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碳酸锂片
释义

碳酸锂片,处方类药物,口服,为白色片。主要治疗躁狂症,对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的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复发作用,对反复发作的抑郁症也有预防发作作用。也用于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肾功能不全者、严重心脏疾病患者禁用。

基本信息

碳酸锂片

拼音名:Tansuanli Pian

英文名:Lithium Carbonate Tablets

书页号:2000年版二部-1004

本品含碳酸锂(Li2CO3)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性状】 本品为白色片。

药物分析

方法名称:

碳酸锂片—碳酸锂的测定—中和滴定法

应用范围:

本方法采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碳酸锂片中碳酸锂(Li2CO3)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碳酸锂片中碳酸锂的含量测定。

方法原理:

供试品研细,取适量,加水和硫酸滴定液(0.5mol/L),缓缓煮沸使二氧化碳除尽,冷却,加酚酞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滴定,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硫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36.95mg的Li2CO3,计算,即得。

试剂:

1. 水(新沸放置至室温)

2. 硫酸滴定液(0.5mol/L)

3.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

4. 基准无水碳酸钠

5. 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

6. 酚酞指示液

7. 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

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

1. 硫酸滴定液(0.5mol/L)

配制:取硫酸30mL,缓缓注入适量的水中,冷却至室温,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标定:取在270-300℃干燥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约1.5g,精密称定,加水50mL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紫红色时,煮沸2分钟,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颜色有绿色变为暗紫色。每1mL硫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53.00mg的无水碳酸钠。根据本液消耗量与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2.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

取0.1%甲基红的乙醇溶液20mL,加0.2%溴甲酚绿的乙醇溶液30mL,摇匀。

3. 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

配制: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56mL,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

标定: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6g,精密称定,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振摇,使其尽量溶解;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本液滴定,在接近终点时,应使邻苯二甲酸氢钾完全溶解,滴定至溶液显粉红色。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相当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

贮藏:置聚乙烯塑料瓶中,密封保存;塞中有2孔,孔内各插入玻璃管1支,1管与钠石灰管相连,1管供吸出本液使用。

4. 酚酞指示液

取酚酞1g,加乙醇100mL使溶解。

操作步骤:

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量取适量(约相当于碳酸锂1g),加水50mL,精密加硫酸滴定液(0.5mol/L)50mL,缓缓煮沸使二氧化碳除尽,冷却,加酚酞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滴定,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注1:“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注2:“水分测定”用烘干法,取供试品2~5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瓶中,厚度不超过5mm,疏松供试品不超过10mm,精密称取,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重量,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水量(%)。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二部,p.829。

鉴别检查

【鉴别】 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照碳酸锂项下的鉴别试验,显相同的反应。

【检查】 溶出度 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附录Ⅹ C第一法),以水900ml 为溶剂,转速为每分钟100 转,依法操作,经30分钟时,取溶液25ml,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0ml,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5 滴,用盐酸滴定液(0.01mol/L) 滴定至溶液呈暗紫色。每1ml盐酸滴定液(0.01mol/L) 相当于0.3695mg的Li2CO3,计算出每片的溶出量。限度为标示量的65%,应符合规定。 其他 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A)。

【含量测定】 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碳酸锂1g),照碳酸锂项下的方法,自“加水50ml”起,依法测定。每1ml硫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36.95mg的Li2CO3。

【类别】 同碳酸锂。

【规格】 0.25g

【贮藏】 密封保存。

本品主要成份及其化学名称为:碳酸锂。

分子式:Li2CO3

分子量:73.89

药理毒理

本品以锂离子形式发挥作用,其抗躁狂发作的机制是能抑制神经末梢Ca2+依赖性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释放,促进神经细胞对突触间隙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增加其转化和灭活,从而使去甲肾上腺素浓度降低,还可促进5-羟色胺合成和释放,而有助于情绪稳定。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生物利用度为100%,表观分布容积(Vd)0.8L/kg,血浆清除率(CL)0.35ml/(min·kg),单次服药后经0.5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按常规给药约5~7日达稳态浓度,脑脊液达稳态浓度则更慢。锂离子不与血浆和组织蛋白结合,随体液分布于全身,各组织浓度不一,甲状腺、肾脏浓度最高,脑脊液浓度约为血浓度的一半。成人体内的半衰期(t1/2)为12~24小时,少年为18小时,老年人为36~48小时。本品在体内不降解,无代谢产物,绝大部分经肾排出,80%可由肾小管重吸收,锂的肾廓清率颇稳定为15~30ml/min,随着年龄的增加,排泄时间减慢,可低至10~15ml/min,消除速度因人而异,特别与血浆内的钠离子有关,钠盐能促进锂盐经肾排出,有效血清锂浓度为0.6~1.2mmol/L。可自母乳中排出。晚期肾病患者半衰期延长,肾衰时需调整给药剂量。

用法用量

【适应症】主要治疗躁狂症,对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的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复发作用,对反复发作的抑郁症也有预防发作作用。也用于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用法和用量】口服成人用量按体重20~25mg/kg计算,躁狂症治疗剂量为一日600~2000mg,分2~3次服用,宜在饭后服,以减少对胃的刺激,剂量应逐渐增加并参照血锂浓度调整。维持剂量一日500~1000mg。

