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塘厦镇
释义

塘厦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北接樟木头镇,西邻黄江镇,东连清溪镇,南与东莞凤岗镇和深圳观澜镇接壤,面积128平方公里。改革开放以来,塘厦镇积极实施外向带动战略,走出了一条以加工贸易参与国际分工,以经济国际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道路,迅速从农业镇发展成为广东省中心镇、东莞市5强镇之一。2004年被评为国家卫生镇、中国千强镇(第5名)、广东省现代乡镇20强、广东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综述

塘厦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与深圳市接壤,莞深高速、龙林高速、东深公路、广深铁路贯穿而过,是东莞东南部的交通枢纽。全镇总面积128平方公里,下辖20个社区,户籍人口3.9万,外来人口近50万。改革开放以来,我镇充分发挥地缘、人缘优势,坚持“打基础、办实业、走正道”的发展方针,积极实施“外向带动”战略,走出了一条以加工贸易参与国际分工,以经济国际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道路。目前,全镇共拥有民营企业1800多家,外资企业12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3家、港澳台上市公司20多家,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电源设备、家用电器为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国际性电子、电脑、电器及周边设备加工制造业基地之一,经济实力位居全市前列,连续多年荣获全市镇(街)工作实绩量化考核综合总分一等奖、经济建设单项奖,迅速从农业镇发展成为广东省中心镇、东莞市5强镇,先后荣获“国家卫生镇”、“中国千强镇(第5名)”、“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现代乡镇20强”等称号。2007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我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市产业双升级为主线,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

塘厦荣誉

国家卫生镇、中国千强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现代乡镇20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市文化建设达标镇、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广东省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先进镇区、广东省妇女儿童工作示范镇、广东省最具影响和价值〈树品牌、创商标〉前20强现代乡镇(证书)、全国首届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1000强、广东绿色名镇

交通位置

塘厦镇中心城区位于东经114°5′35",北纬22°4′24",位于东莞-深圳-香港经济大走廊之间。东与清溪镇相邻,南与凤岗、深圳交接,西与黄江镇接壤,北与樟木头镇相连。东西相距约11.4公里,南北相距约14.7公里,面积为168平方公里。镇中心距深圳市中心35公里,离深圳机场只需40分钟车程;距东莞市城区52公里,只需30分钟;距广州市108公里,离广州火车站仅需80分钟车程。东距惠州市56公里,只需60分钟车程。莞深高速、龙林高速、东深公路、广深铁路贯穿而过,是东莞东南部的交通枢纽。莞深高速公路开通后,塘厦成为东莞市直通香港最快的交通要道之一。

自然地理

地貌塘厦镇境内群山环抱,四周峰峦起伏,中部平原上分布着零散低矮的小山岗。观澜河从西南往东北流经镇中心与石马河汇合,经樟木头、清溪、常平、桥头等镇注入东江。全镇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是东莞市山区片的小盆地。

地质塘厦盆地表层多为渗育型粘土和沙质土,往下1米处多是带粘性黄泥土或沙质红土(当地群众称其为“灰沙”,因可与石灰混合作建房之用),再向下一般是水石或灰黑色岩石。在四周起伏的山岭中,出露地层有下古生界震旦系、上古生界泥盆系、石灰系、侏罗系。 气候塘厦位于东莞市东南部,濒临南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阳光充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该镇春夏两季吹东南风,空气湿润,雨量充沛,秋季常吹西风,秋高气爽;冬季多吹北风或西北风,空气较为干燥,较冷年份会出现短期霜冻。

年均无霜期339天,1月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月份,2月1日至3月10日,是由冬季转春季的过渡期。塘厦因受地形、海洋影响,境内气温与莞城相比略低,全年平均气温为21.9℃。塘厦年均降雨量为1800毫米,其中12月至次年2月为全年最少月份,月平均约30余毫米;5月至9月为全年最多年份,月均约300毫米;10月至11月,月均约100余毫米。

2010年塘厦镇辖社区居委会及居民小组情况

居委会名称 居民小组数(个) 自然村数(个)

