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唐开元通宝钱
释义

唐开元通宝钱

唐高祖始铸。《旧唐书·食货志》:"高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铢钱。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初,开元钱之文,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时称其工。其字含八分及隶体,其词先上后下,次左后右读之。自上及左回环读之,其义亦通"(按:钱文直读作"开元通宝",回读作"开通元宝")。终唐之世,以铸开元钱为主。

早期开元钱轮廓深峻,面文精美。"元"字第二笔左挑。钱背初铸无纹饰,稍后有月纹。钱径2.4厘米,重3.6克。

中期开元钱轮廓如早期。钱文"元"、"通"、"宝"三字不相匀称,"元"字有左、右挑及双挑,"宝"字较小。背多月纹,间有星纹或星月纹。钱径及重量亦同早期。

后期开元钱边郭较阔,铸造草率,多有错范,大小不一。钱径约为2.3厘米,重3.3~3.4克。

【源起】:中国隋代通行五铢钱(图一),至隋末社会动荡,盗铸、滥铸私钱之风盛行,《新唐书.食货志》载“时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铁叶、皮纸皆以为钱”。唐高祖李渊入据长安后,币制管理状况仍然相当混乱,时市面上八九万枚铜钱刚满半斛,加之五铢钱自汉武帝元狩年间开铸以来,已逾七百多年,此间历代不断翻铸,以至钱币形制大小、质地、参差不齐,造成流通上的极大不便。入唐以后,社会秩序逐渐稳定,经济开始转入正轨,继续沿用隋五铢钱显然已不合时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7: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