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棠溪村 |
释义 | 福建省福安市棠溪古村福安的棠溪古村,原名棠濑。依傍在武陵溪畔,枕一湾碧水,宁静而安详。村中的古榕、古街、古井、古民居、古廊桥使这古老的村庄显得古色古香。 村口溪旁的九颗古榕树,虬枝苍劲,华盖如荫,好似上年纪的老人在村口唠叨着古村的往事。这里原是一个古码头,那时如半剖橄榄核型的“溪遛船”可顺着交溪逆流而上停驻于此,便捷的水上交通成就了旧日棠溪繁华的山区物质集散地。古村有九条古街、九条古巷、九个古井和九级坎。古街中众多斑白的店面、客栈门板记叙着山村圩市曾经的繁荣。曲折幽深的古巷绵延着青砖黛瓦的古民居,高高的围墙镶嵌着庄严的门楼。后巷大厝的前门连着前巷大厝的后门,息息相通,弥漫着村民们纯朴和谐的气息。相传棠溪建村六百多年来,居住有郑、陈、郭、周、吴、王、林、潘、李、阮、叶、曾、高、魏、刘、彭、罗等三十多个姓,五六千人,大家和睦相处;那村口的古榕便是那九大姓族亲种下纪念的风水树。古巷中一座大厝的厅堂上高挂着光绪年间福宁知府赐予武举人“风高钟郝”的牌匾,在这里你仿佛可追寻到当年他手持提刀挥舞闪烁的练功身影。夜深人静,小巷通往大街的门一关,巷内就成了一个紧闭安全的大院落,村民们便迎来了一个平安而温馨的夜晚。 棠溪村有一所百年的老校,这里是藏龙卧虎之地。上世纪三十年代共和国的第一代少将、京剧《沙家浜》中指导员原型的黄烽将军曾在此任教。1935年这里还走出了中共闽东特委副书记、福安县委书记阮伯淇。改革开放后,她培育出许多现代化的建设者,他们在外工作、经商,还回村创办企业,延续着古村经济的繁荣。 距棠溪村北一公里通往浙南的古官道上,完整保留着一座百年古廊桥——登烛桥。木拱的廊桥如一只蛰伏于武陵溪上的蜈蚣,桥上那十八扇木柱桥屋架像一排碑坊,叙说着棠溪茶师的功绩。据说古村出茶师,“坦洋工夫”兴盛之时,临近乡村的茶商争相到这里聘请制茶师傅。更有坦洋胡氏茶商为方便茶师们回乡,也为感激他们所做的贡献,挑来银元捐资建起了这座廊桥。如今桥上还留有当年旅人送别的诗句“折柳送君君别去,攀花赠我我辞行。虹影横斜天上下,箫声嘹亮日东西。”廊桥中祭祀着观世音神像,“瓶中一滴甘露水、洒救世间苦难人。”传递着乡亲们普度众生的济世思想。 棠溪村对岸的龙(榕)凤(枫)呈祥古树旁保存着一间古旧的老油坊还在开榨。油坊中烟笼雾罩,沉闷的石锤声声作响,油香飘荡。古时沿着溪岸坐落有二十多间老油坊。初冬时节乡亲们便带着丰收的茶籽聚集这里榨油,享受着收获的快乐。他们用河石在溪中拦起水坝,把溪水导引入油坊带动水车和碾盘,然后把蒸煮熟的碾碎的茶籽油料用稻杆压成圆饼,装入大树木凿成的油床中,用石锤和木楔压榨出茶籽油来。如今这些老油坊大多废弃和坍塌,那东倒西歪的磨盘和停住的水车,宛若一张定格在时空中的黑白记忆底片,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古朴与沧桑在诉说着古村油茶的兴衰,留下了一串令人怀想和深思的叹息。 浙江余姚市四明山镇棠溪村村情风貌棠溪村位于浙江余姚市四明山镇西端,东连平莲村,南接杨湖村,西靠芦田村,北与大山村相接,距余姚市71公里,离镇11公里。据《唐氏宗谱》云:“惟显隆公主簿才长,隐居土块,三子在旁,冢嗣相公迁此高岗,慕如伯舍,厥溪名堂,斯干筑室”。考唐氏始祖崇相公自嵊县北庄土块迁居棠溪以来,已历700余年,传四十余代,当时已有棠溪之名。棠即甘棠之下,后人爱其树而不忍翦伐,因有棠荫之义。昌朝公慕召伯舍于甘棠下之义,居棠溪之滨,遂名其村为“棠荫”。光绪丙申张应奎寿唐香山太翁七十荣庆诗中尚有“七秩筵开棠荫村”之句,更名棠溪当为百年内之事。村内有东溪和南溪,两溪水向西流入上虞曹娥江,水叶分紧闭,因村内形貌如“海棠一朵”而得名。村东有狮子白象把守,南有长寿神龟和神马把守,西有凤凰和倒挂龙把守,北有窜天大鲤精把守,环村自然山貌颇具神话象征性。 村史沿革据《棠溪宗羲》记载,一世祖始崇相公,自邑土地移居而来。北宋1127年建村,经过宋、元、明、清、中华民国等时代,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早从北宋居住起全村以唐姓为主共有十八姓。