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原市第二实验中学 |
释义 | 学校概况太原市第二实验中学的前身是太原重机一中。该校创办于1958年,1979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重点中学。作为一所具有近半个世纪办学历史的完全中学,太重一中创办以来共培养初高中毕业生近三万人,原国家女排运动员周晓兰毕业于该校。 太重一中从太重集团分离后,交由太原市教育局管理,更名为太原市第二实验中学,为正县级单位,人员经费由市财政按完全中学标准划拨。学校现占地面积32600平方米,现有初高中在校学生2626人,教职工246人,初高中均为八轨制。 近几年来,太原市第二实验中学已逐渐成为河西地区乃至全市小有名气的一所完全中学,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学生家长的青睐。最近,该校又被命名为太原市第二实验中学,学校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学校能有今天,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曾被省、市政府授予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的朱小平校长如是说。 办学历程曾经风雨不畏难成立于1958年的太原市第二实验中学,是省教育厅命名的二类重点中学、省示范初中。 作为企业办的一所学校,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太重集团公司遇到困难,太重一中也陷入困境。一时间,职工埋怨、领导批评,大批教师学生甚至另攀高枝,学校难以为继。 危难之际,以朱小平为校长的党政一班人走马上任,审时度势毅然提出了“稳定、改革、发展、优化、提高”的工作思路,决心以改革促发展,重振雄风。 从严治校。学校领导一班人严于律己、严格管理,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扎扎实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规章制度的改革创新,带来了管理上的科学规范。 人事制度。打破传统的用人观念,创造平等竞争、奋发向上的环境,对各年级各科任课教师的安排,在保护年轻教师积极性的前提下,逐步实现“能者上、庸者下”。班主任带满课时和行政人员一人多岗兼职的用人机制,使学校整体力量和水平得到明显加强和提高。 分配制度。打破平均主义的“大锅饭”,推出了《教职工工作考核及岗位工资、结构奖金发放办法》。依据工作量标准,对全校教职工的工作量进行了重新认定,加大了中高考奖励中的教学质量部分的比重,教师待遇结合代课多少、责任大小确定,教师和行政人员有所区别,以系数进行分配。 教学管理。从实际出发,对教学管理机构进行合理配置,加强教科研工作和教研组队伍建设,实行年级主任负责制,使教学管理趋于合理、科学,管理渠道更为畅通,部门之间的职责更为明确,教学管理的整体功能得到发挥。 教学改革。针对学校教学质量多年来一直在一个水平上徘徊的局面,为加强发展后劲,校领导经过多次论证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国重点教研课题——示例演练实验。积极参加太原市组织的新课程改革实验,高中年级从高一就开始重视学生的特长发展,寻找教学质量提高的突破点,派管理人员和教师外出学习,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使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德育建设。重视以法治校、以德治校,抓常规、管基础,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积极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环境建设。寓教育于环境氛围中,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大硬件建设投入力度,使校园进一步绿化美化。 学校领导班子坚持因时应事、勇于创新,正如朱小平校长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教育正是一个民族创新的源泉,如果教育缺乏创新,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开拓进取的领导班子,太重一中在经历无数风风雨雨后,不但没有垮掉,而且在求得生存的基础上有了长足发展。 迎难而上求发展2000年,太原市第二实验中学按照太重集团公司的改革思路和方案实现“断奶”,进入学校与企业分离、等待政府接收的过渡时期。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校领导与教职工统一认识,敏锐地意识到保持现状或在维持中等待,势必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唯一的出路就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 抓师德建设。太原市第二实验中学把“爱”作为师德教育的核心,始终把师德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优点和聪明才智。为此,学校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开展系列活动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抓教风、抓师德师范,促进了教师对学校工作的心理投入,妥善解决了教职工的思想问题。 抓教师素质。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条件。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朱小平校长和郭力山书记带头参加了研究生进修班。同时,在办学经费困难的情况下,学校组织教师进行职业技能等多项专题培训,到外地取经学习,加强教师课堂基本功训练,支持、鼓励青年教师进修学习,向老教师拜师学艺。通过加强备课、听课、评课、观摩课及教研活动等环节,给年轻教师营造了施展才华、取得成功的机会,使他们能尽快成为教学的主力军和骨干。 