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唐纪芳 |
释义 | 个人简介唐纪芳,女,扬中市开发区新胜村四组农民。1980年,唐纪芳经人介绍认识丈夫戴跃进时,戴跃进的母亲就得了一种怪病,因为风寒伤到筋骨导致双脚、双手溃烂,最终被全部切除,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一个残疾老人,没有手脚,双眼窝深陷,形状恐怖,旁人惟恐避之不及。面对这样的家庭,唐纪芳没有放弃这段感情,义无反顾地嫁到了戴家,并主动承担起照顾婆母生活的重担。唐纪芳20多年如一日,凭着一颗爱心和勤劳的双手,顽强地支撑起一个家,侍奉着一个四肢残缺、生活不能自理的婆母,始终无怨无悔。她被评为“全国孝亲、尊老之星”。 人物特写每天天不亮,唐纪芳就要早早起床,支起炉灶,做好早饭。然后,给婆婆穿衣喂饭,将她抱上抱下。老人喜欢清淡的东西,为了保证她的营养,唐纪芳总是变着花样满足老人的口味。婆婆爱干净,即使是冬天也要每周洗两次澡。每次为老人洗澡,唐纪芳总要累得满头大汗。为了不烫着老人,她总是先放好水,调好温度,再帮老人脱掉衣服,小心翼翼地抱到盆里,洗好后再抱回床上。为了不让老人着凉,每次洗完澡后,唐纪芳都要随手冲上一杯板兰根递给老人。夏天天气炎热,唐纪芳更是一有空,就帮老人冲上一把澡。老人的衣服被褥经常换洗,让老人始终保持着清洁和卫生。 因为家境贫寒,唐纪芳想方设法增加家庭收入。农忙时,她在田里干活,农闲时,她要跟着丈夫出去做小工,这样一来,婆母平时都是一个人在家。为解决婆婆的午饭问题,她想了个办法,用牛筋将长柄匙绕在婆婆手上,事先煮好可口的饭菜,让老人自己吃。她人在工地,心却惦记着在家的婆婆,晚上收工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喊“妈”,有了回声,一直揪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唐纪芳家有近三亩责任田,丈夫戴跃进在外做瓦工,田里的事难得问到,唐纪芳在侍奉婆母的同时,还得起早摸黑地做农活。就这样忙里忙外,生活仍然比较拮据,平时一直省吃俭用。可是不论生活多么艰辛,唐纪芳对婆母的悉心照料始终没有打折扣。每当婆婆身体有病时,她总是想方设法求医问药,不惜花钱。三年前的一个年三十晚上,婆母突然生病。大年初一早上,她就和丈夫、姐姐一起将婆婆送到医院,医生确诊为胆囊炎,治疗要花不少的钱,但唐纪芳说:“钱没有了,还可以做工赚,身体是最要紧的,再花多少钱,病也要治。”经过医生的治疗和她的精心护理,老人的病很快就治愈了。 唐纪芳省吃俭用,在帮婆婆治病的同时,还要管孩子的学习。她常说:“家里再穷,也不能让孩子辍学,只有学到文化知识,孩子将来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她不但关心孩子的学习,还教育孩子要做德才兼备的好学生。她非常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孩子的榜样。在她的精心培养下,儿子戴红军顺利考上大学。由于长期耳濡目染,每次戴红军回家都对奶奶格外孝敬。只要放假在家,他总是接过父母的重担,为奶奶端茶递水、洗衣做饭,陪老人说话聊天,想方设法哄她开心。老人患有眼疾,睫毛经常倒在眼睛里很难受,也是孙子帮她一一拔出来;头发长了,也是孙子为她细心修剪。看着儿子成熟懂事,与奶奶关系融洽,唐纪芳倍感欣慰。唐纪芳20多年无微不至地照顾婆母,从没和老人吵过一次嘴,红过一次脸。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