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太田道灌
释义

〈1432-1486〉 太田道灌,幼名鹤千代,永享四年〈1432年〉生于相模国境内,父亲为扇谷上杉氏家臣太田备中守资清,母亲则为长尾景仲的女儿。九岁时到鎌仓建长寺习文,十一岁时已精通诗书。十五岁元服,拜领上杉持朝的名讳,改名源六郎持资。

简介

成长

资长幼时便即聪颖敏达。有一天,父亲资清赠了他三个字:“骄不久”,原意是让年幼的资长知道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哪知资长看过字后,便问父亲:“可否让孩儿加上两个字?”资清不知这孩子又有甚么鬼主意,便准许他所求。资长执起笔,写上了五个字:“不骄又不久”,这明显是在反抗父亲了,资清焉能不气?

此后的持资,勤修筑城、兵法之道。据说持资读过的兵法著作有《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足轻战法》等等。而身为家中重臣的道灌,各项才能渐渐得到发挥,亦获得家中一致认同和主君扇谷定正的高度评价。

成就

太田道灌是室町中期的一名文武兼资的将领,在各方面都有显著成就。在筑城方面,除了坚固的江户城外,还修筑了川越〈河越〉、岩槻等城。

太田道灌是文武双全的名将,出色的筑城家,关东平原上一颗最早也是最耀眼之一的将星。在战国枭雄北条早云崛起之前,太田道灌是关东最受注目的武将。

太田氏源于清和源氏,世居丹波国太田乡,故以太田为苗字。太田乡附近有一上杉庄,为上杉氏领地,上杉赖重之女嫁与足利贞氏,两人之子即为室町幕府开创者的足利尊氏,在南北朝的战乱中,上杉氏辅助足利家累立功勋,因而飞黄腾达,被任为上野、武藏、上总、伊豆、越后之守护,世袭关东执事一职。太田资国跟随上杉氏移住关东相模国爱甲郡,之后上杉家分支成山内、犬悬、宅间、扇谷四家,太田氏则为扇谷上杉的家臣。宅间上杉很早就断嗣,山内跟犬悬两系交替担任关东执事,称为“两上杉”,而扇谷则为势力弱小的末流。应永二十三年(1416)发生了上杉禅秀之乱,犬悬上杉势力大衰,扇谷则由于资清、道灌父子的努力,势力大振,此后即由山内、扇谷并称两上杉。

道灌生于永享四年(西元1432),其父资清为先述资国算起的第四代,为扇谷家家宰,道灌幼名鹤千代,元服后名资长(又名持资),道灌则是出家后的法号。幼时被送入建长寺接受教育,广阅各种典籍,此时就已显出才气焕发,很可能也是在此时接触到“五经七书”等兵法书,为日后卓越的武略奠定基础。

康正元年(1455),太田资清引退出家,法号道真,有材料说是因为道灌与父亲有所争执所致,总之,由二十四岁的道灌继任家督及扇谷上杉家宰的位置。享德之乱后扇谷上杉家与山内上杉家对立之际,太田道灌开始筑河越城、岩槻城。1457年,山内跟扇谷联手对抗古河公方足利成氏的势力时,扇谷家当主上杉定正(1443—93.10.5)命令道灌于河越、岩槻两城外另建一新城(也有资料说三座城是同时修建的)。他选择的就是江户这个地方,此地在十二世纪曾是江户氏的居馆,扼守交通要冲,有荒川的天然防御,并享江户湾及荒川的水运,攻守俱宜。江户城为一平城,由子城、中城、外城三个独立的曲轮所构成,外设三重深堀及土垒,城中设有二十个橹、五个石门,城内有一栋建筑物名为“静胜轩”,取自兵书《尉缭子》中“兵以静胜”之句。由于铁炮还没传来,我也不好说道灌预见了今后平城会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但德川家康于一百多年后选定江户作居城,总是不无道理,可见城址选择之佳,更何况道灌还大力开辟城下町,也算是为后世繁荣兴盛的大江户奠定最初根基。自此时起,年轻的道灌即以筑城家而闻名当世。

