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太极道-成为自己的光
释义

图书信息

作 者:林卫 著

出 版 社:深圳市海天出版社

责任编辑:于志斌

出版时间:2011-4-1

版 次:1页 数:167字 数:130000

印刷时间:2011-4-1开 本:大32开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I S B N:9787550700895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林卫著的《太极道:成为自己的光》是修炼身心高度松柔,心性高度静定的实用手册。

借助太极道的心法,通过自己喜爱的运动,获得一个身心高度松、柔、静、定的健康状况和觉悟的心灵境界,成就佛陀对人类的遗训:成为自己的光。

《太极道:成为自己的光》对太板与太极拳,阴与阳,有为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无极与太极,反者道之动,有与无等,作了明确的定义和结合实际由浅入深的阐述。在太极修炼方面,涉及太极拳理,太极练功误区,怎样练出太板功夫,太极精神,为了心灵的自由,涵盖了修身和修心两个方面。

本书是对中华民族智慧中最根本和最深层次的太极文化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次实残性地探讨。<\\/div>

作者简介

林卫,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湖南大学理工学士,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咨询顾问,职业经理人培训辅导教练,曾游学法国。自幼以来习练多种传统中国功夫以及陈氏太极、扬氏老架、陈氏混元太极等,1998年于新西兰对太极拳理开悟,2005年1月出版专著《太板论一为了生命的和谐》。<\\/div>

太极道是什么?

太极道是为了培养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自我训练:

1. 训练专注

高度的专注力是可以训练的。如果我们时刻提醒自己要专注,并落实到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久而久之,我们就可以养成“专注的习惯”,到时无论我们是起、行、坐、卧还是阅读、写作、玩耍、做任何事情,我们都可以专心致志地“全情投入当下”,使我们的分分秒秒都发出智慧而快乐的光。这就是“活在当下”的真实含义。

2. 训练放松

如果一味追求专注可能会走向“物极必反”,太紧张反而会损害健康。太极道提出要结合放松来追求专注。在身心放松之下的专注才可能是导致健康而自然的专注。

训练放松的最佳办法是训练身心的“柔性”。练太极、练瑜伽都是练柔的好方法。太极道的最大贡献是使其他一切运动都包含练柔的心法。无论你是走路、跑步、打球、跳舞、体育训练,都可以融入“追求松柔的意念”和自己寻找发现“实现松柔的方法”。

通过实践“专注于松柔”产生身心“松柔的专注”,你就可以练就一副“松柔、专注、自然”的身心状态,并由此走向静心。

3. 训练静心

在“松柔、专注、自然”的身心状态下,你的心里已经没有多少杂念了,你会很自然的

参照《老子》和佛陀的教导去训练静心,并从中获得无上的喜悦。

太极道的静心训练可以同时在运动和静坐中进行,只要你自然专注地“去感觉”。对于“去感觉”这三个字的理解需要一个“开悟”引起的心灵质变。这是修道的玄之所在。

4. 走向自然

一个身心开始处在“松柔、专注、自然、静心”状态下的人,就有点象爬到很高的高山

上的人同时具有一双能穿透一切的眼睛。

这时你会很容易理解和预见“事物的全然”。知道任何事物“有前有后,有里有外,有上有下,有近有远,有大有小,有美有丑,有善有恶,有成有败,有祸有福,有阴有阳,有正有反,有无有有”。知道了全然,你的心就永远不会妄动,你就会走向无知的自然。

