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唐刚
释义
1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履历

男,1961年出生于安徽省阜阳市. 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 2001年8月至2002年8月在香港浸会大学物理系非线性中心做博士后研究员.现为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院长,物理系教授,理论物理专业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论文10余篇。

研究领域和目前方向

凝聚态物理理论和统计物理;表面界面生长动力学理论

近期代表性研究论文

1. Gang Tang , Dapeng Hao,Kui Han, Hua Chen, and Bambi Hu, Self-Consistent Mode-Coupling theory of the Sun-Guo-Grant equation, Physica A , 375 (2007),97

2.Gang Tang and Benkun Ma, Effect of long-range interactions on the scaling of the noisy Kuramoto-Sivashinsky equation, Phys. Rev. E 63, (2001), 021106

3. Bambi Hu and Gang Tang, Self-Consistent Mode-Coupling Approach to the Nonlocal Kardar-Parisi-Zhang Equation, Phys. Rev. E 66, (2002), 026105

4. Gang Tang , Benkun Ma, and Weidong Chu, Dynamic renormalization-group approach to growing surfaces with point-defects, Physica A, 282 (2000), 355

5. Gang Tang and Benkun Ma, Scaling analysis of the anisotropic nonlocal Kardar-Parisi-Zhang equation, Physica A, 310(1-2) (2002), 1

6. Gang Tang and Benkun Ma, Scaling approach to the nonlocal surface growth equations, Physica A, 298 (2001), 257

7. Gang Tang and Benkun Ma, Dynamic scaling of growing surfaces with growth inhomogeneities of screened Coulombic function, Chinese Physics, 9 (2000), 737

8. Gang Tang and Benkun Ma, Scaling of the nonlocal growth equations with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correlated nois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B, 15 (2001), 2275

9. Gang Tang and Benkun Ma, Scaling Approach to the Anisotropic Nonlocal Kardar-Parisi-Zhang Equation with Spatially Correlated Noi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B, 16 (2002), 563.

2 黄石理工学院副教授

男,1962年8月出生,副教授。现从事本科《高等数学》的教学工作。主要讲授《高等数学》、《解析几何》等课程,在教学研究、课程建设、青年教师的培养、教材建设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教学效果受到学生高度赞扬。主持科研项目《黄石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师的现状调查与我们应采取的对策》等课题的研究,发表教学科研论文十余篇。主编和参编教材《高等数学解题指导》等四部,主要从事高等数学、解析几何的教学研究。

3 作家

个人简介

唐刚,原名唐岗熙,网名重庆唐刚,1952年农历闰5月8日生,重庆奉节人。1970年参加工作,1989年调税务部门。1975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诗文集30部。1980年发表作品,已在《青年作家》、《星星》诗刊,《青春》杂志,《青年文摘》、《诗刊》、《人民日报》、《重庆文学》以及台湾《诗世界》、《世界诗叶》等海内外100余家报刊发表诗作1000余首,发表散文、报告文学等30余万字。有诗作入选《中国诗人自选代表作》等数十种选集,并数十次获诗歌、歌曲、散文征文奖。诗集《大地的耳朵》获2006——2007中国首届网络文学节诗歌类最高奖二等奖。散文《白帝彩云归》获2009年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长江颂”全国游记散文征文三等奖。已由中国文联、四川文艺、贵州人民、中国文史等出版社出版诗集《生命花季》、《一方水土》、《自然箫声》、《秋天的背影》、《远路上的眺望》、《高峡出平湖》、《最后一片净土》、《韶华独旅》、《梦河回流》等9部,出版散文集《瞿塘听潮》1部,并被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等国内百余家图书馆收藏。另有诗集《鸟望大地》、《骊歌的春天》、《大地的耳朵》、《时光的琥珀》、《勇者的天空》、《幻影三部曲》、《痴人说梦录》、《唐刚发表短诗选》、散文随笔集《白帝彩云归》,歌词集《送你一滴爱》,诗论集《五步斋诗话》等近20余部书稿被书生读吧、读书网、读秀图书网制成电子图书。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香港世界华人诗人协会会员,1995年7月加入四川省作家协会,现为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奉节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个人辞条入录《世界名人录》、《中国诗人大辞典》等数十种辞书。

