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藤花落遗址 |
释义 | 藤花落遗址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中云办事处西诸朝村南部,东经119°20′48″,北纬34°40′48″。遗址位于南云台山和北云台山的谷地冲积平原上,海拔高度6~7米。1996~2000年进行了大面积发掘。发掘总面积达4000平方米。发现奠基坑、灰坑、灰沟、道路、房址、水沟、水稻田、石埠头等遗迹200多处。出土了石器、陶器、玉器以及炭化稻米等动植物标本2000余件。 简介藤花落古城由内外两道城垣组成。外城平面呈圆角长方形,由城墙、城壕、城门等组成,面积约14万平方米。南北长435米、东西宽325米、城周1520米。墙宽21~25米、残高1.2米,由堆筑和版筑相结合筑成。内城有城垣、道路、城门和哨所等。内城平面呈圆角方形,面积约4万平方米。南北长207~209米、东西宽190~200米,城周806米。墙宽14米、残高1.2米,主要由版筑夯打而成。内城墙体夯土中均发现非常密集而又粗壮的木桩。整个内城墙的建造,耗费的木桩数以万计。外城为生产区,外城垣有明显的防洪功能。内城为生活居住区。在内城里发现30多座房址,分长方形单间房、双间房、排房、回字形和圆形房等各种形状。门大多朝向西南,与现代民居方向一致。房址有等级区分。其中最大的一座平面呈回字形,外间面积达100平方米,内间面积31平方米,应是一座与宗教、祭祀或其他大型集会活动有关的建筑设施。此外还发现水沟、水口、水坑、水田等与稻作农业生产有关的遗址。发现炭化稻米数百粒,与现代栽培稻极为相似。 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出土了石器、陶器、玉器以及各类动物遗骸标本。生产工具中,斧、锛、刀、镞、凿等各类石器形式多样,且大部分磨制极为精细。玉器仅发现小件锛、坠、锥形饰和六棱形水晶柱状体等。陶器有鼎、罐、盆、盘、豆、杯、器盖等。动物遗骸有猪、牛、梅花鹿等,而不见贝类等海洋生物遗骸,也很少见有鱼骨。证明藤花落遗址以农业经济为主,稻作农业经济非常发达。两城类型中也有少量蚌器和骨角器,而生产工具中不见蚌器和骨角器。陶器有夹砂陶和泥质陶,陶色有黑、红、褐、灰、白、黄等。从纹饰风格看,以素面为主,有弦纹、附加堆纹、绳纹、方格纹、篮纹、刻划纹、竹节纹、盲鼻、镂孔等,其中绳纹、篮纹和方格纹较多。 考古发现考古专家说,江苏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城址的发现是目前我国聚落考古和史前城址考古的重大收获之一,其独特之处在于城内的龙山时代景观保存较好。 1999年10月至2000年5月,由南京博物院、连云港市文管会、连云港市博物馆组成的考古队对连云港市藤花落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大面积科学发掘,发现奠基坑、灰坑、灰沟、道路、房址、水沟、水稻田、石埠头等遗迹200多处,出土了石器、陶器、玉器以及炭化稻米等各类动植物标本逾2000件。龙山时代距今已5500至4000年之久,该时代城址并不鲜见,从70年代开始,我国已陆续发现龙山时代城址50多处。但这些城址大多只发现了城墙和城濠,城内遗迹保留很少。这是因为选择作为城址的地点一般地理位置较好,随着时代的推移,后继的文明痕迹替代了前期文化,原貌大多遭到破坏。与其他城址相比,藤花落古城因为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而过早地废弃了,所以城内的龙山时代景观保存较好。 主持发掘工作的考古领队林留根说,这次发掘不仅确定了藤花落古城具有内外两重城垣的框架结构,并对城址内部的平面布局作了初步揭示。发现了三处夯土台基、台基之上的大型回廊式建筑,城内有明显等级差异的居址以及城内的主要道路系统。 藤花落古城外城由城墙、城壕、城门等组成。内城由城垣、城外道路、城门和哨所等组成。在内城以内发现了35座房址,分长方形单间房、双间房、排房、回字形房和圆形房等多种形状。此外还发现水沟、水坑、水田等与稻作农业生产有关的遗迹。 考古工作者在城内发现了碳化稻米数百粒,其中一粒茶色稻谷,从外形上来看与现代栽培稻已极为相似。大量发现碳化稻米在龙山文化中尚属首次。这说明在当时已经有了发达的稻作农业。