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唐铙歌鼓吹曲·铁山碎
释义

《唐铙歌鼓吹曲·铁山碎》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组诗《唐铙歌鼓吹曲》十二首的第八首诗。此诗叙唐平突厥,颉利可汗、突利可汗臣服之事。

作品信息

【名称】《唐铙歌鼓吹曲·铁山碎》

【年代】中唐

【作者】柳宗元

【体裁】杂言诗

作品原文

唐铙歌鼓吹曲·铁山碎[1]

铁山碎,大漠舒[2]。

二虏劲,连穹庐[3]。

背北海,专坤隅[4]。

岁来侵边,或傅于都[5]。

天子命元帅,奋其雄图[6]。

破定襄,降魁渠[7]。

穷竟窟宅,斥余吾[8]。

百蛮破胆,边氓苏[9]。

威武燀耀,明鬼区[10]。

利泽弥万祀,功不可逾[11]。

官臣拜手,惟帝之谟[12]。

注释译文

【注解】

[1]铁山,在今内蒙阴山北,为突厥族所居之地,六世纪中叶开始强盛,隋时极盛。唐王朝大败突厥后,突厥首领颉利可汗为获喘息机会,曾派使者伪言请和,但其阴谋被识破,颉利被俘,大唐北部边境因而安定五十余年。“铁山碎”,即颉利阴谋被彻底粉碎之意。

[2]大漠:指我国西北部的广大沙漠地区。舒:舒展,引申为广袤、宽阔无边。

[3]二虏:指突厥的颉利可汗、突利可汗两股势力。劲:强悍、强劲。穹庐:古时游牧民族居住的圆顶毡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突厥的两个可汗(当年)何其强劲,(他们)穹庐相连。

[4]北海:贝加尔湖。专:独占。坤隅:西南一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二虏)背靠着北海,占据着那一方的地盘。

[5]或:有时。傅:同“附”,靠近。都:唐朝京城长安。据史载:公元626年(唐武德九年),突厥曾侵扰到长安附近。

[6]天子:李世民(太宗)。元帅: 并州总督徐世勣(即李勣)和兵部尚书李靖。太宗即位后,曾命二人率兵分六路讨伐突厥。奋其雄图:施展其雄才大略。

[7]定襄:郡名,汉置,辖境各朝代不同,一般认为相当于今山西忻县和定襄县两地,一说在今山西大同县西北。降(xiáng祥)魁渠:使动用法,使那些大首领投降。渠:通“巨”,大也。

[8]穷竟窟宅:彻底捣毁敌人巢穴。斥:拓展。余(xú徐)吾:县名,汉置,故城在今山西长治市。

[9]百蛮:泛指当时侵扰中原地区的北方、西北方少数民族侵略者。边氓:边疆的百姓。苏:困顿后得到休息,引申为舒坦、获救。

[10]燀(chăn产)耀:光辉照耀。鬼区:鬼方,此处称突厥所居之地。

[11]弥:久远,引申为延续。祀(sì四):年。

[12]拜手:古代男子常用的表示礼节的方式,就是行礼叩头,统称“拜”,“拜手”指跪下,两手拱合,俯首至手与心平的跪拜礼。谟:计谋、谋略。

【译诗】

铁山夷胡告破,大漠内外缓舒。

颉利突利强悍,狼狈为奸作恶。

背倚北海之利,独霸一方水土。

连年南下挑衅,兵临长安国都。

太宗号令二帅,大展雄才宏图。

天兵直入定襄,突利元凶降伏。

乘胜捣毁敌巢,挥师北上余吾。

百蛮闻风丧胆,黎民如脱水火。

圣威光辉普照,明及铁山蒙古。

恩泽延至万代,奇功往世绝无。

臣民顶礼膜拜,太宗旷世圣主。

作品简析

《唐铙歌鼓吹曲·铁山碎》是《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的第八首。《铁山碎》叙突厥二虏终于臣服之实,歌颂高祖厚德,其实这时候唐太宗已登基,有功者,太宗也。举师西北,可谓势如破竹,而平叛功成以后,又行安抚,“利泽万祀,功不可逾”。此篇笔法与《唐铙歌鼓吹曲·河右平》基本相类,为一气承接法,均一贯而到底,不生曲折,不叙旁条,却有波澜壮阔、大气磅薄之效。

作者简介

柳宗元

(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少有才名,早有大志。公元793年(贞元九年)进士及第,五年后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贬邵州刺史,再贬永州司马。后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卒于柳州任所。今存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封建论》等。其作品由刘禹锡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6: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