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泰加大树蜂 |
释义 | 泰加大树蜂属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是落叶松、云杉、冷杉重要的蛀干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林中的濒死木、枯立木及新伐倒的原木、伐根。幼虫在木质部中蛀成许多粗大的孔道,使木材工艺价值大为降低,甚至失去利用价值,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据1997年调查,抚顺地区在新宾、清原等县有所发生。 中文学名:泰加大树蜂 拉丁学名:Urocerus gigas taiganus Beson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昆虫纲 目:膜翅目 Hymenoptera 科:树蜂科 Siricidae 分布区域:黑龙江、河北、山东、山西、甘肃、青海、新疆 寄主:落叶松、云杉、冷杉 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 体长20.2-34.1mm,翅展34.1-54.2mm,圆筒形,黑色有光泽。头胸部密布刻点,仅颊和眼上区刻点稀疏。触角丝状,22节,深黄色或黄褐色,端部色较深。复眼棕褐色,眼后有2块黄褐色斑。胸部黑色。翅膜质透明,淡黄褐色,翅脉茶褐色。前翅1Rs室和2Rs室(除融合外)分别具1m-Cu横脉和2m-Cu横脉。足的基节、转节、腿节黑色,胫节、跗节黄褐色,爪黑褐色。腹部黑色,但背板第1节后半部,第2、7、8节及角突为深黄色。产卵管锯鞘褐色,产卵管长12-18mm,平均15.3mm,产卵管与锯鞘长度之比为1:1。腹部末节两侧多数个体具黄色圆斑,但也有全部黑色者。 雄成虫 体长12.5-33.0mm,翅展22.5-51.5mm。体色与雌虫相似,但触角柄节黑色,其余各节红褐色。腹部颜色变化较大,第1、2节及第6、7节至第9节背板黑色,第3至第6节背板为红褐色,第8节背板后缘中央黑色,第9节背板两侧各具一大块黄色圆斑,其余特征同雌成虫。 卵长0.7-1.1mm,宽0.2-0.25mm。近圆锥形,淡乳白色,头部圆钝,尾部尖削。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6-28mm,头宽2.4-3.3mm。体圆筒形,乳白色。头部淡黄色,略向下弯曲。触角短,3节。胸足退化,短小不分节。腹部第10节背板近半圆形,中央具1凹沟,沟底淡黄色。腹末角状突起褐色,基部两侧及中央上方有小齿。 蛹体长12.5-30.0mm。乳白色,头部淡黄色,复眼及口器淡褐色。触角、足和翅紧贴于身体腹面。触角长达第6腹节后缘,翅盖于后足腿节上方。 生物学特性泰加大树蜂在辽宁抚顺地区1年发生1代,以2-5龄幼虫在木质部原蛀道内越冬。第二年4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5月上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化蛹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化蛹末期在8月上旬,蛹期90天左右。成虫5月下旬开始羽化,羽化盛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末期在8月中旬,7月下旬以后虽然有成虫羽化,但量非常小,成虫期约90天。成虫羽化后即开始交尾产卵,6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卵期约100天。6月中旬出现初孵幼虫,7月上中旬为幼虫孵化高峰期,幼虫活动取食至10月中旬开始越冬。 成虫羽化时,咬一直径2-2.5mm羽化孔爬出,遇阴雨大风天气很少羽化。成虫羽化多在上午8-10时和下午2-4时。雄虫羽化略早于雌虫,雌雄性比为1:1.38。成虫多在白天交尾,且有多次交尾、多次产卵的习性,每次交尾1-3分钟,交尾后即开始产卵。产卵前雌虫沿树干或木段爬行,寻找合适的产卵位置;产卵时,触角前伸,足紧紧抓住树干或木段表皮,身体左右摆动,腹部弯曲,用产卵管刺凿树干,逐渐插入木质部中产卵。产卵管几乎与树干或木段垂直,刺入深度一般4—13mm,每次产卵1-3粒,每个卵穴内,卵间相距2-3mm。产完卵后,雌虫靠足和身体的力量将身体向上弓起,拔出产卵管。每次产卵时间为2-15分钟,最多达30分钟。 雌虫平均孕卵量为542.3粒,实际产卵量337.9粒,遗腹卵量为204.4粒。由于雌虫产卵时消耗大量体力,很多雌虫产完卵后,连产卵管都未拔出,就死在树干或木段上,故在濒死木或原木上经常见到产卵器。成虫羽化后不补充营养,飞翔力强,多在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4时活动。雄虫寿命5-7天,雌虫寿命4—6天。 卵发育历期14—25天,平均17.5天。6月上旬以前产的卵发育历期为22—25天,6月中旬以后产的卵历期为14-18天。这主要与不同时期的有效积温有关。 幼虫孵化后,初孵幼虫沿木材纵轴向上偏内取食,4龄后开始向外蛀食返向边材。幼虫在木质部内无转移蛀道习性。老熟幼虫蛀道长85-105mm,平均96mm,宽3-5mm,平均4mm,蛀屑和虫粪坚实地堆积于虫道中。幼虫共5龄。幼虫期发现寄生性天敌枝腹瘿蜂Lbalia leucospoides (Hochenwarph)。在被害原木中,幼虫的自然死亡率为74.8%。 老熟幼虫于翌年5月上旬在蛀道内近边材2-3mm处化蛹,头部朝外。蛹期为14-18天,平均15.5天。蛹室长16-25mm,宽3.7-6.9mm。由于蛹历期短,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小,自然死亡率很低,仅为8.4%。 防治方法1.加强检疫 (1)受害林分的检疫调查,于每年的5月下旬至8月中旬,对林内的濒死木、枯立木和伐根,检查是否有羽化孔、产卵孔,或解剖检查木质部是否有幼虫或蛹。 (2)调运检疫 对每年5月-8月间采伐的原木(含枯立木、濒死木)及其板方材,剥皮检验产卵孔的有无,或解剖原木检查幼虫或蛹。发现该虫时,疫材必需经除害处理后,方可调运。 2.清除虫源木。泰加大树蜂不危害林中健康的活立木,只寄居于濒死木、枯立木、新伐倒木及伐根。因此,清除虫源木,对控制其种群的增长具重要作用。清除虫源木时间最好是在当年的10月至第2年的4月底。并对清除的虫源木进行除害处理。 3.设置饵木诱集成虫产卵,待幼虫孵化盛期,对饵木进行剥皮或熏蒸处理。饵木应选择新鲜原木,按每150-200亩面积上设五堆饵木,每堆饵木0.5m3。 4.塑料帐幕熏蒸法处理疫材。采用溴甲烷15g/m3、磷化铝9g/m3,密闭24小时,熏杀幼虫效果可达100%。 5.带虫伐根处理。据调查,凡泰加大树蜂分布的地区,1-2年生伐根该虫均产卵寄居。所以,新伐根是重要的虫源地。对带虫伐根可在4月中下旬,采用40%氧化乐果、50%辛硫磷乳剂、50%对硫磷乳剂与柴油按1:100比例,喷洒伐根;或对伐根采用土埋法(伐根上部土埋厚度为5-10cm,四周厚度为10-15cm)对杀灭幼虫效果极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