林 村 27 25

莲 湖 11 9

石潭埔 8 7

横 塘 8 6

振兴围 3 4

诸佛岭 5 5

莆心湖 13 8

大 坪 6 4

四 村 6 4

田 心 5 5

龙背岭 6 3

蛟乙塘 8 7

沙 湖 3 2

平 山 5 2

清湖头 10 13

石 鼓 10 11

石 马 4 4

桥 陇 7 7

凤凰岗 7 7

居委会 7 4

塘 新 管辖楼盘26个 管辖楼盘26个

人文历史

塘厦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渔猎耕种,繁衍生息。宋代,塘头厦已形成村落,人们傍石马河搭舍而居。宋末,由于中原战乱频繁,河南、陕西一带的汉族人纷纷南下珠玑巷,部分民众辗转移居塘厦,至清末共有3020户,10120人,并逐渐形成黄、李、罗、刘、赵、叶、林7大姓氏家族。

明代,塘头厦属东莞县归城乡第七都,塘厦圩为都府所在地。万历元年,今塘厦境分属新安、东莞两县管辖;清乾隆十九年,复将分属新安县的土地划归东莞,统属石龙戍厅管辖。民国初期,塘厦为东莞县第四区区公所驻地;1934年,塘厦圩设乡,为塘厦建立乡政权之始。建国后,塘厦地区先后设立区、乡政府和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7年4月改称为镇。

塘厦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5年,中共党员李二璋回到家乡,深入农村宣传马列主义,发展党组织,并成立塘厦第一个农会——林村农会。不久,他又组织成立农民自卫军,发动起义,把国民政府第四区区长李定汗赶走,打响了农民起义的第一枪。1938年2月,中共塘(厦)清(溪)区委成立,次年5月,塘厦第一个党支部——大坪村党支部成立。从此,塘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英勇卓绝的斗争,尤其在解放战争时期,塘厦民众积极配合东江纵队游击队,奋起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塘厦先后有100余

名优秀儿女参加革命,并有50余名血洒疆场,谱写了一曲英勇壮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塘厦相继进行了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运动,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之后,广大人民又积极投身于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期间,虽然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曲折,但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努力,国民经济仍有较大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塘厦抓住先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并以其优良的投资环境、优质的行政服务,赢得了广大投资者的青睐,聚集了一大批海内外优秀人才、资金和技术。到2007年,塘厦镇先后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商品农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农村向城市三个转变的大跨越,使全镇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都有了巨大进步。

经济发展

内外源经济跨越式发展,成为国际加工制造业重镇。改革开放以来,塘厦镇以优良的投资环境、优质的行政服务,赢得了广大投资者的青睐,聚集了一大批海内外人才、资金、技术、产业和劳动力。特别是近几年来,塘厦镇保持了每年引进外资企业150家、利用外资总额1.5亿美元以上的水平。2004年,全镇利用外资221宗,协议利用外资金额3.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额1.7亿美元,总量排在全市第2位;出口总额29.1亿美元,总量排在全市第4位,比增36.7%。2005年1-9月份,全镇利用外资146宗,合同外资金额1.5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7亿美元,同比增长7.2%;出口总额21.9亿美元,同比增长7.4%。目前,全镇外资企业达1200多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20亿美元。其中有港、澳、台上市公司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3家,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家用电器、精密机械、运动器材等高科技产品为主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国际性电子、电脑、电器及周边设备加工制造业基地之一。许多产品具备当地提供原材料、当地组织生产、当地组织销售的条件。外向型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内源经济日益壮大。全镇民营经济发达,至2004年底,全镇有个体工商户8473户,民营企业890多户,成为塘厦经济建设中的生力军。

经济实力

经济社会综合实力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成为东莞的经济大镇。全镇经济在持续多年快速发展、基数不断做大的基础上,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2004年,全镇生产总值47.7亿元,比上年增长(下同)18.5%;工业总产值207亿元,比增82%;镇级可支配财政收入6.59亿元,总量排在全市第2位,比增22.3%;税收总额8.6亿元,总量排在全市第5位,比增17.8%;年末银行各项存款78.7亿元,总量排在全市第8位,比增20.8%;农村人均收入12163元,居全市第12位,比增5%。2005年1-9月份,全镇工业总产值20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32%;税收总额9.17亿元,同比增长29.13%;镇级可支配财政收入6.38亿元,同比增长35.19%;银行各项存款90.2亿元,比年初增长14.63%。