除了筑城外,道灌也是杰出的军事家,他设立弓场,每朝召集幕下的武士数百人施行乘马射、立射、坐射之训练,若有怠忽未出席,则处以三百文的罚金,用来当练习完后大家的茶钱,每月并有三、四回举行所有士卒的练兵及校阅(记得大河剧武田信玄中,北条氏康初次出场时正进行镝流马,看来关东地区自古有重视弓术的传统)。道灌还有计划地训练雇用来的农民成为有组织的弓足轻、枪足轻,配合具有机动力跟打击力的骑马队,这种足轻训练法及战法,让他的军队成为威震关东的强大军团。当然,由于势力使然,道灌不可能象后世的大诸侯那样实行农兵分离,但这种新式的专业化足轻战术,思想上确实是和后来的军队职业化一脉相承,打破旧式一骑讨的传统,开启新时代的组织战方法。稍后京都发生了应仁、文明之乱,足轻也相当的活跃,其余的武将是在这时才逐渐认识到这种转变是全国性的新潮流,道灌的战术思想毫无疑问是走在时代的尖端的。

道灌除了是一名领导时代潮流的武将外,还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素养,喜好禅、学问,居城江户常有各地来的连歌师、禅僧、流浪公卿驻足往来,即可吸收各地的文化、加强自身修养,也可趁机收集情报、刺探诸国动静。另外道灌还很擅长和歌的写作,是集外三十六歌仙之一,曾在攻打小机城及随主君上杉定正出兵房总时制作和歌 ,并用和歌来鼓舞士气。在太田道灌的活跃下,扇谷上杉家开始扩大势力。

在当时的纪录中,曾提到道灌手下有二、三千骑的武士,可是依他领地的大小,他的动员力顶多有直属家臣五、六百人,如加上跟他有同盟关系的有力豪族,才可能有二、三千之数。这也正是这个时期逐渐盛行的下克上风潮,当时许多守护由于不到领国就任或是领国太多无法全部直接管理,多半委由守护代或家宰等代管,其有能者遂取得领国实权,跟豪族的关系也比较密切。此时的道灌已隐然具有凌驾主君的实力,但说好听点是士道,难听点是愚忠,道灌始终固守传统的主从地位,结果最终还是因功高震主而断送生命,

文明八年(1476)是太田道灌命运关键的一年。此年骏河守护今川氏发生内纷,如众所周知的,今川义忠死于国人一揆手中,今川一门的小鹿范满欲排除义忠幼子龙王丸(氏亲)自立为国主,堀越公方足利政知派家臣上杉政宪、扇谷上杉定正则遣太田道灌领兵,支持小鹿范满,而龙丸王一方则委派其母之弟伊势新九郎长氏(后来的北条早云)出面议和,这是关东两位战国名将唯一的一次会面。谈判的结果颇有意思,我找了几份资料,介绍太田道灌的资料说,双方约定国政让与范满而龙王丸得以活命,但介绍北条早云的资料的说法则是在今川氏亲成人前由范满派暂时代理家督之职。照我估计,前者比较可信,因为无风不起浪,如果两种说法都有出处的话,后者可能是北条早云杀了小鹿范满后为使自己的行动合理化造的谣。也有可能是双方各有所忌,结果签订了一个含混不清的协议,葫芦提罢兵去也。

北条早云是忌惮堀越、上杉的联军以及道灌的勇武,而上杉一方又是忌惮什么呢?原来,就在道灌出阵骏河之时,长尾景春之乱爆发。

景春之父景信为山内上杉之家宰,当主上杉显定在景信死后指定景春之弟忠景继任家宰,这大概是因为害怕景春势力太大会影响到主家的缘故吧。不过景春的行为与道灌不同,他欣然接受下克上的潮流,联合古河公方成氏并纠集上野、武藏、相模等地豪族掀起叛变,两上杉的当主一齐逃往上野那波庄避难。