唐刚著作目录(30部)

一、唐刚已出版著作(10部)

诗集《生命花季》 1993年6月 香港天马

散文诗集《韶华独旅》 1993年6月 香港天马

诗集《一方水土》 1994年10月 四川文艺出版社

诗集《自然箫声》 1998年9月 中国经济出版社

诗集《秋天的背影》 2001年9月 中国文联出版社

诗集《高峡出平湖》 2004年1月 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

诗集《远路上的眺望》 2004年1月 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

散文集《瞿塘听潮》 2006年5 月 贵州人民出版社

诗集《最后一片净土》 2006年9月 中国文史出版社

诗集《梦河回流》 2011年1月 中国文化出版社

二、唐刚已出版电子图书(20部)

诗论集《五步斋诗话》 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散文集《瞿塘听潮》 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唐刚发表短诗选》 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生命花季》 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一方水土》 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自然箫声》 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秋天的背影》 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高峡出平湖》 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远路上的眺望》 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最后一片净土》 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独坐一场雪》 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走在大地上》 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真实的月亮》 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大地的耳朵》 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时光的琥珀》 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幻影三部曲》 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遥远的故事》 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勇者的天空》 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痴人说梦录》 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古体诗词集《古韵新声》 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三、唐刚待出版著作(9部)

诗集《鸟望大地》

诗集《骊歌的春天》

诗集《唐刚诗选·梦者的歌谣》

诗集《唐刚诗选·纯真的恋情》

诗集《榕树情思》

诗集《在短暂与永恒之间》

散文随笔集《白帝彩云归》

税务诗集《大血脉之恋》

歌词集《送你一滴爱》

唐刚主要获奖作品

诗歌《怀念母亲》获1990年“淝河杯”全国征文优秀奖

朗诵诗《耕地危机 在警示我们的民族》获1990年万县地区文艺调演创作一等奖

歌曲《清清宁河水 悠悠三峡情》获1996年中国音乐家协会等单位举办的“世纪之声”征文奖

歌曲《夔门的月亮》获1995年万县地区文艺调演创作一等奖

散文《读白帝城碑林》获1996年“长江风韵”全国征文奖

组诗《火热的三峡》获1997年“大江截流杯”全国征文奖

组诗《中国风骨》获1998年《九头鸟》“回归杯”全国征文二等奖

诗歌《坚守阵地》获1999年山东青年诗人协会“1999 ’诗路精英”全国征文诗歌一等奖

长诗《祖国之恋》获2004年全国“纵横”杯征文二等奖

诗集《大地的耳朵》获2006—2007中国首届网络文学节诗歌类最高奖二等奖(诗歌未设一等奖)

散文《白帝彩云归》获2009年中国作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长江颂”全国游记散文征文三等奖.

组诗《蓝色的情怀》获2010年中国诗歌学会“姜堰杯”诗意税务全国征文优秀奖

五、唐刚诗歌观点

诗,是人类精神最后一片净土。诗,是人类灵魂最后的栖息地。

诗,无论“现代”到何种程度,总是要让人读懂的文字。言志,抒情,诗美,永远是诗创作要达到的三种境界。“回归传统”是诗的大趋势。这个传统当是广义上的传统,即在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诗歌传统基础之上不断发展、创新。创新,只能是在传统与现代的融汇中创新。在生活里觅诗,走自己的路。

认为:只有诗才能够拯救灵魂。

唐刚创作档案

现名:唐刚。原名: 唐岗熙。笔名:星河。网名:重庆唐刚

生日:1952年6月29日(农历闰五月初八日)

星座:巨蟹座。属相:水龙。血型:待查

身高:169厘米。体重:68公斤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奉节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一、创作简历

1952年6月29日(农历闰五月初八日)出生在长江三峡瞿塘峡南岸一个叫柏坪村老屋梁子梁家湾的小院落

5岁以前,听母亲念“一位迁客去长沙”,听哥、姐们读课本上的新诗和唐诗宋词,觉得很有“味儿”

