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桃根 |
释义 | 名称【拉丁名】Prunus persica(L.) Batsch(桃) P.davidiana(Carr.)Franch. 【异名】桃树根(《圣惠方》)。 基本介绍【功效分类】止血药 凉血止血药 【相关药材】五指毛桃根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根或根皮。植物形态详"桃仁"条。 【相关药材】五指毛桃根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归经】《纲目》: "苦,平,无毒。"入肝经。 桃树根(《圣惠方》),桃根 (《证类本草》) 【功用主治】治黄疸,吐血,衄血,经闭,痈肿,痔疮。 ①《纲目》:"疗黄疸,身目如金。" ②《分类草药性》:"破血。治一切吐血、衄血。"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煮水洗可治风湿;外用消痈肿。"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行血。治腰痛。" ⑤《四川中药志》:"行血,除胃中热;治痧气腹痛,五痔。"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两。外用:煎水洗。 【宜忌】孕妇忌服。 【选方】①治黄疸身眼皆如金色:桃根,切细如箸若钗股以下者一握,以水一大升,煎取一小升,适寒温空腹顿服。后三、五日,其黄离离如薄云散,唯眼最后瘥,百日方子复。身黄散后,可时时饮一盏清酒,则眼中易散,不饮则散迟。忌食热面、猪、鱼等肉。(《伤寒类要》) ②治妇人数年月水不通,面色萎黄,唇口青白,腹内成块,肚上筋脉,腿胫或肿:桃树根一斤,牛蒡子根一斤,马鞭草根一斤,牛膝二斤(去苗),蓬蘽根一斤。上药都锉,以水三斗,煎取一斗,去滓,更于净锅中,以慢火煎如饧,盛于瓷器中。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半大匙。(《圣惠方》桃根煎) ③治五痔作痛:桃根水煎汁浸洗之。(《纲目》) ④治骨髓炎:白毛桃(未嫁接)根白皮,加红糖少许,捣烂外敷局部。(《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词典解释1. 晋 王献之 爱妾 桃叶 之妹。 清 陈世宜 《得天梅书却寄》诗之四:“斜阳寂寞 乌衣巷 ,便是 桃根 也泪零。” 2. 借指歌妓或所爱恋的女子。 南朝 梁 费昶 《行路难》诗:“君不见 长安 客舍门,娼家少女名 桃根 。” 宋 周邦彦 《点绛唇·伤感》词:“凭仗 桃根 ,说与凄凉意。”参见“ 桃叶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