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桃源乡 |
释义 | 1 浙江省平阳县桃源乡桃源乡,原为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辖乡,地处平阳县中部,鳌江北岸。2010年5月,并入平阳县萧江镇,成为桃源办事处。 ◎ 区域概况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原桃源乡地处平阳县中部,104国道和230省道的交汇处,东连鳌江镇钱仓办事处,西邻麻步镇,南面紧靠鳌江且与萧江镇隔江相望,是平阳县北港片的东大门。全乡土地面积11.04平方公里,下辖8个行政村,其中6个平原村,2个山区村,2005年总人口1万余人,常住人口8000多人,耕地面积5773.4亩(水田面积2730.4,旱地3043亩),山林面积6158亩,山塘水库5个,总库容21万立方米,沿江江堤5.2公里。2010年5月,撤销乡级编制,并入平阳县萧江镇,设立桃源办事处。 ◎ 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原桃源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勤劳勇敢的桃源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乡,迅速建设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小区域经济中心。利用省道沿线优势,实施大回流战略,创造投资环境,积极发展成型企业,使工业产业在桃源迅速崛起,全乡跨入了工业乡镇行列,与此同时,乡政府花大力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平整,翻修水渠及优良高新品种的推行,大力发展了效益农业,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促使了农业产值的大幅度提高,2003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万2376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4420万元,财政收入108.56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3536元。该乡以异地扶贫为重点,设立下乡脱贫移民点,建设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桃源乡新村,加快了山区群众的脱贫致富步伐。另外开通了山区机耕路,山区资源得到了有效开发,区域经济实现协调发展。 2006年,全乡实现总产值6279 万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2.1%;实现工业总产值3262万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收入4450元,比2005年同比增长7.9%;财政收入228.2万元,同2005年持平。 2008年,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752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705万元,同比增长8.5%,财政收入202.23万元,同比持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57元,同比增长8.0%。 工业产业上,从行业分类看,该乡主要有彩印、塑编、矿泉水、标牌加工等行业,彩印塑编行业是该乡的工业传统行业,也是主打行业,拥有2家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一家是生产编织袋的新兴圆织厂,另一家是塑料印刷的恒达包装彩印厂。2008年该乡坚持工业强乡政策,有效整合利用废弃矿场、闲置老厂房等上百亩土地资源,加快规上工业企业引进落户,提升工业经济发展后劲。2008年华恩纸业公司完成厂房围墙工程,永兴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当年建成当年投产,澳科胶业完成厂房建设,曾山村省“千矿整治”项目完成政策处理进入招拍挂供地阶段。 在发展效益农业上,建成了包岙村30亩大棚蔬菜,引进了绣冠肉鸽养殖场,养殖规模达3500对,与正大合作创办了晨鸣肉鸡养殖场,一年可以出栏6批,3万羽,发展了山区中草药种植300多亩,曾山、岩山葡萄60多亩,形成了塔下片蔬菜联片种植400多亩。同时,在进行山园整理的基础上,投入5万元引进新品种种下了250亩的桃子和柑橘。