文明八年十月,道灌赶回江户,马上派遣使者前往主君上杉定正处,请他率兵回到武藏,以安定相模、武藏地方豪族的心,但定正这个扶不起的阿斗因惧怕始终不敢走出上野。道灌只好开始独力攻打景春派的各个据点。文明九年五月的“用土原之战”,景春跟道灌直接对决,道灌的足轻战法虽然大胜,但景春方有有力豪族及古河公方的支持,无法完全根除他的势力,相反道灌的味方是胆小怕事的主君定正和不断扯后腿的山内家。文明十一年,道灌写了一份书状,就是所谓的太田道灌状,内述道灌自己跟协助他平乱的武将,如吉良成高、大森氏赖等,所立下的战功,送往山内上杉显定处,盼望给予奖赏,以拉拢有力豪族,但却被无情的拒绝,这事为开端,两人逐渐交恶。在文明九年到十二年之间,道灌辛苦地逐一扫平相模、武藏、下总各地的敌对豪族,一直到十二年六月景春方的日野城陷落,这场动乱才算告一段落。足利成氏代表景春向幕府提出和议,经上杉显定之父房定(越后守护)及细川政元的斡旋,于文明十四年达成确认割据现状的和议。

这场动乱让道灌心力交瘁,他就是在此战中期出家向佛的,大概是以此求取心灵的救赎吧。

在平定景春之乱后,道灌享受了五年多难得的悠闲平静,在江户城中参禅及勤勉于学问。文明十八年七月,道灌被主君上杉定正召至相模的糟谷馆,于入浴中遭到暗杀,享年五十五岁。

据道灌玄孙太田资武的书状,他被杀死时曾大叫一句“当方灭亡”,这句话不久成真了。道灌死后,道灌之子太田资康跟受道灌恩顾的豪族转投显定麾下。有一种说法,认为道灌之死是出于山内上杉显定的阴谋,自景春之乱平息后,道灌在家中的声望及跟实力已无人能及,定正一直有些不放心,显定放出道灌谋反的谣言,定正因害怕道灌真的有下克上的意图而杀他。对于山内显定来说,有力豪族跟道灌关系良好,间接地加强了扇谷上杉的势力,对山内家不利,更何况显定和道灌私交一直甚恶,故有此计。如果这样的话,那显定的策略无疑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扇谷上杉果然急速衰退,山内家则从景春之乱的打击中恢复过来,势力由原本的上野扩展到武藏,而扇谷则缩小到只有相模一国,受到压迫的扇谷家不得不回头跟宿敌古河公方、长尾景春联手,两者持续发生一些小战争,但显定也不傻,不久也回头跟古河公方握手言和,定正遂被完全孤立。

关东的动乱还影响到东海。再也没人能钳制北条早云了,道灌死的隔年,长享元年(1487),北条早云撕毁了合约,于骏河馆杀死小鹿范满,拥立龙王丸,这是因为两上杉的纷争使得骏河得以免于被干涉。龙王丸元服时由堀越公方氏满担任乌帽子亲,拜领“氏”字,取名氏亲,这位就是今川义元的父亲。早云因功受封富士郡下方庄十二乡,于兴国寺筑城。众所周知,到了上杉定正的曾孙五郎朝定(1525—46.4.20)的时候,扇谷上杉河越夜战惨败,因血缘断绝而被北条氏所灭。若非道灌之死打破关东地区势力的稳定,早云要进攻关东绝非如此容易。

道灌的孙子资高降服于北条家。而资高之子康资(就是一开始提到的梶姬的父亲)又因起兵反抗北条家而没落。道灌的养子资家一派后来也投降给北条家,因为没有继承人而由北条早云的曾曾孙源五郎继承。

古人云“功以懋赏,震主则危”,对一个忠义之士来说,碰到一个无能又善猜忌不值得效忠的主君可能是最大的悲哀了。反过来,如果道灌具有一般人的野心的话,他也一定能成为不弱于尼子经久、朝仓孝景等人的杰出的战国大名,难道这就是后来陶晴贤所说的“天予不取,反受其祸”吗?

太田道灌汉诗二首

村女应门未发辞,猎归逢雨乞蓑时。有华无实君看取,捧出棣棠黄一枝。

才兼文武有斯公,一激终能学国风。斥候他年便潮落,水禽声在远洋中。

背景略述

扇谷上杉氏家宰太田道灌一族,从家谱上看来,是源三位赖政的子孙。源赖政于治承四年(1180)五月和以仁王一同举兵反抗平家,战死在宇治地方。其子仲纲有一养子广纲,做了源赖朝家臣,就任骏河守,建久元年(1190),突然出家京都醍醐寺。广纲的儿子隆纲从事土御门上皇,得封丹波五箇庄,孙子国纲、曾孙资国在同国太田乡渐次繁衍。

