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平洋丽龟 |
释义 | 太平洋丽龟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的温水水域。在我国沿海,虽然从南海至黄海南部均有丽龟的分布, 但数量不多。 中文学名:太平洋丽龟 拉丁学名:Lepidochelys olivacea 别称:橄龟、海龟、丽龟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纲:爬行纲 REPTILIA 目:龟鳖目 TESTUDINATA 亚目:潜颈龟亚目 Cryptodira 科:海龟科 Cheloniidae 属:丽龟属 Lepidochelys 英文名:Oliv e Ridley Sea Turtle 命名人:Eschscholtz 地理分布在东太平洋,分布于加利福尼亚湾至智利。在西太平洋向北分布到日本的南部。我国沿海从南海至黄海南部均有分布,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台湾、海南及广西等海域均有记录。其中,上海的标本来自黄浦江。 生活习性习 性:栖息于热带浅海海域,并在该地区繁殖。在水深80~110 m的地区,用捕对虾的拖网可捕到丽龟。 繁殖方式:每年9月至次年1月产卵,繁殖时有集群上岸产卵现象。产卵后,在巢区附近海域或分散在觅食地活动。雌龟每次产卵100颗左右,一般在夜间生产,有时雌龟也会出现产卵季多次产卵的现象,雌龟可以将精液储存在输卵管内数年,即使在没有与雄龟交配的情况下,也可以保证生产出受精卵。 食 性:杂食,捕食底栖及漂浮的甲壳动物、软体动物、水母及其它无脊椎动物,偶尔也食鱼卵,亦吃植物性食物。 形态特征体形尺寸:海生龟类中最小的一种,一般甲长600 mm左右,不超过800 mm 识别特征:海生龟类中最小的一种,一般甲长600 mm左右,不超过800 mm。头背前额鳞2对。肋盾多,6~9对,第一对与颈盾相切。腹部有4对下缘盾,每枚盾片的后缘有一小孔。四肢扁平如浆。头、四肢及体背为暗橄榄绿色,腹甲淡橘黄色。 估计数量据J. Frazier 及郑辑等(1985)测量的24件丽龟标本中,22件来自福建,海南及浙江各1件,丽龟占所测量的福建各种海龟标本的31%;标本大多来自5~10月,以6月为多。上海自然博物馆收藏来自东海的丽龟标本9件,捕获于6~12月,以8月为多,其数量与棱皮龟相近,大大低于从东海捕获的 龟数。我国未发现有丽龟的繁殖地。 致危因素及现状该龟在我国的产量不多,并未作为经济捕捞对象而大量捕捉。但在捕鱼捕虾中,常有所获。所获丽龟,往往供食用,作鱼粉或供观赏等。 驯养繁殖状况随着对海龟保护措施的完善,人工收集并孵化海龟卵再放回大海的工作,已在海龟产卵地的有关国家和地区开始进行。 现有保护措施许多国家已把丽龟列为保护动物。并已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保护协定附录Ⅰ》禁止以商业性为主的国际贸易。我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1988年11月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已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并于1989年3月1日施行。 保护措施建议我国的丽龟资源不多,理应保护。在丽龟洄游来我国沿海觅食时期应避免误捕,一旦误捕了应立即放回大海。并列入我国保护动物名录。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