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谭靖夷 |
释义 | 谭靖夷(1921.11.06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家。湖南省衡阳县人。 为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顾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主持建成大坝8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63万KW,灌溉农田150 万亩。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文名:谭靖夷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省衡阳县 出生日期:1921年11月6日 职业:学者 毕业院校: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 主要成就:著名的水电施工专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个人简介中国工程院院士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家 中国第七届光华工程奖 经历谭靖夷(1921.11.06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家。湖南省衡阳县人。194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获学士学位。中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顾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主持建成大坝8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63万KW,灌溉农田150万亩。其中广东流溪河拱坝、贵州乌江渡拱型重力坝和湖南东江拱坝均以质量优良著称。在坝址岩溶强烈、坝高165米的乌江渡工程中,首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高压灌浆技术,取得突出成效,并在全国推广,为岩溶发育地区兴建高坝大库开辟了道路。因负责《在岩溶狭谷地区建设乌江渡水电站》项目,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水电施工谭靖夷是著名的水电施工专家,历任施工总工程师33年,他主持建成流溪河、柘溪、乌江渡、东江等大中型水电站大坝8座,水电站总装机163万KW,灌溉农田150万亩。其中高78M的流溪河拱坝,高165M的乌江渡拱型重力坝和高157M的东江双曲拱坝,均以质量优良著称,尤其是乌江渡坝址岩溶强烈,为防止水库漏水,经过严格的反复试验研究,首创了有我国特色的高压灌浆技术,用于该工程中取得了罕见的防渗效果,水库蓄水17年来,一昼夜渗水仅30MS,该项高压灌浆技术已在全国推广。1985年他因此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近十余年他继续为包括长江三峡的十余座大型水电工程倾注心力,参与提交咨询报告70余份,做出了重大贡献。1996年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他为“湖南科技之星”。 首创的高压灌浆技术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主持建成大坝8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63万KW,灌溉农田150万亩。其中广东流溪河拱坝、贵州乌江渡拱型重力坝和湖南东江拱坝均以质量优良著称。在坝址岩溶强烈、坝高165米的乌江渡工程中,首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高压灌浆技术,取得突出成效,并在全国推广,为岩溶发育地区兴建高坝大库开辟了道路。因负责《在岩溶狭谷地区建设乌江渡水电站》项目,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8年6月荣获中国第七届光华工程奖。 媒体报道坚持工作在水电科研一线“平生志在治山川,闽粤湘黔不计年。何惜青春成白发,喜看水电展新篇。惊涛恶浪犹萦梦,高峡平湖别有天。四化征途堪再战,丹心捧向红旗前。”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电八局高级技术顾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谭靖夷61岁入党时写的《入党书怀》,也是他人生追求和奋斗的真实写照。1941年,谭靖夷被保送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土木系学习。大学期间,他读了孙中山《建国大纲》有关建设三峡水电站的宏论,深受鼓舞。毕业后,绝大多数同学选择了铁路工程,他却选择了水力发电工程。新中国成立后,他以极大的热忱投身于水电建设和江河治理,四十年如一日坚持工作在水电科研一线,几次有机会调到京城,都被他放弃了。 主持大型水电站和水利工程他在担任施工总工程师期间,主持建成了8座大中型水电站和一些水利工程,其中广东流溪河拱坝、贵州乌江渡拱型重力坝和湖南东江双曲拱坝,均以质量优良著称。流溪河水电站工程建设中,在我国首次采用大坝混凝土预冷及坝内冷却等温度控制技术和隧洞开挖光面爆破技术;乌江渡水电站工程建设中,为解决强岩溶地层的渗漏问题,首创了有我国特色的高压灌浆技术,取得了罕见的防渗效果,其成功经验和技术为我国在岩溶地区建设高坝开辟了道路。为此,1985年他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7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已85岁高龄的谭靖夷离开总工程师岗位虽近20年,但他仍常年奔忙在各建设工地,平均每年在外约160天;他的足迹遍及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为50余个大型水利工程,其中包括长江三峡、广西龙滩、云南小湾、四川溪洛渡等特大型工程,提出了不少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长期奉献水利优秀人员”称号获得荣誉谭靖夷院士荣获水利部“长期奉献水利优秀人员”称号 日前,水利部组织的“长期奉献水利优秀人员”评选结果揭晓,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推荐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电八局高级顾问谭靖夷同志成为集团公司唯一荣获此项殊荣的优秀人员。 此次评选是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为树立典型,鼓励先进,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广大水利工作者爱岗敬业,积极奉献,进一步推动水利的改革和发展,遴选从事水利工作满60年且为新中国水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的优秀人员。 任职谭靖夷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水电施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湖南科技之星”,2008年荣获第七届光华工程科技奖,2009年荣获湖南省直机关表彰“模范共产党员”。自1946年参加工作以来,谭院士就将其毕生的精力致力于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上。在长达60余年的水电施工生涯中,谭靖夷曾历任水电八局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局长兼总工程师等职;退休后曾担任水电八局高级技术顾问,广蓄、二滩、天生桥、大朝山、龙滩等国家大型水电站国内、国际咨询专家组成员及组长,长江三峡工程专题论证及设计审查专家组专家、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 主持各种大型工程谭靖夷院士在历任施工总工程师的数十年间,共主持建成大坝八座,水电站5座,总装机容量约163万千瓦,参与建成灌区五个,共灌溉农田约150万亩。其中广东流溪河拱坝、贵州乌江渡拱型重力坝和湖南东江双曲拱坝,均以质量优良著称。在流溪河水电站工程中首次采用大坝混凝土预冷及坝内冷却等温度控制技术和隧洞开挖光面爆破技术;乌江渡水电站工程首创高压灌浆技术,解决强岩溶地层的渗漏问题,取得了罕见的防渗效果,其成功经验和技术为我国在岩溶地区建设高坝开辟了道路。 工作不息、奋斗不止谭靖夷院士是一名工作不息、奋斗不止的老党员。1989年退休至今,担任长江三峡等30多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专家,指导和帮助一批水电重点工程解决了一系列重要技术问题,推广应用高压灌浆技术,日前已广泛用于全国各水利水电工程;促进碾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等现代筑坝技术的发展;重视工程长期安全和使用寿命;从严要求水电工程提高工程质量。他80余岁仍然心系祖国的水电建设和江河治理,常年爬山涉水,不畏艰难,在担任国务院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副组长时,曾十数次奔赴三峡工地,已是80多岁的谭老仍爬陡梯、钻廊道,亲自检查三峡大坝的工程质量,表现了一位国家级科技专家认真、敬业、热忱的职业精神和对水电事业的一生追求。 正如他61岁入党时赋诗《入党书怀》:“平生志在治山川,闽粤湘黔不计年。何惜青春成白发,喜看水电展新篇,惊涛恶浪犹萦梦,高峡平湖别有天。四化征途堪再战,丹心捧向红旗前。”这是一名老党员无限忠诚的人生追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