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太和中医院
释义

太和中医院太和中医院创建于1958年,历经两次搬迁,乘改革开放的春风,院长李福同及领导班子坚持“勤俭建院、质量荣院、人才立院、科技兴院”的治院方略,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终于走向辉煌,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急救、科研、教学、预防、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

公司名称:太和中医院

总部地点:太和县

成立时间:1958年

经营范围:医疗机构

公司性质:公立医院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简介

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文明单位,是安徽中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安徽中医学院的教学医院,与“协和医科大学附属阜外医院、北京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协作来往。被誉为皖北医苑的一朵奇葩!原国家卫生部部长陈敏章盛赞该院:艰苦奋斗的体现,实实在在的改革,深圳发展的速度,中西医结合的典范。原卫生部部长张文康题词赞扬:“杏林春色浓,太和发秀枝”。

医院历史

忆往昔,岁月峥嵘。1983年的太和县中医院蜗居于县城西北角的居民区,仅有三排旧病房和十几间门诊室,占地不足4.7亩,年门诊不足3万,年住院人次不足1000人次,年业务收入25万元,固定资产20多万元,前进的步伐是那样的缓慢。

穷则思变,李福同院长上任后,带领全院职工艰苦奋斗,锐意改革,在现址开辟出中医事业的新天地。新院创建伊始,建院功臣们餐风饮露,顶风冒雨,夜以继日地开展义务劳动,他们拉土填坑,拾砖铺路,自漆门窗,自装玻璃......仅一期工程全院职工就投入3868个义务劳动日,节约资金28万元,受到原任省长卢荣景的通令嘉奖;《安徽日报》在头版头条给予报道,并号召全省人民向太和县中医院学习!从此,太和县中医院始终把艰苦奋斗、勤俭建院作为立院之本,兴院之计,不断发扬光大……

医院现况

太和中医院看今朝,硕果累累。目前,医院占地面积已达127亩,医疗用房面积10.7万平方米,拥有核磁共振、64排(128层)CT、电子直线加速器、大C臂、DR等一批高、精、尖医疗设备,固定资产已达3.4亿元。(其中包括国家、省历年来投入161万,县财政差额补助540万元)。现有正式职工980人,其中高级职称57人,中级职称187人,研究生67人。医院设置床位1200张,设骨伤科、针推科、心内科、肿瘤内科、肝病科、肾病科、肺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以及普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肿瘤外科、脑外科、妇产科、儿科、耳鼻喉科、肛肠科、不孕不育科、非药物治疗中心等29个临床科室,设有骨伤病、关节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症、胃炎、结肠炎、肺心病、食管病、头痛症、冠心病、慢性肾炎、中风、糖尿病、肝病、高血压病、前列腺病、不孕症、小儿腹泻、小儿肺炎、小儿骨科、牙齿矫形、腰腿痛等42个专科专病门诊;重点专科有中医骨伤科、肿瘤科、心脑内科、针灸科、推拿科等,重点专病有哮喘病、头痛症、糖尿病、肝病、肾病等。骨伤科是该院的龙头科室,设五个病区,分为四肢、脊柱、骨病关节、手足显微骨外科、中医推拿科,2011年门诊病人51万人次、出院病人4万人次。病人辐射到山东、河南等周边省市,是老百姓信得过的中医院。曾先后四次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连续七次被评为安徽省文明医院,连续五届被评为安徽省文明单位,市级、县级各种奖励共计369项,2006年又被评为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先进单位、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安徽省特色中医院。发展未来,前景光明。

医疗质量的显著提高,急救能力的明显增强,服务半径的不断扩大,诊疗、住院病人的持续增加,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17层的现代化病房大楼的投入使用,为我们太和县中医院今后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放眼未来,以李福同院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决心以深化卫生改革为动力,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奋进,开拓创新,超越过去,超越现在,在祖国医学的浩瀚长空中,鲲鹏展翅,再次腾飞。

