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泰山不让土壤 |
释义 | 【词目】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发音】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 【释义】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河海不舍弃细小的水流,所以能成就它那样的深广。原喻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 【出处】战国时期 李斯 《谏逐客书》 【易错】易被误认为强大的势力不怕弱小的势力。 故事秦始皇当政后,国家逐渐强大,为了实现统一天下的雄心,防止异国渗透,打算驱逐异国侨民。丞相李斯得知后犯颜直柬,上书说:泰山不让弃一粒土壤,才有如此顶天立地之大。江河对细流均吸纳归己,才有无底之深。作为一国之君,不拒绝任何黎民百姓的追随才昭示他的贤明大德。所以疆土不论东西南北,百姓不分同族异国,只要归顺于我,都该使他们安居乐业,这样天下太平,神灵也会降福于世,这才是以前三皇五帝无敌之所在。 李斯的观点打动了始皇,于是收回了逐客令,并从此广纳天下人才,终于统一了六国。 后来西汉文学家韩婴又根据李斯此论引申为“泰山不让砾石,江海不辞小流,可以成其大。 现在人们以“泰山不让土壤”或“泰山不让砾石”来告戒世人要虚怀若谷,容事容人,作泰山一样的谦谦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