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题菜溪岩陈聘君隐处 |
释义 | 题菜溪岩陈聘君隐处【宋.龙图阁学士刘克庄】 爱瀑恋苔矶, 难招出翠微, 死因岩作墓, 生以石为扉, 已欢逃名是, 犹嫌学佛非, 后来无此士, 不但鹤书稀。 诗人介绍宋代龙图阁学士刘克庄在淳祐八年(1248年)任福建提刑时,曾上菜溪,写下《题菜溪岩陈聘君隐处》一诗: 爱瀑恋苔矶,难招出翠微。死因岩作墓,生以石为扉。已欢逃名是,犹嫌学佛非。后来无此士,不但鹤书稀。 刘克庄《题菜溪岩陈聘君隐处》一诗后来被收入《四库全书》,实是菜溪岩之大幸,也是陈聘君之大幸。 民间传说北宋年间,龙华有一位姓陈名易字聘君曾任监察使的官员,因为在京与王安石政见不合,故弃官返乡,后与蔡襄的曾孙西京提学司蔡枢同游菜溪岩,当晚梦见观音菩萨金光灿烂,便在此隐居,过起世外桃源的生活。其柴庐前的对联“避奸邪弃官归隐,好清静与佛同心”传诵一时。陈聘君厌倦官场上“笼鸡有食汤锅近”弱肉强食的恶习,向往“野鹤无粮天地宽”的世外桃源,在菜溪隐居时陶醉于此地的山 水风光,兴致勃勃地作了一首《蒲庵歌》,经常斜卧岩石,对月高吟: 吾结草庵菜溪侧,四顾峰峦皆削壁, 石门千仞锁天津,来者欲登那惜足? 住此庵中是何缘?不诗不颂亦不禅。 饥来苦菜和根煮,叠石为床困即眠, 日照诸峰烟蓦蓦,闲来瘦筇六七尺, 负喧孤坐情何适,山行野步行危力, 训伏珍禽趁不飞,披云入草不辞劳, 狷猱扪我衣中虱,逢人打破修行窟, 杂羽流商谁辨得,五音六律徒敲击, 有时秉兴上高峰,大笑狂歌天地窄。 或停松筠或坐石,静听溪泉漱鸣玉, 源深洞邃来不休,声声奏尽无生曲。 其中“饥来苦菜和根煮,叠石为床困即眠”所反映的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深得那些公务缠身的昔日同僚所羡慕,吸引他们纷纷来菜溪“偷得半日闲”。 据民间传说,陈聘君后来羽化成仙。如今菜溪岩路旁留下了一个极像墓拱一样的巨石,村民们把它称做“聘君墓”,墓地群山环抱,依崖傍水,墓旁古木簇拥,竹叶婆娑,清明节一到,许多村民还到“聘君墓”祭奠,纪念这位贤人先哲。聘君地下有知,也应笑慰了! 聘君去矣!屏后捣重阳菊叶;游客来也!墓前拜寒食梨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