【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口干、烦渴、多饮、多尿、便秘、腹泻、恶心、呕吐、上腹痛。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有双手细震颤、萎靡、无力、嗜睡、视物模糊、腱反射亢进。可引起白细胞升高。上述不良反应加重可能是中毒的先兆,应密切观察。

【禁忌】肾功能不全者、严重心脏疾病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由于锂盐的治疗指数低,治疗量和中毒量较接近,应对血锂浓度进行监测,帮助调节治疗量及维持量,及时发现急性中毒。治疗期应每1-2周测量血锂一次,维持治疗期可每月测定一次。取血时间应在次日晨即末次服药后12小时。急性治疗的血锂浓度为0.6~1.2mmol/L,维持治疗的血锂浓度为0.4~0.8mmol/L,1.4mmol/L视为有效浓度的上限,超过此值容易出现锂中毒。脑器质性疾病、严重躯体疾病和低钠血症患者慎用本品。服本品患者需注意体液大量丢失,如持续呕吐、腹泻、大量出汗等情况易引起锂中毒。服本品期间不可用低盐饮食。长期服药者应定期检查肾功能和甲状腺功能。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头三个月禁用。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期间应停止哺乳。

【儿童用药】12岁以下儿童禁用。12岁以上儿童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锂浓度缓慢增加剂量。

【老年患者用药】 按情况酌减用量,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密切关注不良反应的出现。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与氨茶碱、咖啡因或碳酸氢钠合用,可增加本品的尿排出量,降低血药浓度和药效。2、本品与氯丙嗪及其他吩噻嗪衍生物合用时,可使氯丙嗪的血药浓度降低。3、本品与碘化物合用,可促发甲状腺功能低下。4、本品与去甲肾上腺素合用,后者的升压效应降低。5、本品与肌松药(如琥珀胆碱等)合用,肌松作用增强,作用时效延长。6、本品与吡罗昔康合用,可导致血锂浓度过高而中毒。

药物过量

中毒症状:可出现脑病综合征,如意识模糊、震颤、反射亢进、癫痫发作乃至昏迷、休克、肾功能损害。当血锂浓度>1.5mmol/L,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血锂浓度1.5~2.0mmol/L以上危及生命。老年或易感病人,易出现中毒症状,应谨慎。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厌食等消化道症状,继而出现肌无力,四肢震颤、共济失调、嗜睡、意识模糊或昏迷。处理:一旦发现中毒征象,应立即停药,并依病情给予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

临床研究

【功效主治】 主要治疗躁狂症,对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的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复发作用,对反复发作的抑郁症也有预防发作作用。也用于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及其化学名称为:碳酸锂。

【药理作用】 【药理毒理】本品以锂离子形式发挥作用,其抗躁狂发作的机制是能抑制神经末梢Ca2+依赖性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释放,促进神经细胞对突触间隙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增加其转化和灭活,从而使去甲肾上腺素浓度降低,还可促进5-羟色胺合成和释放,而有助于情绪稳定。 【药代动力学】口服吸收快而完全,生物利用度为100%,表观分布容积(Vd)0.8L/kg,血浆清除率(CL)0.35ml/(min·kg),单次服药后经0.5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按常规给药约5~7日达稳态浓度,脑脊液达稳态浓度则更慢。锂离子不与血浆和组织蛋白结合,随体液分布于全身,各组织浓度不一,甲状腺、肾脏浓度最高,脑脊液浓度约为血浓度的一半。成人体内的半衰期(t1/2)为12~24小时,少年为18小时,老年人为36~48小时。本品在体内不降解,无代谢产物,绝大部分经肾排出,80%可由肾小管重吸收,锂的肾廓清率颇稳定为15~30ml/min,随着年龄的增加,排泄时间减慢,可低至10~15ml/min,消除速度因人而异,特别与血浆内的钠离子有关,钠盐能促进锂盐经肾排出,有效血清锂浓度为0.6~1.2mmol/L。可自母乳中排出。晚期肾病患者半衰期延长,肾衰时需调整给药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与氨茶碱、咖啡因或碳酸氢钠合用,可增加本品的尿排出量,降低血药浓度和药效。2、本品与氯丙嗪及其他吩噻嗪衍生物合用时,可使氯丙嗪的血药浓度降低。3、本品与碘化物合用,可促发甲状腺功能低下。4、本品与去甲肾上腺素合用,后者的升压效应降低。5、本品与肌松药(如琥珀胆碱等)合用,肌松作用增强,作用时效延长。6、本品与吡罗昔康合用,可导致血锂浓度过高而中毒。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口干、烦渴、多饮、多尿、便秘、腹泻、恶心、呕吐、上腹痛。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有双手细震颤、萎靡、无力、嗜睡、视物模糊、腱反射亢进。可引起白细胞升高。上述不良反应加重可能是中毒的先兆,应密切观察。 【禁忌症】 肾功能不全者、严重心脏疾病患者禁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10:4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