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唐章发
释义

唐章发,字弧,号浪平。1937年出生,成都市金堂人;自幼喜山水,50年代进入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经苏葆桢介绍识山水大师段虚谷,并跟其习山水,几十载笔耕不辍,终略有心得。多次入选全国及省市书画展并获奖。作品及事迹被《人民日报》,《中国书画报》,《中国书画家》,《今晚报》,《南充日报》等多家媒体选载报导。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一级美术师,《中国民族书画》特聘专业画家,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南充市政协书画院画师。

重要奖项:

1995年获“中国、日本美术书法展赛”二等奖; 1995年获《世界和平友好国际书画艺术大赛》成年优秀奖;

1996年获“首届孺子牛杯全国书画大展”入选奖;

1997年入展“海峡两岸迎香港回归书画展”;1997午入选《四川省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七十周年美术书法作品展览》;1998入展《四川省第二届迎春画展》。作品《入云深处》、《水天一色》、《青山古寺》、《青狮守龙门》等先后被选送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并入选多种典藉。

2000年出版“唐章发山水画册”;

2002年作品“秋韵”选载《人民日报》;

2005年获“中华纵横”全国诗书画摄影征文一等奖;

2006年获“共建绿色家园”全国书画大赛二等奖;

2006年获“第三届中华名人全国书法、美术作品大展” 一等奖;

2007年获“迎奥运海峡两岸华人艺术家书画作品大赛”二等奖并授予“2007中国百杰著名画家”;

2007年被授予“中国国际书法艺术研究院终身特约书家”;

2008年获“1978-2008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中老年书画作品北京邀请展”金奖;

2008年获“夕阳最美 第二届全国离退休老干部书画作品展”银奖;

2008年获“喜迎奥运爱我中华书画艺术展”三等奖;

2008年入选“当代书画名家提名展”,作品“九寨沟长海”入编《当代书画名家精品辞典》第三卷;

2008年获“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书画系列展”一等奖;

2008年8月应邀在北京参加“奥林匹克之旅-民族艺术展”,其中一幅作品《野趣》作为礼品赠送给前来参加奥运会闭幕式典礼的布隆迪副总统。同年,由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出版《中国美术30年 唐章发》作品集。

2009年《 纪念张伯驹诞辰110周年全国书画和国宝展》特邀著名书画家

龙瑞说,唐老所画山水富有传统山水画的书卷气息,其笔墨成熟古拙,一笔写出,一气呵成,此乃为中国山水画之正途大道,观其画作“气象”中正,朴厚,苍润而不失文气,为唐老“心象”性情率真的吐露。

唐老长时间的对传统文化的研习,以及面对自然山水写生的创作,力图从中国山水的文化立场考虑,执着于笔墨的内美,把内心的感受通过丰富,深刻的笔墨语言,来表现山川的灵动,运用自己的陶养,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去融合文化,笔墨及山水的自然之美,达到一个新的美学统一。

唐老在继承传统山水精神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着属于自己的“章象”和“趣象”相结合的艺术之路。唐老的山水作品端庄,朴实的全景式构图,粗朴的骨线,疏朗的气韵,浑厚华滋的笔墨“气象”,抒写着既有传统审美情趣又不失现代视图感染张力的艺术语言,在唐老的的山水作品中都渗透着文人画的意境,苍润厚重的画风给观者以“内美静中参”的艺术享受。

唐老对绘画是专注,勤奋的,他走的是一条漫长而又颇费气力的正途大道。唐老用物象,心象,意象,趣象的递进境界来整合自己绘画中传统与现代的审美需求,使其作品逐渐形成了具有传统文化精神和书卷气的稳定笔墨语言及表现形式。从绘画的角度来考虑,唐老对构成因素做了探索,这使得其绘画既有传统的精神,又不失当代审美的观念和潮流。唐老坚持从鲜活的生活和丰富多彩的自然中寻找灵感,并通过点,景,造型,笔墨去表现特定时空最能打动人的诗化意境。

观唐老作品,有一个明显的感觉,那就是唐老的作品中蕴含着山水的雄浑,朴厚,他追求的是整而不乱,平而不薄的绘画效果,在纵横随意的笔墨中体现出关系及结构的紧凑严密。唐老用笔线条圆厚而沉疑,用墨多枯润相合,画面丰富而雄浑。在构图上,唐老也很重视虚实开合,构成聚散的多方经营,形成了自己平和,单纯,整合的绘画风貌。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绘画形式。李可染先生曾说,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境相合,当以真境求神境。唐老在其艺术追求中特别注重意境的表达,追求作品的内涵丰富和空灵,幽深,清远的画境。庄子之道,是指人在虚静中的绝对自由,观唐老作品,已有虚静忘我之气局,此艺术之高境也。

涉画心语

学国画先要“入格”,要从传统技法开始,但最终要走出来,此为最难。入格之后要有勇气把那些徘徊在传统技法里的“格内”作品否定,把视线转移到格外来。儒,释,道各家哲学要学,所有传统文化都该了解一些,尤其是文史知识。当情境交融,有情而发而动笔以至到“惟绝似有绝不似于物象”(黄宾虹语)的效果产生时,笔墨已经在“融”中被人格化了。也只有在此情景中,你的笔才敢于“冒着危险去推倒既存的偏见,而表现自己所想到的东西”(罗丹语)。

写意画的关键词是“写”。写意画是“写”出来的;“写”贯穿创作的全过程。书法也是“写”出来的,他们同源而生。

中国山水画可以借用西画的一些原理,也可以不。笔墨在中国画中很重要。在笔与笔,笔与墨,墨与墨之间不仅有形式美,结构美,而且还可以传达出个人的主观精神境界。写意画实质上是一种语言,只不过这种语言是无声的。好的写意画是“无声的诗”。

一幅好的作品,初看要有气势有吸引力,阳刚(气)与阴柔(韵)和谐在同一画面中。近观有笔墨,构图(形式美),造型(结构美),骨法用笔(书法化);细读有意境。自我修养的深与浅,厚与薄。让人读中有启示,有共鸣。留得住人的作品是在细读意境中实现的。而那些似曾相见,泥古不化,重复别人的作品是留不住人的。之所以留不住人是“重复”,而“重复”不是艺术。,因为“艺术是创造,是无中生有”(石壶语)。

相信灵感。灵感在自我感受中确实存在,但灵感属于勤奋的人。只有充分地完整地理解了“造化”中的一景一物,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之后,灵感才时有产生。“山回泉脉细,地衍水痕平;好景不须多,会意心自清”,在海南的幽景塘蕴含的美感,明朝诗人王佐就率先感受到了。

成功的作品要有个性。个性有很强的主观性,甚至看似“无法”, 而实乃“有法”也。

“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艺术家的作品应该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写意画在历史上有众多“文人”介入,直到今天依然如此。与此相关,写意画能在发生发展中保持它的本土特色和本土化性质,恰恰是这些“文人”的贡献;尤其近百年来在西画的“科学观”与中国画的“哲学观”的激烈碰撞中,写意画仍然是中国的写意画,这不能不归结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巨大的吸引力和让人信服的感染力。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之后,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必随之复兴,一种强烈的文化本土化意识就会在复兴中不断增长,这是民族主体意识的觉醒;老祖宗留下来的丰厚的文化遗产,必受到强烈关注和重视。这种关注和重视都体现在总的“传统复归”的渴望之中,它直接受到强大的社会心理惯性的支持。正是这种大趋势,使我畅想中国山水写意画的美好前景,看到它根植于五千年的文化中间,扎根在民族文化心灵的深处,成为民众的精神佳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7: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