推进农业产业化,2008年塔下番鸭孵化场年孵化能力达50万羽,常年为金华、怀溪等县内外养殖户提供优质种鸭苗,绿洲生态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年产值实现500万元,成长为县级十佳和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成立了兴源村集水果林和肉鸡养殖一体化的农民合作社,着手筹建申报包岙村大棚蔬菜农民合作社。 ◎ 基础设施2008年,总投资200多万元包岙、桃源、曾山、岩山等四个村“电气化”建设顺利竣工并通过验收,总预算投资170万元的省“千库保安”大硐垟水库工程完成水库主体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桃岭和硐垵两个山区村共66.8745亩宅基地清理项目完成建设并通过验收,硐垵村总投资50万元,面积524.9亩的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工程建设并通过验收,总投入30多万元水利经费加大对塔下片江柱加固,曾山、兴源、岩山水闸维修及曾山、兴源水沟清淤等,完成桃源至萧江跨江大桥地形图测量和工程初步设计方案等前期工作。 2008年,总投资80多万元的兴源和岩山村康庄工程和农村联网公路竣工并通车。兴源村顺利完成“十百工程”整治任务并通过验收。岩山村创建成县级文明村。曾山村顺利通过市级文明村复评并创建成省级文明村,曾山社区成为全县农村社区建设三个试点村之一。 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工作,加大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力度,建立健全村级“综治八大员”组织网络,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突发应急事件和信访突出问题。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2008年投入40万元完成桃源和包岙村“千万农民安全饮用水”工程水管改造安装并实现供水,塔下和兴源村拦水坝基本完工具备蓄水能力。 ◎ 社会事业2000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原桃源乡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广大全乡人民共同努力,推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初步打造了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辖区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公共资源功能齐全。拥有一所“浙江省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 中心小学,宝宝幼儿园和中心幼儿园两所县一级幼儿园及小太阳幼儿园共三所幼儿园,2005年创建成市级教育强乡。中心卫生院一所,“四星级”老年人活动中心暨敬老院一所。 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2006年,实施康庄“双百”工程,总投资486万元,建设总里程16.46公里,六个村的康庄工程通村公路全部通车。实施“十百”村庄整治工程,曾山村通过示范村验收合格,包岙、桃源、岩山等三个村通过整治村验收。开发建设移民点,总投资700多万元的一期移民点曾山村移民点63间房屋去年春节竣工,该乡累计投入资金50多万元建设移民点水泥路面道路、排污、水、电等配套设施,安置了300多山区移民入住。通过创建市教育强乡验收,投入120万元,完成中心校教学楼整修,200米环形跑道建设及多媒体、校园网设施配备,使中心校成为萧江学区配置最齐全的小学,达到省级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 2 江西省崇仁县桃源乡◎ 区域概况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桃源乡位于崇仁县中部偏南,东北邻郭圩乡,东接礼陡镇,南与相山镇毗邻,西连乐安县公溪镇,西北界马安和石庄两乡。总面积144.5平力公里。管辖桃源、鹿甲、简桥、王沙塘、西陂、花树、袁坊、奥村、沙洲、张坊、游坊等11个村委会,其中王沙塘为畲族村委会,103个村小组,110个自然村。2005年,全乡共计3306户,人口1.5万余人(农业人口13968人)。乡政府驻地桃源,距县城15公里。境内交通便利,马口大桥建成使全乡交通网络畅通无阻,实现了村村通。通讯发达,开通了程控电话和移动(联通)通信网络,可直拨全国各地和国际长途。 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海拔1208米,最低点224米。年均气温17.3℃,无霜期266—296天,年均降水量1930毫米。全乡有耕地18208亩。农业以水稻为主。