5. 成为觉悟

身心生活在自然之中,快乐幸福已经在握,觉与不觉已经不再重要了。

6. 实践的钥匙

《太极道:成为自己的光》对道家的整个核心概念做了独到而详尽的定义和阐释,是进入《老子》玄妙之门的一把钥匙。当然需要亲身实践。

因此,太极道并非一定要鼓动大家得道成道,而是训练一个慢慢走向自然明觉的身心。

使生命的每一个当下都发出智慧快乐和富有成果的光彩。

目录

上部 太极哲理

第一篇 太极·人问极品

1.1 什么是太极

1.2 太极之理

1.3 太极的定义

1.4 太极之道

1.5 太极图·阴阳鱼的含义

1.6 道生万物·太极-两仪-四象-八卦

1.7 和谐平衡

第二篇 阴阳·智慧之根

2.1 什么是阴阳

2.2 《易经》与二进制

2.3 阴阳定义

2.4 万有阴阳

2.5 阴阳比例

2.6 阴阳结构

2.7 阴阳作用

2.8 阳?阴从

2.9 对立统一

2.10 阴阳应用

2.11 阴阳与科学

2.12 阴阳五行

第三篇 无为·合道之路

3.1 什么是无为

3.2 有为无为·无道有道

3.3 无为之道·道法自然

3.4 无为而无不为·道的结果

3.5 无极太极·道的境界

3.6 反者道之动·自我否定是动因

第四篇 有无·真理之门

4.1 什么是有无

4.2 有无之性·万有皆过程

4.3 有无相生·虚实之真

4.4 有无之道·活在当下

4.5 无的价值·生命的舞台

4.6 无有之用·功能与价值

4.7 有无相通·道的力量

第五篇 太极道·松柔静定

5.1 太极道·和谐之道

5.2 什么是道

5.3 太极道缘起

5.4 太极道的核心思想

5.5 太极道修炼

5.6 太极道的应用

5.7 太极道的深层涵义·与道的关系

5.8 太极道的基本概念层次及其关系

5.9 《九转太极道》

下部 太极修炼

第六篇 太极拳练功误区

6.1 目标误区

6.2 方法误区

6.3 实践误区

第七篇 怎样练出太极功夫

7.1 太极拳

7.2 无为是真

7.3 坚守根本

7.4 三个阶段

7.5 第一重门槛:明了放松

7.6 气沉丹田

7.7 怎么松肩?

7.8 第二重门槛:明了虚实

7.9 求虚之道

第八篇 太极拳理

8.1 太极·进入虚灵

8.2 放松·活似车轮

8.3 刚柔·虚实相生

8.4 一动而无有不动

8.5 越重越轻灵

8.6 不丢不顶

8.7 至虚至灵

第九篇 太极精神·心灵自由

9.1 认知方法·太极无为

9.2 实践方法·反者道之动

9.3 是非标准·自然和谐

9.4 状元精神

9.5 心本快乐

9.6 成为你自己的光

第十篇 为了心灵的自由

10.1 人间太极·身心和谐

10.2 太极之魂·心灵自由

10.3 老子三宝

10.4 太极歌

古今太极

后记

首版序言

佛说:“要成为自己的光”。只有身心健康的生命才有可能发出自己的光。

本书是运用太极原理结合老子的道进行修炼,以使身心高度松柔,心性高度静定的实用手册。

借助太极道的心法,通过自己喜爱的任何运动,可以获得身心高度松、柔、静、定的健康状况。

身心高度的松、柔、静、定必然导致高度的身心健康、心灵的明悟、更高的思想和价值境界,从而为人生带来认知真理和化解患难的智慧、信心、力量、快乐。

中国历史上无数成功的典故都无一例外的具有“内用黄老”(道家智慧)的特点。

黄老的内在智慧可以概括为:利用阴阳有无,实现太极无为。

太极,阴阳,有无,无为,一般被认为是远离大众的智者们专用的语汇。其实,所有的人每天都与它们息息相关,就像人呼吸而不觉空气的存在。

黄老的智慧被说得很玄乎,实际上很简洁。阴阳被弄得很复杂,实际上是未被真正了解。

太极、阴阳、有无、无为,它们属于万物的本质,包含了万物的起点、过程、和终点。了解了它们就容易认知万物的本质,也就可以把握万物,利用万物成就自己的梦想。

本书是一本由浅入深的书,其中的原理、方法可以运用于个人的任何爱好、工作、生活的日常活动中。

最好的方式是边实践边究读,在身体力行的体验中寻找帮助,在一点一滴的进步中获得参悟。

本书是对中华民族智慧中最根本和最深层次的太极文化理论联系实际的探讨。其中原理简单,方法浅显,人人都能读懂,各个都能应用。全书分为哲理和修炼两部分共十篇。

上部五篇论述太极哲理,对太极与太极拳,阴与阳,有为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无极与太极,反者道之动,有与无等等,均作了明确的定义和结合实际、由浅入深的阐述。

