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汤液醪醴论 |
释义 | 《黄帝内经素问》的篇名,即第十四篇 1 关于篇名 汤液和醪醴,是用稻米五谷制成,用以治疗疾病的两种剂型。其清稀液薄的叫汤液,稠浊甘甜的叫醪醴。本篇主要讨论治病的疗效问题,但首先从汤液醪醴的制作及作用谈起,所以用“汤液醪醴”命篇。明·马莳《素问注证发微》:“内有汤液醪醴,故名篇。” 2 内容提要 ⑴汤液醪醴的制备和用途,并以古今对比,反映了医学的发展。 ⑵以“形弊血尽,而功不立”突出“神机”对治疗的重要性。 ⑶论证了“标本不得,邪气不服”及“病为本,工为标”的理论。 ⑷水肿病的机理及治疗方法。 3 原文 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 帝曰: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何也?岐伯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夫上古作汤液,故为而弗服也。 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 帝曰:今之世不必已何也。岐伯曰: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也。 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应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帝曰:何谓神不使?岐伯曰: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营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帝曰:夫病之始生也,极微极精,必先入结于皮肤。今良工皆称曰病成,名曰逆,则针石不能治,良药不能及也。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数,亲戚兄弟远近音声日闻于耳,五色日见于目,而病不愈者,亦何暇不早乎? 岐伯曰: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此之谓也。 帝曰: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脏阳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独居,孤精于内,气耗于外,形不可与衣相保,此四极急而动中,是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治之奈何? 岐伯曰: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微动四极,温衣缪剌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帝曰: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