总产量12051吨。经济作物有花生、大豆、西瓜及甘蔗。养殖业以生猪、麻鸡、鱼为主,兼养鸭和羊。全乡有山地面积178631亩,其中有林面积100419亩,主要分布在桃源、袁坊、花树、奥村、张坊、沙洲、游坊等地。木材蓄积量7万立方米,毛竹立竹量550万根,年产杉木1500立方米,松杂木800立方米,毛竹120万根,是崇仁县竹木主要产地之一。土特产有笋干、木耳、竹笋、香茹、林子和板栗等,中药材有杜仲、焦枝红、金银花、威灵仙、勾藤及细辛等。 ◎ 建置沿革桃源乡成立于1956年,建国前桃源乡分属一、三、四区;建国初期隶属四区;1956年撤区并乡,分属桃源、袁坊两乡;1958年政社合一,隶属桃源人民公社;1968年扩社并队,隶属凤岗公社;1972年从凤岗公社划出,设立桃源公社;1984年撤社设乡时,将桃源公社划分为桃源、张坊两乡;2001年10月乡镇合并时,桃源与张坊两乡合并为桃源乡。 ◎ 自然资源桃源乡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山区乡,主要有木竹、花岗岩石、铀(金)矿和水利资源。一是竹木资源。主要分布于袁坊、花树、马口、桃源、奥村、张坊等地,每年可采间伐杉木2000余立方米,松杂木1200立方米,特别是毛竹,年产量近百万根,是崇仁县毛竹主要产地之一。二是花岗石资源。桃源、马口、奥村、沙洲、张坊、游坊等地50%的自然村分布有大量的花岗岩石资源。经地质部门勘测,花岗石总储量在1.3亿立方米,品种有红、白、黑、花色多种,机械强度大,质地坚硬,容易上光,光泽经久不退,抗风化,抗酸碱性强。三是矿产资源。沙洲、游坊、奥村 等地蕴藏大量铀矿,是著名的铀矿基地;境内40里西宁河道以及沿河两岸储藏着大量金矿,有很大的开采价值。四是水利资源。拥有装机容量320千瓦水电站一座。游坊村巴山水道有一处320米高的水头,水流量0.72立方米/秒,可供装机400千瓦水力发电站长年发电,年均发电量可达200万千瓦时以上,是难得的高落差水利资源。 ◎ 经济发展2004年该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698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392万元,工业总产值9306万元,财政收入完成265.24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2980元。 乡办企业发展迅速,该乡2000年来,通过全乡上下全民招商,先后兴办了机械、纺织、木竹加工和花岗石加工等18家企业,总产值达到5500万元可创利税550万元,这些企业产品主要有减震器、麻纱、竹胶板、竹粘板、卫生筷、拉丝、香蕊、蚊香、五香纸以及成品花岗石板,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此外,游坊村是县内主要的草纸生产专业村之一,从事草纸生产的专业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0%队上。 ◎ 旅游景观该乡风景古迹较多,龙城寺坐落于花树村寺前村小组山旁,寺内有一正殿,塑有各种佛像,颇为壮观,寺周围缘竹茂盛,风景秀丽。位于花树村寺前与西被村山格里之间的密石,高达13米,长约80米,色青红,石脚大部分空悬,状若倾倒。相传古时一才子路过此地,见石谷倒,急用手掌支撑,石即稳定,现石后面清晰可见手掌、手指的印迹,令人叹为观止。 位于花树审源岭的瀑布,自山顶挂下,高达10余米,宽约—米,瀑布落入流谷,浪花四溅,声震山谷,实为佳景。 位于沙洲村横上电站至游坊村破港、王泥坑、巴山、响石4个自然村,直到相山顶峰老殿,沿途山清水秀,奇峰怪石,尉为壮观;顶峰的“新殿”、“老殿”两座寺庙遗址,至今依稀可见。在“老殿” 右侧有1个面积5亩多的湖塘,一年四季绿草碧水,堪称景中一绝。 ◎ 社会事业桃源乡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日益发展,2004年,有乡办初中1所,完小12所,有中小学教师152人,在校中学生520人,小学生1210人,有乡级卫生院和防保站各1所,村级医疗站12个,医保人员46人。有线电视基本覆盖全境,各村委会全部开通了程控电话。 3 湖北省竹溪县桃源乡◎ 区域概况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桃源乡位于县境南部,东与竹山县交界,西与陕西省镇坪县和四川省巫溪县相连,距竹溪县城近200公里,全乡版土面积33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6%,20010有耕地面积12840亩。辖中坝、两河口、古峰岭、杨寺庙、厚河、甘沟子、羊角洞、茂古坪、桃园9个行政村,46个村民小组,15个乡直单位和1个中心福利院。全乡总户数1938户,人口7230人。