解放前属绍兴府嵊县十八都五联乡管辖,当时约有188户407人。1949年底解放,解放后棠溪村属嵊县里东区新建乡管辖,1958年成立芦山公社(社址棠溪),1960年10月因台湾反攻大陆,中央、军委、浙江省委民政厅决定把浙东四明山大山区作为空降基地,同时革嵊县的棠溪、芦田、宓家山、西湖头、白杨树5个村,革奉化县唐田、壶潭、北溪、梨洲4个村,革余姚县华山、大岚诸村,革上虞县的悬岩、溪山、大山等为余姚县四明山区,统一指挥和调动。芦山公社即划归余姚县四明山大公社,由棠溪、芦田、宓家山、西湖头、白杨树、黄海田和平坑7个村组成。1983年改公社为芦山乡,1992年撤扩并时,撤销芦山乡建制,归属四明山镇,2001年并村时,黄海田村并入棠溪村,现全村区域面积14.6平方公里,共有465户1478人口。 产业经济全村以水稻、茶叶、毛竹等农业为主业。解放前村人还以常年烧炭、做挑脚夫来打工度日。1972年通车后开设小店和加工厂共计19家,小型水电站3座。1994年起调整产业结构,全村以樱花、红枫等花木产业为主业,附茶叶、毛竹业。至2005年底,全村共有耕地面积830亩,山林面积13683亩,花木种植面积2281亩,村集体总收入83.6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619元。 社会事业棠溪村解放前有小学一所学生44人,解放后有小学一所学生154人,中学一所学生126人。1994年芦山中学并入四明山镇中学,2006年9月1日撤棠溪小学并入四明山镇小。目前拥有大、中专学生65人。80年代初村内开办幼儿园一所。2001年成立了首个全国农村级公民道德庭,自成立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80余起,涉及138户人家521名当事人,为扬文明新风、保一方平安做出了巨大贡献,并成为了国家、省、市各级媒体争相报道的德育典型。全村水电设施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电话普及率达到80%以上,医疗卫生以一座公共卫生服务站和一座村卫生室为主,全村推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使群众人人享受医疗保障。 村镇建设解放前村民住宅利用四明山木材资源优势,多以木结构为主,建筑风格有明、清两朝遗风,内有始建于北宋年间的古祠堂一所,于2006年修葺一新,除了是当地村民的祖宗祠堂外,还是村民们演戏看戏的重要场所。2005年建成村落文化宫,内有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学习培训室各一间。另有村落文化宫园一个,场内有石亭一座,健身路径一套。目前全村基本形成现代建筑的砖木二、三楼格局,建有村办公大楼一幢,村庄整治后建有公厕2所,基本消灭了露天粪缸。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花木产业的兴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目前全村交通工具有私家轿车15辆、摩托车40辆、三轮车8辆及社会货运车辆5辆。 一村一品全村有花木种植面积2281亩,年产值165万元,是四明山上花木种植大村之一。 发展特色全村农户以种植花木为主,目前全村有8户花木营销大户,从业人员1400余人。境内有狮子湖景区一处,由台湾人投资8000万元的狮子湖度假山庄正在建造中,发展生态旅游业前景良好。 风景名胜狮子湖景区风光秀丽。青虎湾岗海拔979米,满目苍翠,松涛阵阵,山内有穿山甲、水獭、丹顶鹤、白鹤等野生珍贵动物,是宁波市最高峰,以其高海拔、优生态成为众多驴友攀岩登山的好去处,并于2006年被评为宁波十大特色山峰之“最雄伟”山峰。 发展目标建设新农村,共建小康村,进一步完善《棠溪村新农村建设实施规划》,盘活集体资源,推进村庄整治,完善公共设施,优化村容村貌,争创生态示范村和文明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