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台湾麝香凤蝶
释义

台湾麝香凤蝶

Byasa impediens

分类:

凤蝶科/鳞翅目

外观特征

展翅宽80~90mm。翅膀黑色;主要特征是下翅周围具有7枚淡粉红色块状斑纹,并且有长尾状突起。近似种为麝香凤蝶(B. alcinous)下翅斑纹为桃红色,且形状较小、数量较少。

生态习性:

成虫几乎全年可见,生活在中海拔以下山区。喜好访花。

基本资料:

A. 科别:凤蝶科

B. 学名:Byasa febanus

C. 分布:台湾中部以南较为常见,中央山脉四周低平山区皆可见到成虫活动

生长过程

卵期——卵为圆球形。顶部微凸,呈桃子状;底部扁平。直径约为 1.4~1.45 mm,高约 1.55 mm,表面黏附橘黄色雌蝶副腺分泌物,呈纵列颗粒状隆起脉纹。天敌有卵寄生蜂。卵期约为 5~7 日。

幼虫期——各体节背面及体侧有数条黑色斜纹,各体节侧腺、气门下线与各胸节气门上线具有细长肉质突起,突起尖端呈淡红色。幼虫头部黑色,体呈黑褐色;终龄幼虫体长约为 40~50 mm,第 3、4 腹节及第七腹节之肉质突起为白色。小茧蜂、胡蜂、姬蜂、寄生蝇等为其天敌。幼虫发育期约需 20~25 日,孵化后之初龄幼虫多停栖于寄主植物叶背,除摄食时移动到叶缘取食,平时均静止不动。前胸具黄色臭角,平时缩于前胸背板缝内,受到惊吓或骚扰时,可外翻伸出,并分泌具臭味之橘黄色液体,用以驱敌。

蛹期——蛹为带蛹,长约 25~35mm,呈淡橘色,体表布满白色斜纹。丝带通过后胸背方悬挂于固定物上,为黑色。中胸背方有橘色突起,中胸两侧具一对不规则叶状突起。第 4~9 腹节背方各有一对扁平叶状突起。蛹期约为 25~30 日不定。老熟幼虫于寄主植物或附近隐密之植物枝叶间,寻找适当地点吐丝化蛹。

成虫期——雄蝶前翅端稍尖,整体接近长三角形,后翅狭长,呈明显波浪状,具尾状突起,后翅内缘反卷,内面密生细长鳞毛。雌蝶体型较大,外观与雄蝶相近,后翅内缘无明显性征。此蝶前、后翅表底色为黑褐色,翅脉色泽较深,后翅第 1b~7 室亚外缘有大型红色弦月纹。本种为大型蝶种,展翅约为 6~7 cm。有蜘蛛、青蛙、蜥蜴、鸟类、蜻蜓等多种捕食性天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2: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