境内水电、矿产、稀有动植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自然资源丰富,拥有“桃花真源”、“鸡心岭”、“秦巴古盐道”三个旅游品牌,本县“泉双”公路贯穿全乡,是楚地进入川陕的门户,进庸沿堵河入汉江的咽喉,在十堰构筑西部开发支点和中部崛起战略中处承东启西的区位。 ◎ 历史沿革1949年为九区,1958年建桃源公社,1960年设桃源区,1975年复称桃源社,1984年复置桃源区,1987年设桃源乡。 ◎ 经济物产乡镇企业有商贸、修理、运输和各种加工业。农业主产玉米、豆类、洋芋和水稻。土特产品有生漆、黄连、木耳、香菌、党参以及名贵药材金钗、麝香和熊胆。野生动物有黑熊、猕猴、豹子、羚羊和野猪。曾经被政务院周恩来总理授予“黄连之乡”称号,现为十堰市烟叶新区开发的主产区,为川渝烟草工业集团娇子/天子/龙凤呈祥/天下秀/长城狮牌雪茄提供优质烟叶原材料。 4 贵州省道真县桃源乡◎ 区域概况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桃源乡位于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城东部,东邻务川自治县,南连旧城镇,西界玉溪镇,北接忠信镇。驻地桃源(原名桃子垭)。原属于忠信镇管辖,于1993年设独立乡,全乡总面积106.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8公顷,共辖3个办事处,13个行政村,103个村民组,居住着汉、仡佬、苗、土家、蒙古5个民族,1998年末人口9842人,其中农业人口9609人,少数民族人口为7540余人。 ◎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9222 男 4869 女 4353 家庭户户数 2618 家庭户总人口(总) 9215 家庭户男 4862 家庭户女 4353 0-14岁(总) 2669 0-14岁男 1380 0-14岁女 1289 15-64岁(总) 5912 15-64岁男 3119 15-64岁女 2793 65岁及以上(总) 641 65岁及以上男 370 65岁及以上女 27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8985 ◎ 经济状况桃源乡是道真县乃至遵义市最贫困、最落后的乡镇之一,全乡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乡内群众存在“三多”、“六难”:“三多”即残疾人多、单生汉多、五保户多;“六难”即饮水难、行路难、入学难、就医难、找钱难、吃饭难。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是桃源最根本的问题。全乡有极贫组21个,贫困组48个,分别占20%、47%。全乡有各类残疾人583人,四属五保户274户,分别占总人口的6%、3.6%和6.1%。 1998年,农业总产值1585万元,粮食总产量4105吨,烤烟产量400吨。出栏猪6960头、肉类总产值1585万元,存栏猪8978头,牛3152头、羊2807只。全年财政收入90万元,从业人员149人,年产值303万元。 ◎ 基础设施公路于芭蕉湾与痄武公路相连,清溪、群益、桃源三个村有公路相通。生产生活用电由丁家溪电站供应。程控电话可以与国内外直接通话。 5 四川省洪雅县桃源乡◎ 区域概况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桃源乡位于洪雅县南56公里,东与乐山市、夹江县华头镇接壤,南与天下名山峨眉山市相依,西与洪雅县吴河乡毗邻,北与夹江县麻柳乡和洪雅县花溪镇柳江镇连接,全乡幅员面积48.25平方公里,下辖武陵、鞍溪、公山、李嘴、黄湾、画林、毛沟7个行政村,46个社,1225 户,4486人(2000年)。 原为桃源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通公路。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盛产竹木。特产三七、灵芝及茶叶。矿藏有铜、煤,储量丰富。 ◎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4486 男 2333 女 2153 家庭户户数 1225 家庭户总人口(总) 4297 家庭户男 2238 家庭户女 2059 0-14岁(总) 1019 0-14岁男 513 0-14岁女 506 15-64岁(总) 3065 15-64岁男 1620 15-64岁女 1445 65岁及以上(总) 402 65岁及以上男 200 65岁及以上女 202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4372 ◎ 地理资源全乡东北低,西南高,山峦起伏,风光气候宜人,有楚楚动人的睡菩萨,有精湛的清代浮雕石刻,境内最高海拔1560米,最低海拔630米,年一月平均气温5.8℃,七月平均气温23.1℃,年降雨量在1700毫米左右,无霜期240天。 