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特征整合理论 |
释义 | Treisman 和 Gelade 提出的特征整合理论,是一个涉及自动加工的注意理论。他们将特征看作是某个维量的一个特定值,而客体是一些特征的结合。 例如,图形和颜色都是维量,三角形和红色则分别是这两个维量的值,而红色三角形是图形维量的“三角形”值和颜色维量的“红色”值两个特征组成的客体。 Treisman认为,视觉加工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见下图)。 ⑴特征登记阶段,相当于前注意阶段:此时人几乎不需要努力,甚至意识不到它的发生。前注意加工可以帮助人们对周围环境进行指向性的搜索。视觉系统从光刺激模式中抽取特征,是一种平行的、自动化的加工过程。Treiasman假定,视觉早期阶段只能检测独立的特征,包括颜色、尺寸、方向、反差、倾斜性、曲率和线段端点等,还可能包括运动和距离的远近差别。这些特征处于自由漂浮状态(free-floating state)(不受所属客体的约束,其位置在主观上是不确定的)。知觉系统对各个维量的特征进行独立的编码,这些个别特征的心理表征叫特征地图(feature map)。 注:前注意阶段不能检测特征之间的关系。 ⑵特征整合阶段(物体知觉阶段)。知觉系统把彼此分开的特征(特征表征)正确联系起来,形成能够对某一物体的表征。此阶段,要求对特征进行定位,即确定特征的边界位置在哪里。这是叫位置地图(map of locations)。处理特征的位置信息需要集中性注意。集中性注意就像胶水一样,把原始的、彼此分开的特征整合为一个单一的物体。这一系列加工过程较前者要慢一些。由于需要努力,当注意超负荷或人们分心时,特别是对注意的要求很高时,就会将刺激的特征不恰当地结合,造成错觉现象。 特征整合发生在视觉处理的后期阶段,是一种非自动化的、序列的处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