第五篇太极道是对太极原理的实践性总结,是太极修炼的原理和心法的应用手册。

太极道是通过太极运动(见定义),获得身心极度松柔与专注的、符合科学解释的修炼方式。

太极道的创立是要还原、凸显、实践、实现太极生命的本质----走向身心的自然与明觉。

下部五篇介绍太极修炼,内容是:太极拳理,太极练功误区,怎样练出太极功夫,太极精神,为了心灵的自由,涵盖了修身和修心两个方面,这些内容对于习练太极拳的读者会有特别帮助。对于喜爱其他修炼或各类运动的读者也会有参考价值。

在修身方面,通过浅释太极拳理中的精髓,揭示太极修炼的真谛,指出太极练功最普遍的误区,并提出了一套练出太极功夫的原则、程序、方法、心法。

在修心方面,结合《道德经》探讨太极哲理在帮助人思维、判断、实践等追求生命的高境界、大智慧,体认人间的终极智慧之过程中,认知和修炼《老子》“负阴抱阳”的思维方式,在走向松、柔、静、定的过程中探索邂逅空无的机会。

最后的《太极歌》概括性地描绘太极修炼的真谛、神韵、炼功宗旨和练功口诀。

全书每篇的开篇均有“本篇摘要”,以便于读者快速浏览基本内容,把握要领。

本书与其还未出世的姊妹篇《太极与道:为了人间的智慧》,共同组成对太极拳理,太极哲理、《老子》的“道”三者之间的相互说明、相互解析、相互印证。

太极与道是人类智慧的极品。每个人只有用自己生命的实践才有可能享受和不断充实这有如阳光雨露一般的、永不枯竭的人间幸福源泉。

道,惟以生命之经验才能感知和解释,

太极和太极拳,是诠释道的最好例子。

天赋的生命,本有机会印证和体验道,

每一个人都有资格,品味常乐的果实。

……

感知太极无极,阴阳有无,有为无为,

只能运用动态连续,联系整合的思维,

解析它们之间联系变化和遵循的规律,

万有,是一个永远在往复运动的过程。

一朵鲜花一颗绿树一缕清风一个生命,

一片沧海桑田,一场社会变革,都在

有与无之中轮回,在一阴一阳中化演。

---- 摘自《太极与道:为了人间的智慧》后记

作者 林卫 2010年11月完成于深圳

太极歌

朝霞映大地兮,谁是主宰?

小鸟唱泉边兮,谁来共鸣?

晨风送花香兮,谁与享用?

自然之和谐兮,太极无为。

无极而太极兮,亦阴亦阳,

动静而开合兮,互为其根,

阳变而阴合兮,五气顺布,

四象而八卦兮,乾坤安定。

揉筋活骨兮,忽丝毫用力。

大松大软兮,当整字为先。

两肩松垂兮,则气沉丹田。

两胯松圆兮,即周身一家。

刚柔虚实兮,手可握身可感。

实中求虚兮,路漫漫不争先。

无物无我兮,无为而无不为。

万法归宗兮,自然和谐是道。

若水之柔和兮,如水样清明,

谦谦如流水兮,浩然如日月,

生命的和谐兮,须众生共造,

同一个地球兮,共一个太极。

后记

人心的易动和趋炎附势的本性,谁也无法改变,无法压抑。

社会对人心的诱惑、对人情的扬抑,无法排除,无法避免。

人只可能生存于心的驿动与颠簸之中,在不断历炼中成长。

人心的驿动与颠簸,又何尝不是生命之浪花,必然之历程?

