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太忠乡
释义

太忠乡位于景东彝族自治县东部,哀牢山西坡,距县城20公里,地处东经120°53′—101°05′,北纬 24°23′—24°36′之间;跨经度12′,纬度13′。

乡情概况

太忠乡位于县境东北部,东与楚雄州双柏县,楚雄市哀老山分水岭为界,南与大街乡相邻,西接锦屏镇,文井镇,北邻龙街乡。东西最大横距21.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4.7公里,国土面积140平方公里。全乡总耕地面积29758.05亩,其中:水田7096.58亩,旱地22661.47亩。

太忠乡有农户数5605户,乡村人口22923人,其中农业人口22907人,占总人数的99%,少数民族人数15677人,占总人口的68%,彝族人数14452人,占总人口的63%。

锦(屏)太公路通达,各村公所通公路。

行政区划

太忠乡辖叶家坡、嘎仰、大水井、大起育、岔箐、大松树、王家村、平掌、三合 、方家箐、花石岩、沾牛、大柏树、麦地14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

景东彝族自治县辖乡。1911年属东区者干乡,1940年为忠义乡,1950年太平和忠义两乡合并设太忠区,1958年改公社,1961年改区,196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区,1988年置乡。

地理环境

太忠乡地形复杂,海拔差异大,有较明显的立体性,海拨高度在1400—2450米,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降水量1200—2200毫米。

旅游资源

杜鹃湖位于景东县城东部,距县城60公里,海拔2500米,是普洱市海拔最高的人工湖海,它原名徐家坝水库,坝高36米,总蓄水量652.8万米3,水面面积约0.6平方公里,因库岸生产着许多美丽的杜鹃花,因此人们都叫它杜鹃湖。

杜鹃湖为深嵌于哀牢山颠崇山峪岭间的一颗明珠,湖面有高出湖面约5—10米的小半岛,青葱叠翠,若须雾鬓。湖周围是浓阴匝地的原始森林,林中有许多珍稀树种和珍禽异兽。杜鹃湖常年山青水绿,微波荡漾,晨昏旦幕猿啸鸟鸣,麂子麇鹿饮于水池,俨然一幅山水鸟兽图。

阳光下的杜鹃湖灿烂明艳,青山白云,锦花红叶倒映水中,时而鱼儿欢跃,时而水鸟惊过,点起层层涟漪,金光闪烁,发好一幅美景,而月光下杜鹃湖更有一番清逸、宁静。入明月当空,长空如洗,青光泻处,银波粼粼,花香徐徐,象入世外桃源,令下睡意全无,不忍离去,是一个理想的度假、避署胜地。

经济发展

经济数据

2008年太忠乡农村经济总收入7280.2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412.19万元,畜牧业收入2472.85万元,渔业收入4.59万元,林业收入1147.16万元,第二、第三产业收入243.42万元,其它收入14..97万元,该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357元。

农业发展

农业型经济,以玉米、稻谷、小麦种植为主,经济作物有核桃、茶叶、烤烟等。

太忠乡在决不放松对粮食生产的同时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加大对“畜牧、烤烟、蚕桑、林业、茶叶”等产业发展力度。

粮食是稳定农业,保障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太忠乡加强16000亩小春作物和8000亩冬农项目的生产管理,推广水稻肥床旱旱有稀植及规格化6200亩,玉米规格化种植12000亩,为太忠乡粮食的丰产、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畜牧业生产是太忠乡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份,发展前景良好,正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品种改良,疫病防治,科学饲养,市场营销五个环节,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烤烟产业是太忠乡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5900亩,2008年,完成收购任务16000担,中上等烟叶比例达95%以上,实现佰万村3个,万元大户150户以上。

依托龙头企业县城佳浩公司的带动,坚持“三个转移”“四条路子”为发展方向,坚持种桑养蚕并重,实现2个千亩村,16个百亩组的规模,嫁接桑园2000亩,实现收入达120万元。

茶产业也是太忠乡的一个传统产业,总面积9002亩,根据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各种问题,以我县 千吨银生古茶深加工生产线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成茶产业发展规划,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特色产业

太忠乡地处高海拔,森林覆盖率达57.3%。尚无工业污染,在此种植泡核桃、刺苞菜,茶叶皆是生态产品。由于山地宽广,草场富裕,有名的黑山羊羊肉鲜味甜,无膻味而美名远播,乌骨鸡以香甜适口而供不应求,土特产鸡纵,蜂蜜,徐家坝火腿也深受外界的喜爱。

基础设施

太忠乡已实现通车里程622公里,172个小组通车,小组通车率99%,有力地促进太忠乡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2006年,太忠乡新建沼气110口,全乡共建成沼气1624口沼气的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活、卫生条件。

太忠乡有线电视用户从乡政府驻地向四周边村组延伸,继续扩展自然村中频发射小型有线网络,村村通工程电视信号普及率达99%,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2007年,先后在大水井村、平掌村、麦地村、徐家坝开通移动机站和无线市话,通讯网络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有力的促进了信息交流与经济发展。

目前,全乡477条水沟因年久老化而达不到预期改善,致使农田水利化程度仅达36%。多数沟渠是土渠,水渗漏量大,且多数无取水坝或简易临时坝,难以发挥工程效益,不能满足农户生产用水。

社会事业

卫生医疗

太忠乡现有卫生院一所,卫生室14个,建筑面积5000m2,乡村医生50人。其中:乡卫生院20人,村级医生30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太忠乡已实现村村乡有卫生室,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强化免疫力,真实有效地实现结核病防治项目,认真开展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开展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加强学生食堂卫生与安全监督,大力宣传医疗卫生保健知识,2008年,太忠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人民群众看病主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三为主”成果得到巩固,“三结合”工作稳步开展,2008年完成30个《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发放,进一步创建妇女优质服务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5.8‰,控制在6.5‰以内。

文化教育

太忠乡现有完小5所,初小5所,初级中学1所,教师170多人,在校生2000多人,各学校布局合理,绿化美化好,其中:三合完小,方家箐小学已获得县级“绿色学校”称号,中心完小、三合完小已获得县级“文明学校”和“文明单位”称号,并达省“二级二等学校”。乡中学已达省级“二级二等”初级中学,并获县“文明学校”“文明单位”称号。教育文化健康发展“两基”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认真贯彻教育“三免费”和“两免一补”政策,农村义务教育“一费制”得到落实,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基础组织

太忠乡在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的同时,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和工作水平。严格检查落实政府机关和部门工作人员树立为人为服务的“宗旨”意识。政府支部、企事业支部、教育支部积极开展了“树新风、强作风、兴思茅”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受到教育,共产主义信念得到加强,机关工作作风根本性好转,工作效益显著提高。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3031

男 12189

女 10842

家庭户户数 5548

家庭户总人口(总) 21712

家庭户男 11452

家庭户女 10260

0-14岁(总) 4749

0-14岁男 2398

0-14岁女 2351

15-64岁(总) 16853

15-64岁男 9124

15-64岁女 7729

65岁及以上(总) 1429

65岁及以上男 667

65岁及以上女 762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2794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