6岁,1958年,开始在农村食堂吃“大锅饭”,由此知道了什么叫“饥饿”,懂得了什么叫生活的艰辛

9岁,1961年春,开始在九里中心小学校读书,并在学余干农活,割草、放牛,还听山民唱山歌

11岁,1963年,三年级下学期作文《过年的一天》得100分,在作文中引入50年代初出版的一个“金钱板”中的四句唱词,使那篇作文差点儿上了当时的《红领巾》杂志

14岁,1966年,“文革”开始,读的课本是被“剪贴”了的课本;这期间加入学校文艺宣传队,到田间地头为农民宣传文艺节目

15岁,1967秋,“复课闹革命”,进入小学附设的初中“帽子班”读书,课本为《毛主席著作甲、乙种本》、《毛主席语录》《毛泽东诗词》37首,由此激发了对诗歌的酷爱

17岁,1969年在读书期间,在农村进一步接触大量民歌

18岁,1970年6月27日,初中未毕业,被招工进奉节县铁厂,先后作井下采矿、采煤工;并开始在工作之余借阅大量古今中外文学书籍,尤对唐诗宋词,“情有独钟”

23岁,1975年写出第一首新诗《壮志凌云》,典型的“文革”诗风;写出第一部短篇小说《机车隆隆》,计1万2千字,寄《四川文学》,退稿,并提出“主题思想不明”的修改意见,未作修改,再未投稿(后此稿在多次搬家过程中遗失),由此放弃了小说创作而专攻诗歌

24岁,1976年3月,由奉节县铁厂采煤车间井下工作调任炼焦车间任文书、会计

27岁,1979年写出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坎坷的青春》,已编入长诗集《遥远的故事》(待出版)

28岁,1980年2月,调入奉节红岩硫磺厂,任大坪车间文书、会计;并开始接触阅读西方裴多菲、莱蒙托夫、白朗宁夫人、普希金等外国现代诗歌,犹裴多菲的诗影响最深;8月31日,在《万县日报》三峡副刊发表第一首新诗《我的诗》,由此基本形成诗歌风格的转变;并开始系列短诗《最后一片净土》和系列乡土诗《一方水土》的陆续创作

30岁,1982年奉节红岩硫磺厂关停,继续留厂,任厂劳资统计工作;期间,创作未辍

33岁,1985年转入奉节县包装厂;3月,第一次在较有影响的《青年作家》发表《深山客店》、《石板街》二首,附编者短评;继而一发不可收(迄今已在《诗人》、《星星》诗刊,《青年文摘》、《青春》杂志,《四川日报》、《人民日报》大地副刊,《诗刊》、《重庆文学》以及台湾《诗世界》、《世界诗页》等200余家报刊发表诗歌、歌词1000余首,发表散文、报告文学等30余万字,并在各级报刊台发表新闻作品2000余篇)

34岁,1986年开始诗论集《五步斋诗话》的断续写作,创作完成长诗《无标题奏鸣曲》;完成《奉节县包装厂志》编撰

35岁,1987年创作完成系列组诗《化石涅盘》

36岁,1988年创作完成系列组诗《梦河回流》

37岁,1989年创作系列组诗《人在旅途》,写作长诗《海 永恒的墓地》;8月,从奉节县包装厂调入县税务局

38岁,1990年7月创办电脑油印诗报《白帝诗报》(后改为铅印),任主编;创作配乐朗诵诗《耕地危机 在警示我们的民族》参加地区文艺调演,获创作一等奖;并首次在《星星》诗刊发表诗作

39岁,1991年创作完成系列组诗《无悔的旅程》和诗集《生命花季》

40岁,1992年编选完成《唐刚抒情诗选》(1975—1992作品),创作完成系列组诗《乐岛夜曲》;行业歌曲《个体户之歌》(与人合作)获“中国潮金曲”全国征文比赛三等奖,6月底,到南京参加颁奖大会