人的欲望和磨难,何尝不是创造这个花花世界的原始动力?

只要能心明如镜,阴霾只会带来清宁,祥云只能留下余温。

只要持守自然之根本,驿动中不乱方寸,颠簸中神静智明。

能回归心的原点,人生处处都是道场,生命时时皆为欢乐!

将这个大千世界,渺渺人生,来一番精雕细琢,浅尝细品。

做一个人,哪里还用得着羡慕神仙,何必一定要企望天庭?

创造自己的真价值,落实到一秒一分,活出一个快乐生命。

精彩页一

第五篇 太极道·松柔静定

在内功修为方面,太极道与太极拳几乎是相同的功法。

练就了太极道的内功修为,再修炼太极拳的功夫,

将会如囊中取物,事半功倍,直登无圈的无为境界。

无滞,则无执;则无圈,则无为。无为,则无不可为。

5.4 太极道的核心思想

太极道所提出的习练方法与传统太极拳的区别,

在练功意念上主要在于以下方面。太极道明确规定:

将习练太极运动时的意念,全部专注于自己身体所有部位,无丝毫他念。

这个“意念”包含两个方面:

对自己身体所有部位的无限放松。

对自己身体所有部位的无限专注。

太极道要求:

意念全部专注于自己身体内在的所有部位,使意念无一丝外泄。

当按照这个意念修习太极运动的时候,

身心会自然变得越来越松、柔、静、定。

生命走向老子的“专气致柔不也婴儿乎”。

这就是:生命的逆向回归之妙境。

在这里,“太极运动”是指一切符合太极、阴阳、五行思想的运动形式。

一切以太极思想作为内在指导思想的运动形式。

5.5 太极道修炼

练习太极拳的方法,全部可以移植用来练习太极道。区别仅在于:

1.练习太极道时不再考究太极拳中关于技击的部分。

2.将练习太极拳时的意念,全部内注于习练者自身。

3.在保持“整”字的基础上,朝向“极柔”的方向修炼。

整与柔的结合,将自然地使个体不断接近大一。

传统的各类太极拳经典理论、《道德经》,皆可以作为修炼时的参考读物。

太极道修炼的宗旨是,尽量不要去耗用自己的内在能量。

沿着这个“不争胜”的目的和路径,修炼出最强的内功。

这正好契合老子“不争,而无人与之相争”的无为之道。

太极道修炼方法,必将成为练就传统太极拳内功的最佳方法。

这种易于为大众理解和接受的极简洁的心法,希望能为人类

身心健康、人类武学和其他运动的发展和繁荣,开辟出可以朝着

各个运动方面无限拓展的,全新的路径。

5.6 太极道的应用

人是身与心的结合物。

松、柔、静、定是身心健康的高级境界,

也是一切人体高难度运动的根本和基础。

大众身心松、柔、静、定的深入程度,

标志着人类身心健康素质的高度和水准,

标志着人体运动可能达到的极限和水准。

太极道直接、简单、深刻、境界无限的目标追求,

为人体身心练就极度的松柔、高度的专注、无暇的静定的

可控制状态,提供了最安全、最简单、最佳的习练方法。

太极道可以应用到一切体育运动、器械运动、军事运动、杂技等的训练。

在所有需要身心锻炼的运动中,提高人身心的松柔、专注、静定的程度,

从而大大提升人体的身心素质、运动能力、运动技能和运动水准。

“将习练任何运动时的意念,全部专注于自己身体所有部位。”

将太极道的核心运念方法,运用于任何运动的基础和一切训练过程中,

使受训者在所有运动之中,长时间地,专注而松柔地,坚韧而自然地,

始终如一地保持一种松、柔、静、定的身心状态。

这不仅可以持续地提高受训者身心松、柔、静、定的程度,

更能使受训者增强少受或抵挡外在干扰的能力和避免受伤。P78-80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4: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