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
释义 | 百科名片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记叙了元方,季方为了偷听两个大人的谈话而没把饭煮好。 原文宾客诣①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②,二人进火③,俱委④而窃听。炊忘著箅⑤,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⑥?”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⑦。”太丘曰:“尔颇有所识⑧不⑨?”对曰:“仿佛志⑩之。”二子俱说,更相⑪易⑫夺⑬,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注释①诣:到……去。 ②论议:这里指谈论玄理。 ③进火:烧火。 ④委:丢弃。指丢下烧火的事。 ⑤箅:(bì)蒸饭的器具,使米不至于落入水中。著箅,放竹箅。 ⑥馏:蒸饭。 ⑦糜:粥。 ⑧识:记住。 ⑨不:同“否”。 ⑩志:记住。 ⑪更相:互相。 ⑫易:修整。 ⑬夺:失误、遗漏。 译文有位客人到太丘长陈寔家过夜,陈寔就叫儿子元方和季方做饭待客,客人和陈寔在一起清谈,元方兄弟两人在烧火,结果一同放下手头的事,都去偷听。做饭时忘了放上箅子,要蒸的饭都落到了锅里。陈寔问他们:“饭为什么不蒸呢?”元方和季方直挺挺地跪着说:“大人和客人清谈,我们两人就一起去偷听,蒸饭时忘了放上箅子,现在饭煮成了粥。”陈寔问:“你们可记住一点了吗?”兄弟两人回答说:“似乎还能记住那些话。”于是兄弟俩一起说,互相穿插补正,一句话也没有漏掉。陈太丘说:“既然这样,只吃粥也行,何必一定要吃饭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