桃源乡有耕地面积3340亩,主产水稻、玉米、黄豆,全乡有林地面积4万多亩,其中有天然林,18000余亩,有竹林2万余亩,人工珍叶林近8000亩,年产木材1200至1500立方米,年产各类竹材3000多吨,占全县竹竹材产量的三分之一,素有洪雅县“竹乡”之美称。 6 云南省鲁甸县桃源乡◎ 区域概况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桃源乡是回族乡,桃源回族乡位于鲁甸县的东部,东与昭阳区为邻,南与大水井乡相邻,西与文屏镇毗邻,北与茨院回族乡相接。全乡国土面积为82.99平方公里,距县城7.5公里,辖7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148个村民小组。2000年,乡内居住着回、汉、彝三种民族,其中:回族10032户44690人,占总人口的86.83%。全乡人口密度为620人/每平方公里;农业人口为50651人,占总人口的98.42%;拥有耕地30628.94亩,人均耕地面积0.604亩。乡内最高海拔为2475米,最低海拔为1910米;平均气温12.2℃。年降水量为900毫升。 桃源回族乡历史悠久,清代雍正初年,回汉民族相继迁入,因桃源村旁有一片桃树,故称为桃园,后演称为桃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拖姑清真寺坐落该乡。 ◎ 经济物产全乡农业种植以烤烟、水稻、玉米、马铃薯为主;杂粮有蚕豆、豌豆、荞子等。烤烟是全乡主要经济产业,是农民的主要创收来源,其它经济作物,有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一部分供种植农户自己当年消费,一部分进入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该乡农产品交易市场多样性的要求。 在养殖业方面,全乡以牛羊养殖为主。牛羊养殖有分散养殖(即以每户每头为单位少量养殖)和集中养殖两种。集中养殖采取农户自筹一部分资金和政府帮助一部分的方式。鱼类养殖在该乡有小量发展。 全乡除烤烟生产外,缺乏支柱产业,使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加之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水利化利用程度低,农业生产高投入、低产出,属传统的粗放式经营。农副产品流通迟缓,市场信息和服务等机制滞后。特困人口比重大,20%左右,居住条件各环境较差,是一个典型的农业贫困乡。 ◎ 旅游资源全乡境内居住着大量的回族同胞,回民族漂亮的服饰、具有伊斯兰风味的“九大碗”、豆酱、麦芽糖、桃源牛干巴和以伊斯兰城堡、拖姑清真寺、龙头山清真寺、鸭子塘清真寺、甘田清真寺为代表的,独具伊斯兰建筑风格的35座清真寺构成了一道“伊斯兰文化”旅游风景线。坐落于昭待高速路连接线旁边的,具有260多年悠久历史的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拖姑清真寺”的建筑结构更是堪称一绝——整个建筑主体无一钉一铆一销而久经风雨巍然屹立。 长山林场青松苍翠,与流线型的昭待高速路立交桥相互映衬,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景线。桃源水库绿水碧波,周围的万株桃李春天争奇斗艳,夏天果实累累,是良好的生态旅游区。 7 台湾省高雄县桃源乡◎ 区域概况台湾省高雄县桃源乡位于高雄县东北部,北临南投县信义乡,东邻台东县海端乡、花莲县卓溪乡,西邻三民乡、甲仙乡、六龟乡、嘉义县阿里山乡,南接茂林乡,是全县面积最大的乡镇,其面积之大足可位居台湾省第六,玉山国家公园及茂林国家风景区均有将该乡纳入范围。 该乡位处玉山山脉南麓,全境均为山坡地,平地极少,荖浓溪流贯乡境,为高屏地区用水的主要来源,气候上则属热带季风气候。乡内居民以台湾原住民布农族为主,亦有少数邹族及排湾族。 位置:东经120度46分 北纬23度10分 面积:928.98平方公里 户口数:1,194户 人口:(2005年5月)4,863人 行政区类别:乡 下辖行政区:8村39邻 民意机关:桃源乡乡民代表会 邮递区号:848 ◎ 历史沿革桃源乡旧时被原住民称之为“加拉猛”。日治时期以此地最大的原住民部落“雅你社”为名,称之为“雅你”,划归高雄州旗山郡六龟分室管辖。战后改设高雄县雅你乡,后于1956年10月易名为“桃源乡”。 ◎ 交通线路主要交通线路:有台20线 (南横公路) 和高133号县道经过该乡。 ◎ 教育事业该乡境内有一所国民中学:高雄县立桃源国民中小学,以及四所国民小学:桃源乡建山国民小学、桃源乡樟山国民小学、桃源乡宝山国民小学、桃源乡兴中国民小学。 ◎ 旅游资源主要旅游景区有玉山国家公园、茂林国家风景区、关山岭山、少年溪风景区、南横天池、库哈诺辛山、高中连锁瀑布、宝来温泉、藤枝森林游乐区等 ◎ 乡土特产主要特产有玉米、梅子、李子、芋头、姜、爱玉子、桂竹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