根据稻粒是在城内发现的,有专家推测,为了抵御自然灾害及战乱,当时的人们除了在城外种粮食,城内也可能存在生产区。 待解之谜林留根说,该城址的发掘回答了中国起源的许多问题,也留下了许多待解之谜。 待解之谜一藤花落城址的废弃之谜。一种推测是自然原因毁灭说,根据外城墙上发现有洪水冲击痕迹,许多专家认为,该城位于南云台山和中云台山之间的冲积平原,海侵,即海水倒灌导致了藤花落的灭亡。但地层发掘情况证明,洪水冲击层并没有越过外城墙的顶部,证明藤花落古城在当时就有防洪功能,并不一定是洪水灭亡了藤花落。有人认为,城墙内栽埋了大量的粗木桩,多达数以万计,再加上建造房屋和日常生活等需要,大面积的森林砍伐,造成了当地的环境恶化,加上人口膨胀,致使正常的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关系遭到致命的毁坏,从而导致藤花落灭亡。这是自然加社会原因毁灭说。 待解之谜二藤花落处于龙山文化南部边缘,但在该城内却发现了位于中原的河南龙山文化的陶器,其中有王油坊文化类型的陶器。这些陶器是如何到这里来的?两种不同文化是如何融合相处的?根据王油坊文化比藤花落文化时代较晚,有学者推测,河南王油坊文化的部落集团通过战争侵入到东海一带,占领了藤花落,这又构成了藤花落的社会原因毁灭说。 待解之谜三藤花落的墓葬区在哪里?根据发掘,在城内没有发现墓葬区,这说明当时城址的居住功能已经强化,城内由活人与死人共处变为专供活人居祝但城外的墓葬区究竟在哪里?目前仍在探索之中。 待解之谜四城内的平面布局之谜。一般城址中百姓住在外城,但在藤花落的外城没有住房的遗址。所以有可能百姓与贵族同住在内城,以房屋所在地势的高低和房屋结构的不同来区分身份地位的不同。在城内,除了在2号台基上发现有在宗教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回廊式建筑外,城内的广尝道路、水沟、生活区、作坊区的布局的分布规律仍需通过考古发掘和分期研究作最终判定。 考古价值通过对遗址土壤植物硅酸体测定和众多遗址现象初步认定,城外和北部外城之间有着保存较好的稻作农业生产区,并发现一百多粒炭化稻米粒,充分证明这一时期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以稻作农业为本。中国文物局有关考古专家认为,藤花落遗址距今四千多年,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史前城址中最典型的,对研究中国史前城址的平面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海岱地区的古文化和中国文明的起源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揭开了苏北历史藤花落龙山古城的发现,揭开了苏北文明史的关键阶段——古国时期。80年代中期苏秉琦先生提出了“古文化古城古国”的著名观点,具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原始文化发展到最后阶段,便出现了城,城的发展,形成了原始城,原始城市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为国家的诞生准备了必要条件。原始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有利的自然生态环境,一个氏族或部落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空间长期发展,从而形成原始文化区域性的文化中心。在考古发掘中表现为许多遗址较为集中或称之为聚落群。这些史前文化区域中心的重要聚落群,大概都经历了古文化、古城、古国的发展过程。根据连云港市的文物调查资料得知,本地区在龙山文化中已形成了一个聚落群体,事实上连云港地区已知的龙山文化遗址已有20余处,基本上是以古文化为中心——藤花落古城为中心。 原始城市,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话:“城市本身表明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这些城市中的资本是自然形成的资本,它具体体现为住房、手工劳动工具和自然形成的世代相袭的主顾……这种资本和现代的资本不同,它不是以货币来计算的,而是与所有者的完全固定的劳动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完全不可分割的。