41岁,1993年出版第一部新诗集,印刷3500册,销售行情看好;创作完成3000行长诗《自然箫声》和散文诗集《韶华独旅》;《星星》诗刊第2期重点推出“白帝诗社五诗人作品专辑”,组诗《人在旅途》9首被列为栏目头条,其中《履痕》一首被《青年文摘》同年第5期扉页转载

42岁,1994年加入香港世界华文诗人协会;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第二部诗集《一方水土》,销售行情急转直下;开始系列爱情诗《月亮情人》(原名《真实的月亮》)的创作,完成长诗《黑色的流浪》,在台湾《世界诗页》发表诗歌《热在冬天的血》

43岁,1995年7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后更名为四川省作家协会),重庆直辖后转入重庆市作家协会;开始系列三峡诗歌《高峡出平湖》的创作;评论《在传统与现代的融汇中创新》——评唐刚诗集《生命花季》、《一方水土》作者林涛,在《中外诗歌研究》发表;台湾《诗世界》创刊号发表组诗《无花季节》

44岁,1996年开始三峡系列散文的创作,《瞿塘听潮》、《读白帝城碑林》、《粉壁摹岩民族魂》等篇被《四川日报》、《中国三峡建设》杂志,《四川工人日报》等多家报刊列为“散文百家”等重点栏目发表;创作完成长诗《秋天的背影》;记者文章《梅花香自苦寒来》——记唐刚和他的诗歌艺术一文被《中国税务报》刊发;歌曲《清清宁河水 悠悠三峡情》(与人合作)获中国音乐家协会等单位举办的“世纪之声”征文优秀奖;散文《读白帝城碑林》获中国三峡建设杂志等单位举办的“长江风韵”全国征文三等奖

45岁,1997年加入中国诗歌学会,11月,首次在《人民日报》发表组诗《火热的三峡》,并创作完成散文集《瞿塘听潮》;组诗《火热的三峡》同时获中国三峡工程总公司等单位举办的“大江截流杯”全国征文三等奖

46岁,1998年创作完成系列组诗《悲情城市》。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长诗集《自然箫声》

47岁,1999年组诗《中国风骨》获《九头鸟》杂志举办的“回归杯”全国征文二等奖;诗歌《坚守阵地》获山东青年诗人协会“1999诗路精英”全国征文诗歌一等奖

48岁,2000年印行1993年由香港天马出版的散文诗集《韶华独旅》;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诗集《秋天的背影》

49岁,2001年编选完成诗集《独坐一场雪》,收入系列组诗“化石涅盘”、“梦河回流”、“乐岛夜曲”、“无悔的旅程”。创作完成诗集《大地的耳朵》和长诗《祖国之恋》;首次接触网络,在“榕树下”以广宇的笔名发表《中国新诗走向何方》一文;开始写作散文、随笔集《芒刺集》,首次在《诗刊》发表诗作

50岁,2002年以“唐刚520508”的网名注册“榕树下”,发表诗集《最后一片净土 五百九十九朵玫瑰》(出版时更名为《最后一片净土》);创作完成诗集《远路上的眺望》、古体诗词集《古韵新声》

51岁,2003年创作完成诗集《走在大地上》;首次发表古体诗词,《贺新郎·岁月吟》、《永遇乐·羁旅》、《声声慢·四海游》等10首分别载《中国诗》和《中国当代诗词年鉴》首卷

52岁,2004年创作完成自传体长诗《中国 请开除我的国籍》;评论《凝视中的峡谷风景和山野的呼唤》——论唐刚诗歌中深刻的现实精神一文,作者何休,收入何休著《诗坛 悄然崛起的三峡诗群》一书,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记者文章《梅花香自苦寒来》——记唐刚和他的诗歌艺术一文,分别载3月4日《文艺报》和5月“中国作家网”“作家零距离·走近作家”专栏。由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诗集《高峡出平湖》、《远路上的眺望》。长诗《祖国之恋》获2004年全国“纵横”杯征文二等奖,并于6月底去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颁奖大会,7月初去庐山参加全国重点作者创作笔会