应永三十五年(1428)间,有一位太田备中入道道晖与镰仓极乐寺出官上人相通信。考虑到太田家法名世代使用“道”字,以及资清、资长父子均曾叙任备中守,这位道晖应当就是太田道灌的先人。

道灌出生在永享四年(1432),关东争乱的前夜。首先,有必要说明一下战国将近时的关东形势。

室町幕府草创时期,足利尊氏任命其子足利五郎基氏为关东管领,上杉宪显为执事,统治关东十州,此举为后来关东的动乱埋下了祸根。基氏后人呆在天高皇帝远的关东,久而萌生异志,自称公方,称执事上杉家为关东管领,到曾孙足利持氏时,更与新任将军足利义教争位而举兵反抗,是为“永享之乱”。然而,当时的关东管领上杉宪实实力已经隐隐然凌驾主家之上,他投靠幕府一方,致使持氏于永享十年(1438)败死。

未几,宪实因病出家隐居,持氏余党不肯死心,永享十二年,这些人得结城氏朝之助,拥持氏遗儿安王丸、春王丸再起。但在第二年的四月,上杉宪实之弟清方就攻破了结城城,持氏两子被送往京都,行至美浓而遭杀戮,命令出于足利义教。(《南总里见八犬传》联盟岛津家那个版本里,把安王、春王两个小名解释成“两亲王”,不解中)

上杉家没有对持氏一族斩草除根,反而迎回持氏幼子万寿王丸,再建镰仓公方。这个万寿王丸,也就是成年后的足利成氏,意图恢复永享之乱以来没落的旧武士阶层权力,故而重攀父亲一代的交情,蓄意接近结城、宇都宫、小山等北关东豪族。于是,成氏与关东管领上杉宪忠日趋疏远。

双方的矛盾,爆发于宝德二年(1450),上杉家臣长尾昌贤(景信)、太田道真(资清)等人突袭足利成氏,成氏逃往江之岛。长尾、太田军逐入镰仓,败于成氏近臣,又退回相模国糟屋庄(现在的神奈川县伊势原市)继续对峙。此事最终以骏河国的道悦(名为重方,上杉宪实之弟)调解而告结束,上杉家占到了上风,成氏提出的诛杀长尾、太田等要求都未实现,成氏暗怀怨气。

于是,享德三年(1454),足利成氏诱杀上杉宪忠于镰仓西御门馆,引发了持续二十二年的享德大乱。幕府依旧支持上杉家,将军足利义政命其弟政知前往接任镰仓公方,又遣东下野守前往镇压下总国千叶一族内乱,以涩川义镜为探题远涉关东,种种措施表明幕府加强了插手关东的谋划。足利成氏逃到下总古河,称为古河公方。此后关东战乱连年,足利政知也无法久据镰仓,遂驻于伊豆堀越,称堀越公方。

康正二年(1456)时,金泽称名寺所受赠金记录(用途钱注文)中记载有“御屋形(上杉持朝)、太田殿(道真)、源六殿(资长)”。这一时期,道真受理了镰仓建长寺塔头西来庵、相模国三浦郡内龙德院领、镰仓净光明寺领、报国寺领等诉讼,可见其在相模国势力之深。上杉持朝据武藏国河越城,太田道真据岩槻城,而太田资长(道灌)修筑了名城江户的前身。

应仁之乱,战国的开端,关东战事一无穷尽,古河公方与堀越公方长年争斗不已。不过,就是在此间,文明五年(1473),幕府还催促堀越公方足利政知的奉行人朝日、布施两氏,命太田道真、长尾景信献上关东分国内修造(伊势)内宫的费用及役夫工米。同样是在此间,道灌(资长)在品河、江户城与心敬、宗祗等人召开了连歌会。

上杉持朝病死河越城,其孙政真在武藏五十子阵败死,太田道真扶持持朝的儿子定正做了扇谷上杉氏家督。其时,山内上杉氏家宰长尾景信过世,家主上杉显定及家臣寺尾、海野两氏共谋,把景信之弟忠景立为家督。景信的儿子景春深为不满,希望太田道灌给他以助力,道灌想任景春为武藏国守护代,却因上杉显定阻止而失败。于是,景春据钵形城,结连古河公方足利成氏,正式扬起叛旗。上杉家败走上野国那波庄,渡过利根川时,太田道真担任殿后。