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在课堂教学中,大胆进行改革尝试,引进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持的国家重点教研课题“数学示例演练”实验,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这一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04年,全国示例演练教学研讨会在太重一中隆重召开。 此外,学校还积极参加太原市组织的各项教学改革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帮带,让学生在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学会做人。 抓教科研。学校领导审时度势提出了“以教科研为先导,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的指导思想,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教科处,从人员、办公场所、资金等方面予以保证,要求教科处要站在战略的高度,组织和指导好教师的教科研工作;加强教研组长队伍建设,从个人素质、组织建设、机构管理等方面入手,使教研组活动不仅仅局限于业务和专业理论的提高、学法教法的探讨,还要拓展到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研究。组织、考核教师学习课程标准,坚持每周二、五下午的教研活动。 抓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太原市第二实验中学在“断奶自养”的巨大压力下,投资建设了校园网、实现了多媒体教学;购买了教学资源库、开通北京四中网校,促使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代化的计算机教室、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建起来了;多年尘土飞扬的操场硬化了;办公条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学校硬件建设有了质的飞跃,为教学服务的渠道更畅通了。 抓德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行为规范和劳动教育为重点,立足校内、借助校外、形成网络、全面育人,这一整套做法把德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寓于优化的环境教育之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抓规范办学行为。学校教职工形成了良好的师德风尚,一切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坚持学生每学期评教制度,有效杜绝了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和乱收费现象。 在学校三番五次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学校领导为引导教师积极创新、勇于竞争,提出要靠自己的人格魅力,以个人品格、才能、知识、情感等无形力量带动大家。为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责任感,学校建立和完善了教代会制度,让教职工充分参与学校管理;制定了荣誉、奖励向一线教师倾斜的政策,从根本上稳定了教师队伍。 正是由于有了一支坚强的领导班子和无私奉献的教职工队伍,太原市第二实验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来稳步上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逐渐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满怀信心向未来太原市第二实验中学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拥有60多个教学班、3000多名学生、260余名教职工,成为省城规模较大的学校之一。但是,面对眼前的成绩,全校教职工并没有骄傲,他们正在为创一流学校而努力。朱小平校长这样说:“困难多,多不过办法;困难大,大不过心齐。只要全校各级领导以身作则,一心扑在工作上,只要全校教职工都能做到正确对待改革,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人人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人人热爱学校,全校齐心奋斗,学校的发展目标一定能实现。” 今年年初,太原市第二实验中学正式被市政府接收,最近又被命名为太原市第二实验中学。这是深化国企改革、落实国企分离办社会功能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教育资源优化组合的必经之路。面对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深感责任重大,学校提出要在“实验”二字上大做文章,强化学校软硬件建设,提升教学效果。太原实验二中正在积极实践、开拓创新,为学校的未来绘制着蓝图。 学生在这里得到启迪和感悟,情操得以升华,思想得以成熟,素质得以提高;教师在这里忘我工作、辛勤耕耘,开拓学生视野、放飞学生心灵。我们有理由相信,有着坚强领导班子和无私奉献教师队伍的太原市第二实验中学,一定能不断开创教育教学新局面,稳步前进,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交通路线线路1: 从火车站出发,乘坐811路下行(建南汽车站-重机宿舍),抵达下元. 约8.39公里 线路2: 从火车站出发,乘坐611路下行(建南汽车站-重机宿舍),抵达下元. 约8.39公里 线路3: 从火车站出发,乘坐859路(河涝湾-火车站),抵达下元. 约8.15公里 线路4: 从火车站出发,乘坐601路下行(火车站-下元),抵达下元. 约8.15公里 行约130米,到达太原市第二实验中学 学校地址地址:西矿街75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