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桃胶
释义

桃胶,拉丁名 Prunus persica(L.) Batsch, P.davidiana(Carr.)Franch。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等树皮中分泌出来的树脂。植物形态详"桃仁"条。 夏季采收,用刀切割树皮,待树脂溢出后收集。水浸,洗去杂质,晒干。Echeveria glauca

炮制方法

水浸,洗去杂质,晒干。

古籍考证

出自《名医别录》。《纲目》:"桃茂盛时,以刀割树皮,久则胶溢出,采收,以桑灰汤浸过曝干用。"《本经逢原》:桃树上胶,最通津液,能治血淋,石淋。痘疮黑陷,必胜膏用之。

化学成分

树胶的主要组成为半乳糖、鼠李糖、α-葡萄糖醛酸等。

性味归经

《唐本草》: "味甘苦,平,无毒。"入大肠、膀胱经。

功用主治

治石淋,血淋,痢疾。

①《别录》:"主保中不饥,忍风寒。"

②《唐本草》:"主下石淋,破血,中恶疰忤。"

③《纲目》:"和血益气,治下痢,止痛。"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扬,0.5~1两,或入丸、散。

选方

①治石淋作痛:桃木胶如枣大,夏以冷水三合,冬以汤三合和服,日三服,当下石,石尽即止。(《古今录验方》)

②治血淋:石膏、木通、桃胶(炒作末)各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食前。(《杨氏家藏方》桃胶散)

③治产后下痢赤白,里急后重疞痛:桃胶(焙干)、沉香、蒲黄(炒)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食前米饮下。(《妇人良方》)

④治虚热作渴:桃胶如弹丸大,含之咽津。(《千金方》)

⑤治糖尿病:桃胶,用微温水洗净,放在小锅内煮食,随便加些调味盐类亦可(但不要加入甜味)。每次服一至二两。(《草药验方交流集》)

⑥治疮疹黑黡,发搐危困:桃胶煎汤饮之。一方水熬成膏,温酒调下,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桃胶汤)

⑦治疗胃痛、胃炎:取比黄豆粒大一点的桃胶清水洗净,咀嚼碎碎的,温开水送服,早晚各一次,坚持服用三十天,胃炎不再犯,吃任何凉东西胃不会再难受。(雨后到桃园桃树上去摘(春夏秋季桃树上都有,冬天有干的也管用),不用花钱,偏方治大病)

名家论述

《本经逢原》:"桃树上胶,最通津液,能治血淋,石淋。痘疮黑陷,必胜膏用之。"

植物形态

1.桃 落叶小乔木,高达3-8m。小枝绿色或半边红褐色,无毛。叶互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状;叶柄长1-2cm,通常有1至数枚腺体;叶片椭圆状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两面无毛。花通常单生,生于叶开放,直径约2.5-3.5cm,具短梗;萼片5,基部合生成短萼筒,无毛。叶柄长7-12mm,具腺点。花通常单生,直径约2.5-3.5cm;具短梗;萼片5,基部合生成短萼筒,外被绒毛;花瓣5,倒卵形,粉红色;罕为白色;雄蕊多数,子房1室。花柱细长,柱头小,圆头状。核果近球形,直径5-7cm,表面有短绒毛;果肉白色或黄色;离核或粘核。种子1枚,扁卵状心形。花期3-4月,果期6-7月。

2.山桃 落叶小乔木,高5-9m。叶互生;托叶早落;叶柄长1.5-3cm;叶片卵状披针形,长4-8cm,宽2-3.5cm,花单生,萼片5,花瓣5,阔倒卵形,粉红色至白色。核果近圆形,黄绿色,表面被黄褐色柔毛。果肉离核;核小,坚硬。种子1颗,棕红色。花期3-4月。果期6-7月。

可以食用

和木瓜炖煮制成木瓜桃胶,味道香甜,有轻微苦味。

桃胶的介绍及用途

桃胶,又称桃树胶,是由桃树上自然分泌出来的桃树油经化学反应而制得的浅黄色粘稠液体,经进一步干燥,粉碎为固体颗粒状,是一种浅黄色透明的固体天然树脂,其成分与阿拉伯树胶大致相同。桃胶有足够的水溶性和适当的粘度,桃胶以固体和溶液两种形式供应。

桃胶,可用于配制水溶性胶粘剂,也可用作增稠剂、乳化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4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