文明九年(1477),武藏、相模两国内,各地都有景春的同党蜂起响应,太田资忠、上田上野介在河越笼城,上杉朝昌、三浦义同、千叶自胤则支援江户,道灌接连攻落景春一方的相模国沟吕木、小泽城及武藏国平冢、石神井、练马城,迎回两上杉家当主上杉显定、定正,又在武藏国用土原一战中击破长尾景春,为平定关东竭尽全力。

文明十年(1478),足利成氏遣侧近簗田持助,通过寺尾上野介向长尾忠景请和。当时道灌正去到上野国白井地方,劝说定正回到河越城。

第二年(1479)发生了这样几件大事:道灌的侄子(一说为弟)和养子太田资忠在与下总国千叶孝胤交战时战死;上杉显定移居钵形城;足利成氏以越后守护上杉房定为中介,与幕府开始谈和,享德大乱乃告终结。文明十二年,长尾景春叛乱无以为继,也与幕府议和,十四年(1482)达成“都鄙合体”和议。

扇谷上杉氏,本是上杉分家,其势力的扩大,与扇谷家宰太田道灌威望的提升,使山内的上杉本家(家督上杉显定)感到威胁来临。时人传说“扇谷殿领国少于山内,军势又微,独赖太田父子开其善政,集武功者用事,其数可知,末后扇谷殿将为上杉家之主。”(《永享记》)

于是,太田道灌对上杉显定家臣高濑民部少辅等人处遇意见,和修理江户、河越两城的动作,都被显定视为不寻常之举。据说当道灌着手修理城池时,显定离间了扇谷上杉氏家督上杉定正与道灌的关系,让他防备“扇谷家的大事”。

文明十八年(1486),上杉定正在相模国糟屋之馆杀害太田道灌。

道灌的养子资家在武藏国比企郡三保谷建起养竹院凭吊道灌,由同族的叔悦禅怿主持。

长享元年(1487),山内、扇谷两上杉氏终于翻脸,称为长享大乱。道灌的儿子资康痛于父亲遇害,背离扇谷,投向显定阵营。

延德三年(1491),伊势新九郎(后来称为北条早云)乘堀越公方家内乱,杀死足利政知的儿子茶茶丸,开始了小田原北条氏奇迹般的崛起。

延德四年(1492)二月二日,太田资清入道道真病死相模。

明应三年(1494),定正在武藏国高见原阵中病死,养子上杉朝良继承家督。永正二年(1505),两上杉氏又达成和睦,资康复归扇谷上杉家。

永正十年,太田资康助姻亲家三浦道寸与北条早云交战,不幸在相模国三浦郡战死。以后,朝良授扇谷上杉氏家督之位于侄子朝兴,资康的儿子资高继续臣事上杉朝兴。

大永四年(1522),北条氏纲进攻上杉朝兴的江户城,彼时太田资高守江户岩渊砦,做了氏纲的内应,朝兴逃往河越城。此后扇谷上杉家与北条交战,资高又被朝兴赶出了江户。

这样,太田家投靠小田原北条氏,直到永禄二年(1559),《小田原众所领役帐》记录的北条家臣中仍有资高的儿子太田康资、太田大膳亮等人。

永禄六年(1563),康资之弟资行谋反的计划为北条家所知,遂逃向岩槻城。永禄七年(1564),太田康资也被怀疑暗中与太田资正勾结,同样逃往岩槻,又投奔了安房国的里见义弘。未几,北条氏康在国府台之战中击破里见义弘、太田资正军。——资正的祖父资家,是道灌的侄子,作为养子继承了道灌养子太田资忠一系,当时是岩槻城主。

