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剔红漆墨床
释义

清代漆器,高2.4厘米,长8.9厘米,宽6.3厘米,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简介

剔红是漆器工艺中的一种雕漆技法,它是在器胎上,用一种或多种色彩的漆进行髹涂,涂-层干一次,干后再涂,如此反复,少则数十层,多则上百层。然后在厚厚的漆层上加以雕镂。由于漆层的色彩不同,故又分为剔红、剔绿、剔黑、剔犀等,其中以红色最多。我国在唐代已出现雕漆,明清时期最为盛行。这件剔红墨床,床面剔刻重菱纹床,床边饰回纹,四腿作如意形,床裙一周雕龟背纹,龟背纹内还镂雕小花。在雕漆中常以锦纹作装饰,其花纹隐现,精美华丽,又不失庄重典雅,极富装饰性。

墨床

古代的文房用品种类很多,较为常见的大件文具有笔筒、笔洗、笔架、笔盒、水盂,小件用具有墨床、砚滴、笔舔、镇纸等。墨床是文房用具之一,其作用是把用后的墨块儿平放在墨床的最高处,墨湿的地方会自然风干,然后再把墨块儿放到盒子里保存,而放置墨块儿的底托,我们称之为墨床。 墨床,亦称墨架、墨台,是专门用来承搁墨锭的小案架。墨磨后湿润,乱放容易玷污他物,故制墨床以搁墨。墨床以墨定形,通常不会太大,宽不过二指,长不过三寸。造型多案架形、座托形、书卷形、博古架形,或曲折,或简练,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

墨床是何时出现的?按理说,有了墨就应该有搁墨的物架,作为文房专用的墨床,不会晚于宋朝,但史书的记载却很晚。墨床虽然早在宋元时期就已出现,但宋初苏易简的《文房四谱》所述仅限笔、墨、纸、砚。南宋末年赵希鹄的《洞天清禄集》将文房用品列为10项,无墨床。成书于明初的《格古要论》又将文房用具分为13类,也无墨床。到了明末屠隆的《考盘余事》一书,列出的文房器物已发展到45种之多,且功能明确,已有了笔搁、笔床、笔船、墨匣、糊斗、腕枕,但也无墨床。直到清代墨床才始见于记载,并从乾隆朝开始广泛流行和大量使用。

明清以后墨床的制作材质,从古铜、玉器,发展到陶瓷、象牙、红木、漆器、玛瑙、翡翠、景泰蓝等。墨床一旦从单纯的承墨用具发展到可供赏玩的艺术品,除具有精、巧、雅的鲜明特征外,其文化内涵在融入了文人个性化的追求后便更加丰富。遗憾的是墨床在文房用具的传世品中最为少见,收藏难度较大,不易形成系列。

事实上,墨床出现的年代很早。据玉器专家张广文叙述,目前能见到的早期的玉墨床,多为宋、元时期的作品。到了明代,由于制墨业的繁荣,墨床也随之流行,它的外形常与墨形相吻合,表面纹饰极浅,呈平面化,有的干脆制成光面。清代是文房雅玩发展的鼎盛时期,墨床的制作材质,也从古铜、玉器,发展到紫檀、陶瓷、漆器、琥珀、玛瑙、翡翠、景泰蓝。它从单纯的承墨用具,发展到既实用又可赏玩的艺术品。

从传世的墨床来看,玉质墨床最多,也最为精致。玉质墨床温雅圆润,置于书案之上,极有情趣。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中,有大量制造玉质文具的记载,其中便有相当数量的玉墨床。清代的玉墨床大体有两类,一类是形状扁薄,其下有木座,墨床上大多有平雕花纹;另一类则为立体形状,造型富于变化,有的取书卷式,有的仿家具式,古朴而精雅。另外,还有一种玉墨床,用旧件改制,如明代的素面玉带板与剑鞘上的玉,将它嵌在紫檀上,就成了一件雅致的墨床了。业内人士张先生预言,随着文房用具的日益升温,墨床将会被越来越多有眼光的藏家所看好,其市场前景将无可估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