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阿拉山口
释义

阿拉山口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是举世瞩目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西桥头堡。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铁路、公路并举的国家一类口岸。1990年9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亲自为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的北疆铁路通车剪彩。1990年9月12日,兰新铁路北疆段与原苏联的土西铁路在阿拉山口与对方德鲁日巴口岸间接轨。从此,这条联接亚洲与欧洲的钢铁大道,架起了一条横跨亚洲、欧洲新的经济陆桥。

阿拉山口

新亚欧大陆桥

新亚欧大陆桥东起我国江苏连云港,西出新疆的阿拉山口,终点为荷兰的鹿特丹港。在中国境内由陇海、兰新两大铁路子线构成,横贯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六省,穿越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和荷兰等七个国家。全长10880公里,比第一条亚欧大陆桥省距1100公里

口岸建设情况

阿拉山口口岸经国家批准,始建于1990年6月,1991年7月,铁路开办临时货运,1996年6月,正式开办客货营运,1992年12月1日,经国家口岸办验收,正式向第三国开放。公路口岸1992年5月临时开通,至1995年12月正式开通。

阿拉山口口岸辖区面积为155平方公里,城市建设规划面积为15平方公里。现基础设施覆盖面积为7.9平方公里。截止目前,口岸总投资为7亿元。口岸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口岸的商业、金融、交通、运输、仓储、通讯、文化娱乐、旅馆、饮食、医院、学校等基础工作和生活设施已建设齐全。一个具有新兴的口岸城市正在蓬勃发展。

为加强口岸管理,自治州党委、政府在口岸设有口岸地区党委和口岸管理委员会,行使县市一级党委和政府职能。并设有财政、建设、土地、公安、物价、检察、文卫、水利、广播、林业、工商、税务、运管等职能部门。口岸主要常驻单位有海关、边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铁路、外运、部队等。现口岸常驻人口约8000人。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边境口岸阿拉山口是全国唯一的石油管道、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的国家一类口岸。阿拉山口口岸管理委员会说,当地正向有关部门申请成立县级市——阿拉山口市。

因为过货量迅速增长,口岸周边已聚集相关企业300余家、形成3万人的边境小城。中共阿拉山口口岸委员会副书记曲航说,阿拉山口作为国家能源陆路安全大通道的重要枢纽和西部重要门户,申请建市是为了适应发展需要。

口岸发展

1991年以来,口岸过货量以年均25.8%的速度增长,过货量连续11年居全国陆路口岸第二位。2006年,阿拉山口口岸过货量1462.7万吨,进出口贸易总额45.01亿美元。

2006年7月,中哈管道原油油头抵达中哈边境阿拉山口计量站,中哈石油管道一期工程全面建成运营,年输油能力达1000万吨。阿拉山口因此变得举世瞩目。中哈石油管道二期工程完工后,年输油量可达2000万吨,远景目标将达5000万吨。

口岸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阿拉山口口岸过货量、进出口贸易总额、上缴关税和代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分别占新疆总量的90%、48%以及91%。今年1-10月,口岸累计进出口货物量已达1403万吨。

曲航说,阿拉山口建市的申请若获批准,有望获得包括国家投资项目以及其他众多的政策支持。新疆阿拉山口五矿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一名负责人说,由于从阿拉山口入境的货物主要是能源、矿产等资源性产品,因此,当地建市对石油化工、矿产品加工企业最具投资机会,同时形成对高层次人才和普通劳动者的巨大需求。

当前,阿拉山口城市建成区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7.65平方公里。

气候

阿拉山口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宽、最平坦的口岸。因地形独特形成著名大风口,平均每年8级以上大风达165天。瞬时极大风速55米/秒、风力达17级。

口岸通关发展情况

口岸通关运行情况

阿拉山口口岸自1991年开办临时货运至今,过货量在逐年上升,已累计过货1978万吨.其中:

1994年过货总量43万吨,其中公路1.8万吨;

1995年过货总量109万吨;

1996年过货总量212万吨,其中公路2.1万吨;

1997年过货,总量208万吨,其中公路7.1万吨;

1998年过货总量244万吨,其中公路7.3万吨;

1999年过货总量368万吨,其中公路13.7万吨;