战败后,资正与次子梶原政景前往安房,资正嫡子氏资与岳父北条氏康相勾结,拒绝父亲归城。资正和政景后来转投常陆。

岩槻城的太田氏资,永禄十年(1567)在上总国三船台战死,死后领地为玉绳城主北条氏系所夺。永禄十三年左右,北条氏政给儿子氏房取名太田十郎,聘定氏资的女儿为妻,名正言顺地将太田领地纳为己有。——氏房是北条氏政第三子,而氏政长子氏直生于永禄五年(1562),所以氏房是年最多六七岁。太田氏房真正开始治理岩槻领地,是在天正八年(1580)左右,十年后,丰臣秀吉征伐小田原,岩槻城被攻落。小田原城破后,氏房请以己身代兄长氏直一死,但结局是北条氏政兄弟切腹,他和氏直前往高野山。末后,秀吉发动侵朝战争,太田氏房随从出征九州,死在阵中。

太田道灌的直系后代太田康资,天正九年(1581)死于上总国小田喜,儿子重正栖居安房,后来去常陆投奔了太田资正。

--------------------------------------------------------------------------------

太田道灌系谱

赖政━仲纲━广纲━隆纲━国纲━资国━资治━资兼━资房━资清┳资长·道灌━┓

┣资忠━┓ ┃

┣资俊 ┃ ┃

┗秀岩 ┃ ┃

┃ ┃

┏━━━━━━━━━━━━━━━━━━━━━━━━━━━━━━━━┛ ┃

┃ ┃

┗资家━资赖━┳资源━━ 女 ┃

┣资正━┳氏资━━氏房 ┃

┗ 女 ┣政景 ┃

┣ 女 ┃

┣ 女 ┃

┣资忠━┳资胜 ┃

┣资武 ┗资政 ┃

┗景资 ┃

┏━━━━━━━━━━━━━━━━━━━━━━━━━━━━━━━━━━━┛

┗资康━┳资时

┣资高━┳景资

┣资贞 ┣ 女

┗ 女 ┣康资━┳驹千代

┗资行 ┣重正

┣ 女

┗ 女

资康系太田氏

太田资康

1471-1513

资康年方十岁,就在父亲道灌所建的江户平河天满宫前元服了。道灌死后隔年,资康为他做了一周年忌法事(《梅花无尽藏》),然后离开江户城,入甲斐国,长享二年(1488)在武藏国须贺谷原投靠了上杉显定军。继承了上代文武并长的传统,曾与萨摩国人万里集九在平泽寺镇守白山社举行连歌会。永正二年(1505),上杉显定、定正和解,资康移居江户城,娶三浦义同(道寸)的女儿为妻。永正十年,北条早云与道寸交战,资康出援道寸,在相模国三浦郡战死。

墓地在横须贺市金谷的大明寺。

太田资时

?-1546

河越夜战后,上杉家没落。资康的长子资时,此时才投向北条氏康。

永禄二年(1559)的《小田原众所领役帐》中,江户众上原、细谷两氏记有“太田美浓入道御味方参候”。这位美浓入道就是资时。

太田资高

?-1547

资高同样是资康的儿子,早年从属江户城的上杉朝兴,负责守备武藏国岩渊砦,却在大永四年(1524)做了北条氏纲的内应,使朝兴城破逃往河越。而后,资高父子与北条一方的远山、富永两氏入镇江户城,住香月亭。同年,氏纲命资高给予江户本住坊寺领安堵(不变)及寺内不入权。资高葬在江户平河地方的法恩寺,此寺是他纪念父亲资康所建。曾取号万好斋。

太田资贞

生年、没年不详

天文八年(1539),氏纲给太田源次三郎定下知行分与同心众所领的阵夫钱(《法恩寺文书》)。源次三郎就是资高的弟弟资贞。

太田康资

1516-1566

太田道灌的曾孙。初为武藏江户城主上杉朝兴家臣,与父亲资高一同做了北条氏纲的内应,使之占领江户城。永禄六年(1563)时,《小田原众所领役帐》记录康资为江户众笔头(首领)。康资后来结连太田资正、里见义弘,谋事不遂,叛逃里见家,又与北条氏康战于下总国国府台,败北。

太田驹千代

?-1564

康资的长子驹千代,于永禄七年(1564)在伊豆国热海的医王寺门前自杀,葬在此寺(《海市史》)。这一年,他的父亲康资背叛北条氏康,逃依安房国里见义弘,并在下总国国府台与氏康军交战。驹千代可能是作为人质被迫自杀的。