因此它是一种等级的资本。”因此,原始城市的出现必须具备必要的经济和社会条件。这时是原始农业和手工业已有较大的发展,社会财富日益丰富和积聚;交换有了初步的发展;贫富分化;社会分化已相当深刻,出现了富有阶层和贫困阶层,形成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人口迅速增长;聚落增多;规模扩大等等。 原始城市要素1.是一个政治、权利和行政管理中心;2.存在着手工业者阶层,是手工业艺术中心; 3.人口相对集中,居民有多种社会身份。 这些要素,可以从城或聚落的规模以及它在区域性古文化中心的地位(等级)、文化内涵、遗物所反映的综合工艺技术水平、有关的建筑物和墓葬资料分析中得知。所以本人就藤花落龙山古城周边的史前遗址进行考古调查,来论证藤花落古城为原始城市。 众所周知,连云港这一地区,在7000年前后期已形成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为特征的文化区。6000—4000年前后期这里有许多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聚落群。其中桃花涧遗址;大伊山遗址;二涧水库遗址;陶湾遗址(含九龙口);大村遗址(含小村遗址);朝阳遗址等中心聚落。充分反映了这地区人口的增长和逐渐集中,这时手工业和农业已经分离,并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农业上值得一提的是将军崖岩画。是我国目前唯一反映原始农业的岩画。在手工业方面,大伊山陶器、石器及藤花落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玉器等手工艺技术水平一直很高。此时,藤花落古城具有一万多平方米的规模,居民的成份已不是单一的农业人口,形成专业手工业技术,规模扩大,已发展成为原始城市。 藤花落龙山古城是座原始城市原始城市是指最初的城市,区别于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城市,其基本特征是:人口、手工业、财富、权利和文化知识的集中。通过考古发掘,得知该藤花落遗址是一座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时期的城址,并以具备了原始城市的基本特征。因此,藤花落龙山文化古城是一座原始城市。 第一:藤花落古城具有较大规模和长期使用的历史。城为内外城结构。外城平面呈圆角长方形。由城墙、城壕、城门等组成。城周1520米、南北长435米、东西宽325米,面积约140000平方米。墙体宽21—25、残高1.2米。由堆筑和版筑相结合筑成。城墙中间有垄状墙芯,其截面上部呈半圆形,低部呈凹圆形,当是有意识开凿的墙芯浅基槽。在99T1北壁所显示的墙芯基槽则较为规则,为斜壁平底,深约20—30厘米。从99T2的剖面看,南墙的墙芯自上而下,上层为丘壮堆积,经过拍打和加工,……。外墙的基础部分在城门处隔断,上部在城门口预留出豁口依城门两侧向上堆筑城墙。里侧为版筑,外侧略倾斜,类似于护坡,平用排柱固定。……夯土非常致密,且较纯净。有比较清晰规整的夯土层,层面也比较平整。反映了龙山古城筑城技术的逐渐进步。 第二:藤花落古城丰富的文化堆积,表明了城内有相当客观的人口,仅揭露4000平方米,就出现各种遗迹200余处,出土器物2000余件和百余粒水稻。到目前为止,发掘和清理的35座房址均分布于内城范围内,绝大多数采用带基槽的木骨泥墙的建筑方法。可分长方形单间、双间、多间排房、回字形房、圆形房等多中形状、门向均朝西南。在99T5南部近内城门处发现F33,其平面呈正方形,边长5米,面积25平方米,没有发现门道,没有挖墙槽,平面有密集的柱洞构成,柱洞之间的距离多在15—30厘米之间,柱洞残存深度达110厘米。推测起建筑形式可能为底部立柱架空的干栏式建筑,疑为哨所,起瞭望城内外的作用。……总上所述,城内居住十分密集,人口相当可观。距今60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姜寨聚落,面积约33600平方米,发掘者推测起人口为500人。约近2000年后的藤花落古城面积约4倍于姜寨聚落,推测其人口也应达到姜寨聚落的5倍以上。