科室介绍

骨伤科

骨伤科是由我省著名中医整骨专家张仲田主任医师创建的,为省、市重点专科,分设四肢、脊柱、骨病关节、手足显微外科四个病区,设置200张床位,能开展颈椎前后路减压内固定术、胸腰椎钉棒内固定术、断肢再植术、游离皮瓣修复术、拇指再造术、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关节翻修术等手术,年收治骨伤病人近5000人次。

心内科

心内科系省、市重点临床科室,设置病床40张,在中国红十字会胡大一“爱心志愿队”的帮扶下,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西安西京医院、阜外医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能开展各类心脏病如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风心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心律失常射频治疗,目前已经成功开展各类心脏介入手术600余例。

针灸科

针灸科是该院省市重点中医特色专科,2006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农村医疗机构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重点建设单位”,病房设有床位20张,门诊设有床位40张,成功开展了中药熨敷、中药熏蒸、穴位注射、穴位敷贴、针刺放血、艾灸拔罐等传统中医特色疗法,日针灸门诊人次达80—120人次。

推拿科

推拿科系省、市级重点专科,设病床35张,开展了中医推拿、牵引、理疗、激光针刀、三维电脑腰椎牵引、中医内服、中药熏蒸、灸疗、拔罐激光疗法、微波治疗、中药贴敷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疗效显著。

肿瘤科

肿瘤防治所成立于1990年,设有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疗科三个病区,开放床位160张,采用手术、放疗、化疗、中药辅助治疗等综合手段,疗效明显,现已发展成为集肿瘤化疗、放疗、介入治疗、中医中药综合治疗为一体的皖北地区最大的县级肿瘤防治机构。

肝病科

肝病科设有病床30张,能开展穴位注射三联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中药膏剂贴敷治疗肝硬化、腹水无菌超滤自体回输治疗各种顽固性、难治性腹水、肝癌的介入治疗等特色疗法,疗效显著。

肾病血液透析科

肾病血液透析科是该院重点发展的中医特色科室,下设血液透析、血液净化室,开放床位36张,成功开展了包括肾穿刺活检等4项新技术。特色疗法有:采用自制康肾1-5号系列治疗肾病,自制康肾膏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自制康肾灌肠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腹膜透析治疗急、慢性肾衰,血液透析加灌流治疗各种中重度中毒患者,疗效显著。

儿科

儿科是该院重点发展的中西医结合科室,下设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开放普通床位90张,新生儿重症监护床位30张。特色疗法有:艾灸、灯火灸治疗痄腮,推拿治疗腹泻、斜颈,捏脊治疗疳病、厌食,外治一号—十号散剂分别敷贴神阙、涌泉等穴位分别哮喘、汗症、湿疹、口疮、腹胀、惊风、夜啼等症,退热灌肠液、经皮磁疗小儿肺炎及小儿腹泻。

医院荣誉

先后获得各类荣誉390多项,曾先后四次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连续五届被评为安徽省文明单位和文明单位标兵,连续八次被评为安徽省文明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两次授权该院举办“全国中医医院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截止到目前,全国已有近5000家医院及政府或有关部门组团到该院参加学习,其中三级以上医院100多家;中央电视台、安徽电视台、阜阳电视台,人民日报、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安徽日报、阜阳日报等新闻媒体报道该院的先进事迹、先进经验累计达千余篇(次)。

原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张文康,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卫生部副部长刘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房书亭、医政司司长许志仁,原省委书记王太华,原省人大主任王光宇、孟富林,省长王三运,副省长谢广祥,省卫生厅厅长高开焰、副厅长徐恒秋、李劲风、武琼宇,省中医管理局局长董明培等领导都曾到该院视察,给予很高的评价。原卫生部部长陈敏章赞扬该院是:“艰苦奋斗的体现,实实在在的改革,深圳发展的速度,中西医结合的典范。”原卫生部部长张文康欣然为该院题词:“杏林春色浓,太和发秀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房书亭称赞道:“全国省级中医看广东,县级中医看太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7: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