太田重正

1561-1610

重正是驹千代的弟弟,父亲康资带他逃往安房国时,他仅有两岁多。早年用名资纲,父亲康资死后,他投奔常陆佐竹义重麾下的太田资正,后来拜领义重一字,改名重正。小田原征伐结束后,重正因名门子弟的身份而蒙家康召,其妹阿胜(梶姬)嫁给家康做了侧室。

重正次子资宗得封下总山川一万五千石,累进三河西尾三万五千石、远江滨松三万五千石、大坂城代(领地在摄津、和泉、河内)五万石、骏河田中五万石,到资宗曾孙资晴时被贬陆奥棚仓,然后历上野馆林,在资俊一代最终成为远江挂川五万石的大名。

资忠系太田氏

太田资忠

?-1478

太田资忠,一说为道灌之弟,又一说为道灌的侄子。史料上初见他的名字,是在文明三年(1471),攻上野国馆林、舞木城而举战功,得到了将军足利义政所授的御内书。与下总国千叶孝胤交战,战死。

太田资家

?-1522

《太田资武书状》记载,道灌收侄子资忠为养子,资忠战死后,又收另一个侄子资家做了养子。为此,资家继承的是资忠的家名。资家在武藏国比企郡三保谷乡道灌阵迹处创立了养竹院,招同族的叔悦禅怿为养竹院开山之祖。他的供养塔(宝箧印塔)也设在此处。龙派禅珠《寒松稿》有记,资家夫人号“天章如佑大姊”。

太田资赖

?-1541

上杉家文书中收有资赖的书状,自称为知乐斋道可。资赖在岩槻城下筑知乐庵,以叔悦的弟子奇文禅才(圆觉寺一百五十四世)为开山之祖。资赖逝世的年份有各种说法,据永禄二年(1559)四月二十日奇文为资赖做了十七周年佛事来算,则当在天文十年(1541)。

太田资正

1522-1591

历官美浓守、民部大辅,晩号三乐斋道誉。扇谷上杉家重臣太田资赖的儿子,武藏国岩槻城主。交通上杉谦信,先后与北条氏康、武田信玄交战。永禄七年(1564)国府台之战战败后,长子氏资内通北条家,背叛了父亲。资正失城后,先与次子梶原政景寄身成田氏长处,后来到下野投托宇都宫国纲,最后,为佐竹义重召往常陆国新治郡片野,成为义重的客将,梶原政景做了柿冈城主。天正十九年九月,资正死去。据说他是第一个在战争中使用军用犬的武士。

太田氏资

1543-1567

武藏国岩槻城主太田资正长子。本名资高,娶北条氏康女,后来得赐“氏”字。永禄七年(1564)二十一岁时,与北条家共谋,把父亲资正、弟弟政景追放,自任城主。永禄十年(1567)北条氏政与里见义弘交战,他任北条一方的殿后,奋战而死。年纪甚轻,没有留下子嗣。

梶原政景

1544~1623

太田资正次子,官称美浓守。父亲资正在国府台大败于北条氏康后,政景随他被兄长资高(氏资)追放。此后投奔佐竹义重,担任常陆国柿冈城主。天正十八年正月,小田氏治试图夺回小田城时,政景在近城的桶口表处激战,颇见勇毅。关原战后,佐竹氏转封出羽秋田,政景因而离开,做了越前结城秀康的家臣,以七十高龄坚持参加了大阪之阵。

太田资武

生年、没年不详

太田资正入住常陆国片野城后,娶前城主八代将监的女儿(这位夫人先前曾嫁上曾源三郎),育有资武、景资两个儿子。因此,太田家督之位,不是交给梶原政景,而是传给了太田安房守资武。天正十九年九月资正死去时,时为家督的资武正在奥州参与讨伐九户一揆。此后,家康次子丰臣秀康继承下总国结城晴朝家业,资武做了他的家臣。

太田氏房

生年、没年不详

武藏国岩槻城主。北条氏政的第三子。娶太田氏资的女儿“小少将”(奇怪的名字),在氏资死后数年成为他的养子。丰臣秀吉发动小田原征伐之际,他在北条家本城小田原城参与笼城,岩槻城由家臣守备,不久陷落。小田原城破后,氏房为兄长氏直乞命,隐居高野山。文禄二年(1593)秀吉第二次侵朝,太田氏房同到肥前唐津,在当地死去。

