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藤堂明保
释义

藤堂明保是文学博士,早稻田大学客座教授,汉语教育家,日中学院院长,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常任理事,“NHK中国语讲座”讲师,中国语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语学文学研究家。他在战后日本汉语教育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中文名:藤堂明保

国籍:日本

出生地:日本三重县

职业:早稻田大学客座教授

人物简介

生于1915

藤堂明保1915年出生在日本三重县一个普通教师家庭。1921年,因父亲在当时“满铁”所属的学校工作,他随父母到了中国东北,在那里生活了十一年。年幼时期的这一段特殊经历,给他打下了良好的汉语基础,并使他了解了中国和中国人民。这是藤堂明保后来走上汉学和中日友好道路的主要原因。

专心汉学

1932年,藤堂明保从旅顺中学毕业,考上了东京帝国大学(当时为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由于他对中国文化抱有浓厚兴趣,并已有一定汉语和汉学基础,因而学习进步很快。当时,东京帝大汉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学术空气,远远满足不了他的需要,于是1938年他大学一毕业,就通过文部省考试,来到北京留学。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真正的汉学家。

然而,藤堂明保的追求被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中断了。1939年,他在北京留学未满一年,便被招回国内接受军训,随后被派到中国服兵役。在大学军训时,他曾在答卷上写到:“这次战争不是圣战”,明确表示了他对侵华战争的态度。在服兵役期间,藤堂明保一直未放弃自己的目标,他利用一切机会继续学习和钻砰汉语。特别是当他在某地意外发现了王力的《中国音韵学》一书时,尽管仅有下册,亦如获至宝,在艰难的条件下,一字一句不知读了多少遍。战后,藤堂明保之所以在汉语音韵学方面成就卓著,可以说完全是得益于这部启蒙著作。为此,1981年,藤堂明保在日中学院任院长时,曾专门把王力先生请到日本访问,表示对这位著名中国语言学家的感谢与敬意。

1943年,藤堂明保被调到南京日军总部当翻译,日本投降后又作了一段善后工作,直到1947年夏才回到日本。在中国又长达八年多的经历使得藤堂明保的汉语和汉学造诣更深,回国以后他马上就成了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随后改为东京大学教养部)的教师。经过多年辗转曲折,藤堂明保终于正式登上了汉语教学与研究的征程。从1947年到1970年,藤堂明保在东京大学工作了二十余年。战争结束之后,他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汉语教学与研究上。他一生单独或与他人合作,著书50余部,编、译书30余部,编字典、辞典、事典30余部,发表文章400多篇。

主张中日友好

五、六十年代处于学问黄金期的藤堂明保,在社会上已有名气,除了主要在东京大学任教外,还在东北大学、大孤市立大学、岩手大学等七所大学兼过课。1964年,藤堂明保当选为日本权威性的学术机构学术奖励审议会、国语审议会的委员。1966年,战后日本第一个汉语工作者代表团访华,藤堂明保担任团长,说明了当时他在日本汉语学界的影响。其中突出成果主要是产生于这一时期。

1970年,东京大学发生学潮,作为一位正直的学者,藤堂明保坚决反对当局对学生的处理,愤然辞去了东大教授职务。1972年,他被早稻田大学聘任为客座教授。1971年7月,日本NHK广播电台请藤堂明保担任《中国语讲座》教员,他明确提出了四项条件:第一,不承认台湾;第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话;第三,不是单纯教习语言,而是通过语言介绍中国的政治、思想、社会、文化;第四,政治权力不得对授课内容进行干涉。尔后,他主持NHK《中国语讲座》八年,收到了良好效果。

除讲授汉语和中国文化外,藤堂明保还积极从事中日文化交流流动。从1971年到1977年,他曾四次分别作为日本文化界代表团的团员、副团长、团长到中国访问。1976年,藤堂明保被推选为所在地琦玉县日中友好协会、日中友好琦玉县民会议的顾问。后来,他又到中国访问过二十多次。在“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一些政治原则问题上,他鲜明地站在反对歪曲日本侵略历史,维护中日友好一边。这位学术上成就卓著的汉语学者,不愧是坚定的中日友好促进者。

学有所成

七、八十年代的藤堂明保行政工作和社会活动较多,然而作为一个学者,他仍撰写了大量文章,编著了许多书籍和字典、辞典、事典。与他人合作的项目不算,仅他单独完成的著作和工具书就有二十余部。主要有:《汉字及其文化圈》(1971,德间书店)、《汉字的故事》(1974,学灯社)》《“武”的汉字“文”的汉字》(1977,德间书店)、《中国语概论》(1979,大修馆)、《话说汉字》(两册,1980,1981,朝日新闻社)、《汉字文化的世界)(1982,角川书店)、(中国的历史与故事》(1985,旺文社)、《中国遗迹之旅》(上、下,1985,旺文社)、《例解学习汉字辞典》(1972,小学馆)、《学研汉和大字典》(1978,学习研究社)、《汉和事典》(1983,昭文社),等。由此可进一步看出,藤堂明保确实是一位才华卓群、精力充沛、十分高产的学者。

