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谈艺录 |
释义 | 1 钱钟书著古典诗话作品《谈艺录》是中国最后一部集传统诗话之大成的书,也是第一部广采西方人文、社科新学来诠评中国古典诗学诗艺的书。全书45万字,古来诗家作品多所评骘,唐以后一些有代表性的诗人更被重点论列。本书征引或评述了宋以来的诗话近130种,中国诗话史上的重要著作几乎都被涉及。各节论述具体入微,多所创见,行文则或兼综、或条贯,或评点、或专论,长短自如,不拘一格。采二西而反三隅,引述西方论着500余种,内容包括曾作为思想理论界显学的佛学、精神分析学、结构主义、文化人类学、新批评和较新起的流派如超现实主义、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 ◎ 作者简介钱钟书,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其夫人杨绛也是著名作家,育有一女钱瑗(1937年-1997年)。 ◎ 《谈艺录》目录详情一 诗分唐宋 二 黄山谷诗补注 附论比喻 (附说一)山谷钩章摘句 三 王静安诗 (附说二工说华山之华字 四 诗乐离合 文体递变 (附说三)西人言诗乐离合 (附说四)八股文 (附说五)退之以文为诗 (附说六)西人论以文为诗 (附说七)西人论文体演变 评近人言古诗即史 五 性情与才学 六 神韵 (附说八)神 七 李长吉诗 八 长吉诗境 九 长吉字法 一○ 长吉曲喻 一一 长吉用啼泣字 (附说九)心与境 一二 长吉用代字 一三 长吉与杜韩 一四 长吉年命之嗟 (附说十)羲和扶马 一五 模写自然与润饰自然 一六 宋人论韩昌黎 一七 昌黎与大颠 一八 荆公用昌黎诗 诗用语助 一九 荆公诗注 二○ 宋人论昌黎学问人品 二一 朱子论荆公东坡 二二 辨奸论 二三 朱子书与诗 二四 陶渊明诗显晦 二五 张文昌诗 二六 赵松雪诗 (附说十一)方虚谷主诗中用虚字 二七 王渔洋诗 二八 妙悟与参禅 二九 竟陵诗派 三○ 渔洋竹坨说诗 竹姹诗 (附说十二)田山姜说诗 三一 说圆 三二 剑南与宛陵 三三 放翁诗 (附说十三)诚斋诗赏音 三四 放翁与中晚唐人 三五 放翁诗词意复出议论违牾 三六 放翁自道诗法 三七 放翁二痴事二官腔 三八 瓯北论诗 瓯北诗 三九 龚定庵诗 四○ 袁蒋赵三家交谊 四一 蒋心余诗 四二 明清人师法宋诗 桐城诗派 四三 施北研遗山诗注 四四 遗山论江西派 四五 金诗与江西派 四六 刘静修诗 四七 静修读史评 四八 文如其人 (附说十四)以目拟文 (附说十五)文如其人与文本诸人 四九 梅宛陵 五○ 贺黄公以下论宛陵诗 五一 七律杜样 五二 钱捧石诗 五三 学人之诗 五四 萚薄石诗以文为诗用语助 五五 萚石言情诗 五六 萚石七律对联 五七 萚石萃古人句律之变 五八 清人论萚石诗 五九 随园诗话 六○ 随园非薄沧浪 六一 随园主性灵 (附说十六)得心应手 六二 随园诗学于名家深而于大家浅 六三 随园深非诗分朝代 六四 随园论三都两京赋 六五 长干一塔一诗人 六六 堤速意相随 六七 王延年梦 六八 春江水暖鸭先知 六九 随园论诗中理语 (附说十七}说理诗与偈子 (附说十八工释老生死之见 (附说十九置山水通于理趣 七○ 随园述方望溪事 七一 孟东野吹角诗 七二 诗与时文 七三 周橾园论诗隽语 七四 王荆公改诗 七五 代字 七六 俗语出诗句 七七 山谷午梦诗 七八 摘茅朱联 七九 学问如居室 八○ 咏始皇 八一 摘曹史句 八二 摘陈尹句 八三 随园推杨诚斋 八四 以禅喻诗 八五 祝芷堂绝句 八六 章实斋与随园 (附说二十)六经皆史 (附说二十一)言公 八七 随园记事之诬 八八 白瑞蒙论诗与严沧浪诗话 (附说二十二)神秘经验 (附说二十三)声无哀乐 八九 诗中用人地名 (附说二十四)雪裹芭蕉 九○ 庾子山诗 九一 论难一概 ◎ 评价《谈艺录》《谈艺录》是杰出的古典诗话作品,也是钱锺书除了《管锥编》以外最为重要的学术著作。主要对中国近体诗进行广泛批评。钱锺书既继承了传统诗话的长处,同时又广泛汲取欧美文艺思想,行文优美,引文繁富,多所创见,其中类似“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的打通精神;“唐诗以丰情神韵擅长,宋诗以筋骨思理见胜”的学术观点,都在学术界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渊博和睿智。书中关于江西诗派和元好问的关系、阮大铖的评价、钱谦益的作伪及王渔洋的浅陋疏忽等考证都深见作者考据功力。其旁征博引,对典籍之深得精髓,信手拈来,更体现了作者丰富的学养。 《谈艺录》是开掘不尽的宝藏,但它属于阳春白雪之作,曲高和寡,对读者和研究者文学功底和思维能力都要求极高。 2 明徐祯卿著诗话明代的诗话——《谈艺录》 明代诗话。1卷,20余则。撰者徐祯卿,为明代“前七子”之一,但此书持论与“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李梦阳、何景明的复古主张不尽一致。书中指出:“情者,心之精也。情无定位,触感而兴;既动于中,必形于声。……因情以发气,因气以成声,因声而绘词,因词而定韵,此诗之源也。”强调诗人受外界客观事物的触发而产生的感情活动是诗歌创作的本源,“气”、“声”、“词”、“韵”等等都是因“情”而生的。这就把诗人的感情活动放到了诗歌创作的中心地位。书中又指出:“兴怀触感,民各有情,贤人逸士,呻吟于下里;弃妻思妇,歌咏于中闺。”认为不同的人,不同的遭遇,会产生不同的感情活动,从而写出不同的诗来。因此,书中主张“因情立格”,认为风格、辞采、技巧及各种形式因素都应为表现诗人的感情服务,而不能削足适履,让各种不同的感情受某种固定的形式格调的拘束;必须灵活地运用各种艺术法则,去求得“倩盼各以其状”的真实,而不能单纯地“陈采以眩目,裁虚以荡心”,本末倒置。可见,此书论旨是重情贵实,反对片面追求形式的。这些,都与严守古法、一味摹仿前人的复古理论颇相异趣。不过,书中并未能完全摆脱复古理论的影响,如所谓“法经而植旨,绳古以崇辞,虽或未尽臻其奥,我亦罕见其失也”,就仍带有复古的色彩。另外,书中对于诗歌创作的构思活动和艺术规律,谈得比较玄虚,如称“诗者,所以宣元郁之思,光神妙之化者也”;“诗者乃精神之浮英,造化之秘思也”;“此心之伏机,不可强能也”等等,这对后来的神韵说的产生,有一定影响。此书《四库全书》本附《迪功集》后,通行的是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