太田道灌,幼名鹤千代,永享四年(1432)生于相模,元服后名为 源六郎持资,道灌则是出家后的法号。他幼时在镰仓建长寺学习,博览群书,此后又勤修筑城术和兵法,熟读“武经七书”。年轻的道灌不仅智慧过人,而且多才多艺,二十四岁便继任太田氏家督及扇谷上杉氏家宰。河越(位于今东京市附近,因当地产山芋而出名)、岩槻里两城便是精通筑城术的道灌所修,是当时关东地区著名的坚城。他还在江户地方修筑了江户城(今东京市),此城由子城、中城、外城三部分构成,城中布置二十座橹(橹:用以侦察、防御的高台)和五座石门,外围还有三道土垒及深堑。根据《尉缭子》中“兵以静胜”一句将城内的一座建筑命名为“静胜轩”。江户城扼守交通要冲,江户湾和荒川既可作为水运通道,又是天然屏障,攻守兼备。道灌大力开发城下町,为江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此,道灌便成为举世闻名的筑城专家。他不但熟谙兵法,更是“足轻战法”的创始者。“足轻”是应仁之乱后兴起的步兵兵种,战乱中,百姓生活艰难,有的参加一揆,有的则沦为草寇。道灌将他们收编,稍加训练,使之成为可用之兵。他们平时耕种,遇有战事则随领主出征,虽缺乏足够的训练和军事知识,只是一班乌合之众,但在人口缺乏的战乱年代,这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因此这种战法得到战国大名地纷纷效仿。

这次,道灌从骏河撤军的真正目的是回去平定长尾景春的叛乱。山内上杉氏家宰、景春之父长尾景信死后,当主上杉显定指定景春之弟长尾忠景出任家宰。势力强大的景春极为不满,联合古河公方 足利成氏 及上野、武藏、相模等国豪强发动叛乱。翌年(1477)正月,支持景春的联军大破显定于武藏的五十子,不但显定遭到驱逐,就连扇谷上杉氏当主上杉定正也未能幸免,两个家督一起被赶到上野的那波庄。

同年十月,道灌领兵赶回江户,并致书请 定正 回武藏,以安抚相模、武藏的豪族,但定正心存恐惧,始终龟缩在上野不敢出头。道灌无奈,只得独自率军展开反击。翌年五月,他采用足轻战法大破景春。得到古河公方及各地豪强支持的景春仍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而道灌的境遇却大相径庭。文明十一年(1479),在给主公的奏折中,道灌请求定正赏赐有功将士,却遭到断然拒绝。虽然主公无道,道灌却忠心不二。他力挽狂澜,在将相模、武藏等地的敌对势力逐一消灭后,于翌年六月攻陷日野城。文明十四年(1482),在显定之父、越后守护上杉房定和细川政元的斡旋下,足利成氏 代表景春提出议和,双方最终达成和睦。

平定景春之乱后,道灌在家中的威信迅速攀升,势力也更加强大。此后五年,他都在江户城参禅拜佛,研习学问。当时正值“下克上”风行,各地豪强都想趁机取代主家,以道灌之势完全可以代替懦弱无能的定正而独霸一方,但他恪守君臣之道,始终以臣子之心对待主公。文明十六年(1486),道灌被定正召至相模的糟谷,在拜见主公时被埋伏在一旁的扇谷上杉氏家臣 曾我兵库 等人刺杀,享年五十五岁。有人说由于道灌权势过大,定正对其一直心存芥蒂,显定趁机散布谣言,称道灌有谋反之意,致使定正将他暗杀。总之,功以懋赏,震主则危,缺少野心的道灌最终也不会逃过被杀的命运。由于家督的无能,失去道灌的扇谷上杉氏迅速衰落。相反的,没有扇谷方面的扯肘,山内上杉氏的实力从叛乱中恢复过来,势力从上野扩展到武藏。定正不得已与夙敌景春和古河公方联盟,与显定对峙。不久,显定便与古河公方达成和议,将定正完全孤立起来。道灌在临死时曾大喊一句:“当方灭亡”,意指主家将会灭亡,不料竟一语成偈,在此后的河越夜袭中,当主上杉朝定战死而使扇谷上杉氏灭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9:5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