突出成果

汉语音韵、音韵史研究

如上所述,藤堂明保在中国服兵役时,就如饥似渴地研读过王力的(中国音韵学》。战后,他立即结合自己丰富的语言实践,着手对汉语音韵学进行深入研究。二十余年间,在这方面发表论文近30篇。1957年由江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语音韵学》一书,集中体现了该时期他在汉语音韵学方面的研究成就,并成了他一生的代表性著作。该书从音韵研究的内容、意义,到音韵学方法论,从对中国韵书的解说,到对中古、上古汉语音韵的探讨,从对北京、苏州、广东、福建方言音韵的分别论述,到与日本、朝鲜、越南汉字发音的联系比较,内容丰富、系统,论述细致、深入,颇多创见,是战后日本屈指可数的汉语音韵学著作。

汉语字词研究

藤堂明保在大学时代,熟读中国典籍,古汉语功底深厚。战后他对汉语字词的研究,主要是在古汉语方面,汉字研究工夫尤深。主要论文有:“中国语虚词的位相问题”(1948),“上古汉语中指示词的机能”(1953),“‘祖’与‘社’的语源”(1957),“汉字的本质”(1960),“副词的基本意义”(1962),“‘无’的思想本质”(1966)等。特别是在六十年代后,他接连出版了“汉字语源研究——上古汉语字词族群之研究”(1963),“词语的系谱"(1964),“汉字语源辞典”(1965),“汉字的起源"(1966),“带‘女’字旁的汉字”(1967),“汉字的思想”(1968)等一系列专著。

汉语语法研究

早在1956年,藤堂明保就出版了汉语语法专著《中国文法之研究》(江南书院),并与他人合柞出版了《中国古典的读法一汉文文法》(江南书院)。之前,他曾发表过“表现论的语法论之构想”(1953),“中国语文法论总复习”(1955)等论文。之后,他又陆续发表了不少有关论文。主要篇目有:“北京语语法”(1956),“汉语的熟语是怎样构成的”(1956),“文法论的性质”(1957),“文法论的方向”(1964),“存现句的本质及解释”(1968),“宾语提前与‘格’概念之导入”(1968),“生成文法论一关于变化规则”(1969)等。

语言比较研究

藤堂明保研究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经常将汉语与日语进行联系、比较。他还懂得一些越南语、朝鲜语、泰语、蒙古语,也将汉语与这些语言相联系、比较。这就使他的汉语研究,眼界更开阔,探讨更独特。该方面的主要论文有:“越南汉语的声调”(1949,学会报告)、“支那音韵学与万叶假名的母音系统”(1949),“从中古汉语到中世汉语(初期官话)——以蒙古字韵为中心”(1950,学会报告)、“关于‘凤凰’与‘飞兼’—汉泰共通基语的一面”(1959),“日本语与汉语”(1959)等。1965年出版的《汉字的智慧—它的产生与日本语》(德间书店),1969年出版的《汉语与日本语》(秀英出版社),1971年出版的《汉字及其文化圈》(光生馆),以及后来出版的《汉字文化的世界》(1982,角川书店),是藤堂明保将汉语与日语等进行联系,比较研究的几本专著。

大事年表

1921年随父母到中国东北生活了11年。1932年从旅顺中学毕业,考上了东京帝国大学。1938年东京帝国大学中国哲学文学科毕业,同年作为外务省海外研究员赴中国留学。1939年被召回国内接受军训,随后被派到中国服兵役。1943年被调到南京日军总部当翻译,日本投降后又作了一段善后工作。1947年回到日本后任东京第一高等学校教授,1951年任东京大学讲师,1954年任东京大学文学部副教授。1955—1958年参加《世界大百科事典》(33卷本,平凡社刊)语言部分的编写。1959—1962年参加《亚洲历史事典》(10卷本,平凡社刊)的编写。1961年以《上古汉语词汇系统的研究》获文学博士。1962年参加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哲学研究室主编的《中国的思想家》(2卷本)的编写,撰写《郑玄》一章。1963年在日本中国学会第15届学术大会上作了《从文学史上看明代》的报告。1964年任东京大学文学部教授,同年参加北京科学讨论会日本筹备会。1966年赴中国访问。1968年参加,《中国文化丛书》(10卷本,大修馆刊)的编写,任第1卷《语言篇》的主编,1969年退出日本中国学会,同年任中国语学研究会《中国语学辞典》编集委员。1970年为支持当时日本青年学生运动,辞去东京大学教授之职。1971年参加日中文化交流协会访华团访问中国。1970—1972年参加增订《中国古典文学全集》(60卷本,平凡社刊)的编译,主编第3卷《孟子》。1971—1974年参加《大现代百科事典》(20卷本,学习研究社刊)的编写。1973年起任早稻田大学客座教授,同时在“NHK”电视中主持中国语讲座。1975年仓石武四郎去世后,继任日中学院院长。1976年任日本文化界代表团团长访华。1978年7月任日本第三次中国研究家代表团团长访华。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6 15: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