曲英杰先生推测面积约110000平方米的后岗遗址,人口至少有了3000人左右。如果属实,则藤花落古城人口肯定超过3000人。所以人口相对集中正是原始城市的一个要素。 第三、藤花落古城城内居民众多,不是单一的农业生产者,家庭手工业者、非农业生产者、非劳动生产者、巫医占有一定的比例。手工业已成为独立的部门、陶器、石器、玉器已有专门化。这时,原始宗教也有了新的发展。1990年村民开渠时在城门中间曾挖出一具人骨,当为奠基所置。在城门东西两侧的城墙版筑土块下,各发现H146和H56两个奠基坑,前者出土18岁左右的成人骨骸,无下肢。后者出土一儿童骨骸。在近城门的外城墙里侧H148,为一圆形直壁坑,其中的堆积为数百层的木炭灰烬,灰烬银白,层层凝结在一起,灰坑开口与版筑夯土层下,打破版筑夯土,从其周围城墙版筑土层面上多有弧壮灰烬层与此坑内相连,证明在筑城的过程中,挖凿和使用此坑,由此推测,此坑应是一座燎祭坑而存在的。L2为界,一北的房址和L2一南的房址有着等级上的区分。位于L2南侧的Ⅱ号台基上的F19、F20,面积都在30平方米以上墙基槽宽阔且深,并有出檐柱,与台基之外的房址又有明显的等级差异。处于Ⅱ号台基的中心部位F26,平面呈回字形,外间面积达100平方米,内间面积达31平方米。特殊的结构说明它特殊的用途,它已不是普通的民居,而是一座宗教、祭祀等建筑设施。 由此可见,藤花落古城是一古国的中心,有一个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统治集团。总之,藤花落古城众多人口的社会职业,除了农业生产者外,手工业生产者和不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员已占相当的比例,构成原始城市的又一要素。 第四、藤花落古城出土的陶器、石器、玉器,做工精美,例如:陶鬶、陶罐等等,制作规整,形态多样把生活器皿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如此美妙地融合为一体,这说明藤花落古城有一批经验丰富,技术娴熟,艺术素质高人一等的制陶匠人。这就说明了藤花落古城是突出的手工业工艺技术中心。 第五、随着原始城市的出现,标志城市分离格局的形成。藤花落古城所处在三面环山的中间小冲积平原上,是连云港地区的古文化中心,龙山时期这一地区有近20余处遗址聚落组成的聚落群。藤花落古城是该群落的中心聚落,具有较大的规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余的遗址在万平方米以上的很少,一般只有数千平方米,文化内涵自然不可能很丰富,无凝都是村落遗址。分布范围东西约40公里,南北约45公里,与藤花落古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城乡分离、城乡差别的格局已非常明显。 以上从藤花落古城的规模、丰富的文化内涵、城内人口居民的社会身份及城乡分离差别等五个方面。证明了藤花落古城是一个连云港市史前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东方的一座原始城市。 东夷少昊古国的中心古国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有相对稳定的疆域,疆域一般不大,范围大小不等;2、以农业为基础,有一定发展水平的家庭手工业,存在一定的商品交换,但交换关系并不发达;3、古国社会呈金字塔形等级结构,处于塔尖位置的是古国的统治中心,一般是规模较大的城或原始城市;4、血缘亲族关系仍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都城以外的乡邑、村落可能都聚族而居;5、一般具有单一的考古文化,属于某一文化共同体或其地方类型的一部分。藤花落原始城及周边所在的龙山聚落群,展示出一幅典型的古国图景。 东夷少昊古国是以藤花落古城为中心,其古国的范围是东西40公里、南北45公里。其聚落分布在山坡的冲积地带,具体的遗址有桃花涧遗址、大伊山石棺葬遗址、二涧遗址、陶庵遗址、大村遗址、小村遗址、朝阳遗址等20余处中心聚落。 作为文明古国的一些要素,如:文字、贵族墓葬等等。目前,没有发现。 2006年05月25日,藤花落遗址作为新石器时代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