53岁,2005年4月,改变不在网上发表作品的“旧观念”,停止两年后重新接触网络,并陆续以“重庆唐刚”、“唐刚”和cqtg265的网名注册新浪、西陆文学、乐趣园、榕树下、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网、红袖添香、文苑英华等数十家文学网站,并在“乐趣园”开通《重庆唐刚诗歌论坛》,发表大量诗歌;6月创作完成诗集《时光的琥珀》(原名为《灵魂奔逃在时光之外》);7月,开始诗集《幻影三部曲》第一部“梦游.苦难历程”、第二部“梦游.现实童话”和诗集《榕树情思》(原名《诗意的榕树》)的创作

54岁,2006年1月完成《幻影三部曲》第三部“梦游.走过冬天”的创作;4月,当选为重庆市奉节县作家协会副主席;5月,开始诗集《勇者的天空》的编选与创作,共收入1991年至2006年创作的部分诗作150余首;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一部散文集《瞿塘听潮》;8月,《重庆文学》以重点栏目“诗人方阵”发表组诗《夔门》(八首);9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诗集《最后一片净土》;10月,编选完成诗集《唐刚发表短诗选》,共选入1980年至2006年在海内外200余家报刊发表的1000余首诗作中的短诗251首;11月,《星星》诗刊发表组诗《记忆的碎片》;12月,完成诗论集《五步斋诗话》的写作;并开始诗集《痴人说梦录》的创作

55岁,2007年诗集《大地的耳朵》获2006—2007中国首届网络文学节诗歌类最高奖二等奖(诗歌未设一等奖),于4月13至15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参加颁奖大会,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高洪波、张胜友、王巨才等作协领导参加了颁奖仪式;5月创作完成散文、随笔集《芒刺集》,定搞时更名为《白帝彩云归》,其中,选入描写三峡风情的散文旧作13篇。5月31日,因颈椎病住院期间,福建“海峡电视台”和台湾“东森电视台”进行了联合采访。11月,《重庆文学》2007年第6期发表散文《瞿塘听潮》(外三篇);12月,组诗《古峡迷雾》获“中国三峡”首届脐橙文化节征文二等奖;编选完成长诗集《遥远的故事》

56岁,2008年1月,创作完成诗集《痴人说梦录》;3月,《重庆文学》第3期发表组诗《词牌的村庄》;7月,开始诗集《短暂与永恒之间》的创作

57岁,2009年6月,任《奉节县地方税务志》总编辑;10月,散文《白帝彩云归》获2009年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长江颂”全国游记散文征文三等奖;并收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长江颂”全国游记散文精品集》一书;10月,《三峡诗刊》重点推出组诗《黛水绝响》;历时三年参与主编的《夔州诗全集(清代卷.副主编)》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发行

58岁,2010年1月,《夔门文学》创刊号重点推出组诗《鸟望大地》;新编诗集《鸟望大地》、《骊歌的春天》参加第四届榕树下原创文学作品大展,点击分别超过100万次和50万次,其中《鸟望大地》名列推荐榜前列;2月,诗集《独坐一场雪》更名为《梦河回流》,并将《幻影三部曲》第三部“梦游.走过冬天”编入该诗集,在“榕树下”网站发表;4月,《大地文艺》第2期以3个页码发表组诗《永远的歌者》九首;29日,《湖南日报》发表组诗《蓝色进行曲》九首;8月21日,参加奉节县人民政府召开的“2010中秋晚会暨宣传文化作品颁奖大会”,散文《白帝彩云归》获2009年度奉节县人民政府宣传文化作品文学类二等奖;10月,《夔门文学》第2期刊登《夔门第一诗人唐刚》专访,发表组诗《纸上风云》;组诗《蓝色的情怀》获中国诗歌学会“姜堰杯”诗意税务全国征文优秀奖

59岁,2011年1月,编选完成《唐刚诗选·梦者的歌谣》(共365首)和《唐刚诗选·纯真的恋情》(共288首)两部诗选,分别选入1980年至2010年30年间创作的部分作品,也是对近40年诗歌创作的一次全面性总结的自选集。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诗集《梦河回流》;

(陆续添加中)

二、人生格言

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向高贵者低头,对腐败深恶痛绝,对未来充满信心。

兴趣爱好

舞文弄墨,写诗作文。

2005.8.31.于诗城雅乐居(陆续增补)

........................................................................................................................................................................................................