2000年过货总量437万吨,其中公路15万吨。

今年截止7月23日,口岸共过货278.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2.33%。目前,阿拉山口口岸的年过货量占整个新疆16个口岸总过货量的88%,从全国来看,在同类口岸中过货量仅次于满洲里口岸,占全国铁路边境口岸第二位。

上交国家关税、代征税情况。

1991年至2000年已累计向国家上交关税及代征税38.3亿元人民币。其中2000年完成关税、代征税10.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39.1%。今年截止6月30日已完成关税及代征税6亿元人民币。

阿拉山口口岸十年以来,对国家和新疆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口岸经济发展情况

口岸经过10年的发展,已突破单一的通关功能,向多功能方向发展,现已成为博州一块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1、 口岸的资金存量不断扩大,2000年各家银行资金存款余额5亿多元,较上年2.8亿元增长78.5%。

2、 口岸财政收入93年以前基本属赤字,从94年以来财政收入每年以20%速度增长,2000底已达1321万元,较上年增长60.6%,今年第一季度财政收入已完成657万元。

3、 以木材为龙头的进口货物落地加工业已起步。目前,来口岸投资的项目已近1亿元。其中北方公司建木材交易中心并下设1个粗加工厂(有6台带锯、9个烘干锅炉、18个烘干窑,年出板材2万多方)、1个木材精加工厂(年产7万片实木门)。依托国外丰富的卤虫资源,发挥博州现有卤虫加工企业的优势,口岸已建2个卤虫加工厂。另口岸还建有1个铝业加工厂、1个木胶合板厂、1个大理厂等,今年投资5000多万元的液体换装线工程和1500多万元的商贸城工程也已开始投入施工。

4、 依托口岸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成立了阿拉山口国际旅行社。通过招商引资、开发口岸旅游业和景点建设,以开展双边口岸"一日游"为龙头,将口岸旅游与博州赛里木湖、温泉、怪石沟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连为有机整体,使阿拉山口旅游业的发展。

5、 口岸第三产业发展兴旺。截止2000年12月底,阿拉山口私营企业由去年的25户增长到今年的52户,同期比增长了108%;注册资金达7407万元,与同期比增长了416%;同时,阿拉山口非胡制经济发展迅猛,个体工商户由去年的303户增长到今年的405户,同期比增长了21.6%;从业人员达1023人,同期筇33%;注册资金达1774.39万元,同期比增长了66.8%。口岸餐饮、大小宾馆等服务业发展势头很好。

阿拉山口口岸发展广阔

随着西部大开发,东联西出的战略实话,依托口岸地缘优势,阿拉山口地区党委、管委会以江泽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管理权限思想为指导,按照自治区党委有关批示和州不当之处 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对口岸今后5年的发展,进行了战略性的安排部署。

1、 口岸过货量将持续稳步增长。阿拉山口地区党委、管委会将坚持把加快通关效率放在首位,进一步发挥阿拉山口的对外开放和桥头堡的枢纽作用。在保持原有过货量和过货品种的基础上,开发新货源、新品种,拓展新市场。加强与沿桥国家的合作关系,力争到2005年口岸过货量达800万吨。

2、 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建立边境贸易区。为加快阿拉山口口岸和博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使阿拉山口口岸在西部大开发中,更具有强有力的发展后劲,进而带动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大开放和沿桥经济的发展,为新疆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创造有力的条件。必须尽快建立阿拉山口边境贸易区。目前,在自治区、自治州领导的关心下,经过不懈努力,建立边境贸易区工作已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3、 以口岸木材加工为突破,点,带动其它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口岸的人流、物流,拓宽就业渠道,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不断繁荣口岸地方经济,使阿拉山口的加工业成为博州的支柱产业。

4、 为促进口岸经济的发展, 口岸地区正积极筹备组建阿拉山口上市公司。

5、 为保证阿拉山口的长远发展,目前口岸委正积极运作阿拉山口供水工程项目,并已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此项目的建设,将缓解今后口岸在发展过程中用水紧张的状况。

6、 今年是阿拉山口环保绿化工程实施的第二年,工程工期为10年,总投资金额3970万元,这为改善阿拉山口地区今后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将起到积极约促进作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2: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