么一点微弱难见的火花,也足以引起人们的景仰和幽思。 “直视无前气吐虹”,因为这画的是一位不知是僧是俗的醉汉,仰面向天,还“狂”兴大发,以至有“直视无前气吐虹”的感受。苏东坡也精于画道,能得如此品评,可见其人画技也是“近乎神”了。 “五湖三岛在胸中”,这位醉汉当是方外高人,才会有“气如虹”的神采。不仅如此,可能还是一位仙人。不然,“五湖”和海外三座仙岛,怎么会在他的“胸中”呢。 “相逢莫怪不相揖,只见山僧不见公。”这里,东坡借这位醉汉的口气说:“不要责怪我不起来向你迎接作礼,对不起,我这个人,只是认山僧的,对于先生你,咱们就免礼了。” 该首诗,诙谐活泼,气韵生动。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有《东坡乐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