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唐柳
释义

在拉萨古城的河岸上、街道边、寺庙里、居民区、机关大院内,到处都有唐柳的身影;并且,许多树身上还挂有林业部门认定的“古树”号牌。相传这是文成公主亲手栽种的。

中文名:唐柳

外文名:tangliu

小名片

在拉萨古城的河岸上、街道边、寺庙里、居民区、机关大院内,到处都有唐柳的身影;并且,许多树身上还挂有林业部门认定的“古树”号牌。相传这是文成公主亲手栽种的。

植物《唐柳》

形态特征

树干大多左向盘旋、曲曲弯弯拧麻花似的上长。据说,这是由于内地树种受高原气候影响所致。

历史传说

文成公主思乡使然――回首东凝望长安,久而久之,树干慢慢左旋。因此,人们又称其为“左旋柳”。 相传,西藏原无柳树,唐代文成公主到达拉萨后,将灞桥别离时皇后所赐柳枝亲手植于大昭寺周围。自此,唐柳根扎高原不断繁衍,延续着汉藏1300多年的亲情。

1360年前,文成公主告别繁华的唐朝都城长安,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这段汉藏和亲的佳话,不仅揭开了汉藏民族关系的新篇章,而且通过贤良的文成公主,给雪域高原带来了中原较为发达的医药、纺织、历算、造纸、制陶等技术,促进了西藏的发展,文成公主也因此受到了汉藏人民的爱戴。至今,在西藏博物馆、大昭寺、布达拉宫内,文成公主的画像、塑像随处可见,传统藏戏《文成公主》演了一遍又一遍,人们在小说、诗歌、口头文学中也经常讲述她的故事。

象征寓意

“唐柳”,有着坚韧的生命力,是牢不可破的民族团结的象征。西藏和平解放5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奔赴雪域高原,为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西藏的发展,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唐柳”是汉藏民族大团结的历史见证,在“唐柳”下面,“唐蕃会盟碑”上藏汉两种文字至今清晰可辨:“唐蕃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渝替,神人俱以证之。”

历史的风雨能改变世间的许多东西,但难以消磨人们对文成公主传奇经历的记忆,随着“唐柳”的年年新绿,这段万里和亲的历史显得越发清晰、亲切。

唐与吐蕃的亲谊关系共历200多年,其间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茶马互市”、“古茶叶之路”、“唐蕃古道” 、“古麝香之路”等,吐蕃还派出一批批学子到唐都长安学习。

诗集《唐柳》

书籍详情

唐柳

杨泽明著

任编辑 责郭平

封面设计 杨泽明

版面设计 钟为夕

责任校对 李航 蒋雪梅 李洁平

成都时代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芳草地丛书)

Ⅰ.Ⅲ .唐…Ⅱ.杨…诗歌―作品集―中国―当代Ⅳ.1227

印 刷 四川煤田地质制图印刷厂

版 次2002年7月第1版

规 格850mm×1168mm1/32

印张9.125字数220千

心情语录

文成公主当年在大昭寺前所植的柳树,人们怀着崇敬之情亲

切地称它"唐柳".

风姿绰约的唐柳,是雪域高原令人倾心神往的风景线,是

藏,汉人民骨肉亲情的象征,是藏族同胞从来就乃我中华民族大

,唐柳伴我在极地冰家庭中之一员的历史见证.同时峰雪岭走过

了青春的岁月,启迪我对人生的感知与慧悟,赋予我诗的激情与

柔情……予我的丰厚馈赠是我终生享用不尽的"财富.因此,"

我将我的代表作之一的《唐柳》作为这本诗选的书名,是再恰当了不过的.

作者简介

杨泽明,军旅作家、诗人。1940年1月生于重庆市大足县城。17岁初中毕业即参加工作;1959年春参军赴雪域边关,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干事,处长,成都军区红军长征纪念碑办公室副主任,成都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等职.四川作国家二级作家;

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四川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有诗集《雪域,那闪光的星座》、《唐柳》、《杨泽明世纪诗选》,散文集《书的长廊》、《幽草集》,报告文学集《壮士横戈》等面世。为长征大型书册著诗、撰文。与人合著有诗集《高原短歌》,长篇报告文学《西海无岸》及多幕话剧《一代名将战孤城》等。作品入选《新时期军事文学精选(诗歌卷)》、《中国诗人自选代表作》、《硝烟散去》、《百年烟雨图》、《1949~1999:新中国军事文艺大系(诗歌卷、散文卷)》等30余种转集。有时被译成英、法文。中国作家世纪论坛全国作品评比一等奖、特等奖等20余种。作品多次在军内、外获奖。

获奖历程

西藏自治区首届优秀文学创作奖

解放军全军第五届新作品奖

“1998,北京之夏诗会”一等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