4 桂林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桂林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1972年生,大专,初级职称。曾任桂林电台节目主持人,现任桂林电视台节目主持人。1998年至2005年,先后主持桂林电台《音乐天堂》、《乐海夜航》、《音乐无国界》、《天使不眠夜》等品牌节,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2006年至今先后主持桂林电视台音乐脱口秀节目《音乐100》、策划主持广受市民喜爱的美食节目《新食代》(后更名为《休闲食8街》)。他还承担了桂林电视台若干大型宣传片、专题片的录音录制工作;采、编、播的音乐专题节目《国歌》曾获得广西广播电视协会1999年度文艺类二等奖、阿牛哥杯广播文艺类二等奖;参与策划、拍摄的桂林电视台宣传片获2007年度广西广播电视文艺优秀作品一等奖。2008年桂林市最佳主持人候选人。

出演电视

2009年《无语人生》出演 警察

唐刚,原本品牌营销机构一级咨询师、中国水产品牌营销实战专家、国内水产营销界新生代力量、农业品牌营销战略杰出缔造者。多年以来,一直活跃与中国国内水产营销前沿,运用跨界营销的理念,将成熟的快速消费品行业品牌营销经验结合传统农业的特点,深度开展原产品品牌营销。曾经服务上市公司:獐子岛(002069)、国联水产(300094)、佳隆股份(002495);服务中小型企业:大连棒棰岛海产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日兴水产等。

原本品牌营销机构下辖原本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原本互动营销策划有限责任公司两家知识型企业,拥有多名上市公司高管组成的咨询师团队,拥有十多名品牌营销研究员,多名海洋食品研发专家,与中国海洋大学、四川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多所高校形成战略合作关系;拥有超过30名专业营销咨询师,运用ERP信息化管理开展系统化的知识运营和服务。

2008中国食品产业之星功勋奖

2009携獐子岛案例荣获中国长青品牌奖

2010中国营销盛典——中国最佳品牌管理服务咨询机构

领军人物何足奇先生荣获2010中国营销最高奖——金鼎奖杰出总经理奖

5 原空军第二高射炮兵学院院长、政治委员

唐刚(1919—1999),曾用名唐庆波,长清县人。

1932年至1935年在长清中学简师一级读书。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期间,历任冀鲁豫军区教导第三旅第九团第十二连指导员、冀鲁豫第十一分区巨南独立营教导员。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第二旅第十二团第二营政治委员;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第二旅第十二团政治处主任;第二野战军五兵团第十六军第四十七师第一四O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平汉、黄梁子、圣地泉、涡蒙等战役及战斗。

建国后,历任贵阳军分区独立团政治委员;第七航校训练处处长;第三航校训练处处长;空军军事学院管理部计划处处长;空军第十五航校训练部部长;空军第四高级专科学校训练部部长、副校长;空军技术学院副院长兼训练部部长;空军第二高射炮兵学校校长;空军第二高射炮兵学院院长、政治委员等职。

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3年离职休养。

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在任空军技术学院副院长兼训练部长期间,主管学院的教学训练工作,为教学改革做了积极探索。学院被军委树为教学改革红旗先进单位。

1999年9月病逝,终年80岁。

6 重庆市奉节县地方税务局主任科员

唐刚笔名星河,男,汉族,1952年生,重庆奉节人,重庆市奉节县地方税务局主任科员。

代表作有:诗集《生命花季》、《一方水土》、《自然箫声》、《秋天的背影》、《远路上的眺望》、《高峡出平湖》、《最后一片净土》、《时光的琥珀》、《幻影三部曲》、《大地的耳朵》、《独坐一场雪》、《勇者的天空》、《真实的月亮》、《痴人说梦录》、《唐刚发表短诗选》等,散文随笔集《瞿塘听潮》、《白帝彩云归》,诗论集《五步斋诗话》,歌词集《送你一滴爱》。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