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太阳糕
释义

太阳糕,是老北京人祭祀太阳的供品。太阳糕既是忌日的供品,又是应节食品,又有“太阳高”的寓意,很受市民欢迎。太阳糕一般使用糯米加糖制成,上面用红曲水印昂首三足鸡星君(金鸡)发像,或在上面用模具压出“金鸟圆光”代表太阳神。

词语解释

清代北京旧俗于二月初一日祭太阳所用之糕饼。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太阳糕》:“二月初一日,市人以米麪团成小饼,五枚一层,上贯以寸馀小鸡,谓之太阳糕。都人祭日者买而供之,三五具不等。”

历史由来

农历二月初一为“太阳诞辰”,俗称“太阳生日”。也称“中和节”。这是从唐代产生的。而再早些时候的上古时期,祭祀太阳则是在春分,也就是在每年公历三月二十一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零度时始,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基本等长。因为春分这个节气与农事关系密切,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农谚中有:“春风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说法。而且全国上下一起祭祀,不过国有大典,家有小祀而已。《帝京岁时纪胜》中云:“春分祭日,秋分祭月。”

到了贞元五年(789)唐德宗采纳了大臣李泌的建议,立二月初一为中和节。在这天祭祀太阳,这也是德宗鼓励农桑,祈祷丰收之举。明清时期,每到这一天,皇帝都要举行隆重的“御耕”仪式,亲自扶一下犁以示重视农业,并象征性地赐给农夫百谷;在民间,亲朋好友则畅饮中和酒,祭日神,并互赠刀尺,勉励耕作。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乞求丰收岁稔的愿望。

清代的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详细记载了北京过中和节时的情景:“京师于是日以江米为糕,上印金乌圆光,用以祀日,绕街偏巷,叫而卖之,曰太阳鸡糕。其祭神云马,题曰太阳星君。焚帛时,将新正各门户张贴之五色挂钱,摘而焚之,曰太阳钱粮。左安门内有太阳宫,都人结侣携觞往游竟日。”

北京的民俗节日有个特点,就是逢节必有应节的饮食。除夕的饺子、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等等。中和节的节日食品就是太阳糕。《燕京岁时记》里说:“二月初一日,市人以米面团成小饼,五枚一层,上贯以寸余小鸡,谓之‘太阳糕’,都人祭日者买而供之,三五具不等。”为什么上面要站个小鸡呢?民间有个传说,太阳从汤谷升起,有一扶桑树,一只玉鸡站立于上,每逢太阳冉冉升起时,它就打鸣报晓,随之民间的公鸡也报晓。也有人说那不是小鸡,是凤凰。《诸神的起源》中说,凤是指风神,凰是太阳。结合起来,凤凰即是太阳的象征。推而断之,似乎太阳糕上站立一只凤凰好像更美些。在这一天吃太阳糕的风气最盛于清初。

得名来历

据民俗专家介绍,太阳糕又名“小鸡糕”。相传早年清宫门外有一家专做年糕的“袁记斋”小店,是大名鼎鼎的“年糕袁”的前身。“袁记斋”年糕上都打着小鸡红戳,叫“小鸡糕”。一日慈禧太后想吃,送糕进宫那天,恰逢二月初一“太阳节”。“太阳节”是祭祀太阳神的日子。老佛爷见糕上朱红的小鸡非常高兴:“鸡神引颈长鸣,太阳东升,真是吉祥!”遂将糕点命名为“太阳糕”。

自此,北京的糕点铺元宵节后便开始制作太阳糕;一些小贩亦自制太阳糕,提前两三天开始出售,于是“供佛的太阳糕啊”叫卖声随处可闻。尤其是每逢二月初一,家庭主妇们一听到这声音,即使手头拮据也总要买几块应个景儿,而有的买主往往不说买太阳糕,而是说“请太阳糕”,以图吉利,祈求吉祥。

相关民俗

旧时每年太阳星君的生日那天,民间会举行庙会庆祝,摆上“太阳糕”。但后来供奉太阳星君的“太阳宫”拆掉后,太阳糕也逐渐淡出民俗。

作为春分时节祭日的贡品,太阳糕同时还是节令食品。近几年,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在北京地区已经淡出百年时间的春分太阳糕,慢慢有了人气。

据了解,北京稻香村春分太阳糕仍旧沿袭老北京传统口味,糯米和面,枣泥做馅,内加白瓜仁及秘制桂花,上印太阳戳。不但“太阳糕”的寓意美好,而且糯米和内馅的设置也十分符合春季“宜省酸增甘”的养生理念。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0: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