城镇建设

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成为广东省中心镇。近几年来,塘厦镇按照“建城、修路、整山、治水”和“一年一大步,五年见新城”的城建工作部署,掀起了大规模城市建设的高潮。在高起点抓好城镇总体规划的同时,高标准抓好城市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城市基础。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全镇建立了“五横六纵”的交通网络,与莞深高速公路、龙林高速公路、东深一级公路和规划建设中的博深高速全面贯通,成为东莞东南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全镇有中小型水库12座,自来水厂3个,日供水能力达37万立方米,镇级污水处理厂3个,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7.5万吨;全镇拥有3个11万伏变电站,1个22万伏变电站和1个9万千瓦的发电厂。2004年用电总量达到21亿千瓦时,比增28.5%。开通了10万门程控电话,建立了政府网站及信息光纤网络。在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塘厦镇投入巨资,重点建设镇行政文化新区、科苑城信息产业园,提升了城市承载功能,打造了一批城市新景观、新亮点,建设了一批世纪精品工程,营造了“道路、河岸、广场、灯饰、街道”等五大景观,引进了一大批实力雄厚、经验丰富、品牌效应好的房地产企业,开发了一批经典楼盘,建设了一批居民公寓,提升了城市新形象,增强了城市聚集力。

基础设施

发挥经济和城市的辐射力,东莞东南部区域中心的魅力初步显现。塘厦镇具有地理位置优越、区域中心作用明显、产业经济发达的优势,加上城市建设快速推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使塘厦镇既成为人力、资金、产业、商品等集散地,又大大地增强了对周边镇区的辐射和产业带动能力,逐渐成为东莞东南部外向型经济、金融证券、法律服务、文化教育、酒店服务、休闲观光等区域性中心。

旅游资源

开发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世界高尔夫名镇。近几年来,塘厦镇致力开发旅游资源,积极协助做好省级大屏障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兴建了中心广场、文化公园、观光公园、崖山公园和多个村级文化休闲广场,规划兴建大钟岭公园,营造了优良的休闲旅游环境。特别是抓住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增资扩建、迈向世界第一的机遇,积极协助抓好东莞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在塘厦扩建5个108洞的世界锦标级球场,使塘厦拥有6个108洞国际锦标级高尔夫球场。2004年5月26日,观澜湖高尔夫球会被健力士大全认定为世界第一球会,目前,观澜湖高尔夫球会被推荐为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高尔夫球会候选世界纪录,塘厦镇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高尔夫名镇。

人文文化

三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全民综合素质日益提高。全镇有17个村完成了“村改居”,实现了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市民、农村管理体制向城市管理体制的“三大转型”。积极开展“无毒社区”和文明创建活动,全镇现有8个单位被市评为“无毒社区”,“无毒社区”达标单位达到34个。文化教育强镇建设高歌猛进。镇政府加大了文化教育的投入,打造了一批先进的文化教育设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创建省教育强镇活动。现有镇办中小学校7所、民办学校8所,其中塘厦中心小学、第一小学、塘厦中学、中心幼儿园被评为市一级学校(幼儿园),第一小学被评为省一级学校,塘厦理工学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校。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体育节、二届文化艺术节及“活力魅力新塘厦”电视文艺晚会,促进了以高尔夫文化为特色的塘厦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

文化教育强镇

近年来,塘厦镇委、镇政府狠抓文化教育建设,努力打造璀璨夺目的文化教育强镇,活力塘厦日益显现。全面倾斜对教育的投入,率先取消村办小学.顺利完成小学联合办学,推动所有公办学校(幼儿园)全部成为等级学校(幼儿园),开创了“全镇无弱校、校校有特色、校校上等级”的喜人局面,并于2005年成功创建为广东省教育强镇,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兴建了文化广场、体育馆、图书馆、演艺馆等一批先进的文化硬件设施,坚持每两年交叉举办一届文化艺术节或体育节,成功举办了“越唱越红”广场之星歌唱大赛和东莞市打工歌曲创作大赛,形成了具有塘厦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品牌,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

东莞东南部区域中心

近年来,塘厦镇高起点规划、高品位设计、高标准建设了行政中心、行政办事服务大楼、广播电视大楼、城市展示馆、演艺馆、图书馆、体育馆、劳务管理服务大楼等一批标志性建筑,打造了一批城市建设的新亮点,掀起了城市建设的新高潮,增加了城市的集聚力,积极打造塘厦成为东莞东南部区域中心。

展望未来

2005年,是塘厦镇继续巩固和发展经济社会良好态势,实现发展大跨越,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一年。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真抓实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推进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文化建设、社会管理和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保持发展势头、提高发展水平、夯实发展基础和增强发展后劲,尤其是要加强大教育、引进大项目、搭建大机构,构筑大平台、建设大设施、发展大商业、建设中心区、优化大环境这八项工程,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9: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