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台湾历史与文化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 台湾历史与文化 作 者:谢必震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7月 ISBN: 9787502772277 开本: 16开 定价: 30.00 元 内容简介《台湾历史与文化》是关于研究台湾文化史的专著。主要内容包括:寻根探源——史前文化与早期居民;漂洋过海——历史上两岸往来;群魔乱舞——西方殖民者统治下的台湾;风云变幻——郑成功时代的台湾;九州方圆——康熙统一台湾;天翻地覆——台湾建省与近代化;暗无天日——日据时期的台湾;云开雾散——抗战胜利与台湾回归;岁月如歌——台湾文学的风韵等等。 图书目录第一章 寻根探源——史前文化与早期居民 第二章 漂洋过海——历史上两岸往来 第三章 群魔乱舞——西方殖民者统治下的台湾 第四章 风云变幻——郑成功时代的台湾 第五章 九州方圆——康熙统一台湾 第六章 天翻地覆——台湾建省与近代化 第七章 暗无天日——日据时期的台湾 第八章 云开雾散——抗战胜利与台湾回归 第九章 岁月如歌——台湾文学的风韵 第十章 赏心悦耳——台湾音乐的精妙 第十一章 巧夺天工——台湾美术的发展 第十二章 神刀鬼斧——台湾工艺的风格 第十三章 千姿百态——台湾戏曲的嬗变 第十四章 美不胜收——台湾舞蹈的魅力 第十五章 电光幻影——台湾电影的兴衰 第十六章 山珍海味——台湾饮食文化的精华 第十七章 约定俗成——台湾民间习俗的积淀 第十八章 心诚则灵——台湾宗教的奥秘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台湾的历史 台湾在旧石器时代晚期(50,000年前─10,000年前)已开始有人类居住。 较能够确定的,是新石器时代(始于纪元前5,000年)以来的史前文化,是南岛语系民族的遗留[27]。 《三国志》记载三国时代吴国曾指派军队登陆夷洲,《隋书》则有隋炀帝派兵攻打流求国的记载。 但尚未证实这些中国古籍中的记载的地名就是今日的台湾(参见夷洲、流求国)。 而马来波里尼西亚土著民族在也于13世纪以前就存在于台湾岛上,这些原住民分布于台湾全岛,属于南岛语系。 台湾原住民的缺齿、纹身、口琴、卉服、织贝、腰机纺织、贯头衣、亲族外婚、父子连名、年龄分级、老人政治、鸟占、猎首、灵魂崇拜、室内葬等特征,都属印度尼西亚古文化特质。 [28] 宋元明时期 主条目:澎湖寨巡检司 显示图片 16世纪的台湾古地图,16世纪前地图均被描绘为三块分开的岛屿 南宋时期,已开始有汉人在澎湖开垦。 宋孝宗干道七年(1171年),正式驻兵澎湖,隶属闽南晋江县。 1225年赵括所著诸蕃志提到「泉有海岛,曰澎湖,隶晋江县。」。 正式确认台湾离岛-澎湖,属南宋版图。 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蒙古袭来日本因台风失败,迂回台湾,道经澎湖设澎湖巡检司,企图进取台湾,作为征日本之准备。 该地方区划隶属于福建泉州府,主官为澎湖寨巡检。 澎湖巡检司不但是澎湖群岛的首次行政区划,也是台湾地区的首次官署设置。 明朝仍依循前例于澎湖设置该官署,直至1384年因为实施封海政策,予以废除。 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复设澎湖巡检司。 此官署直至162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占领澎湖为止,但在1624年,明朝福建巡抚南居益又派兵进攻澎湖,并取得了澎湖之战的胜利,从而将荷兰势力驱逐出澎湖,收复了澎湖列岛。 至16世纪中期台湾原住民产生了大肚王国(Kingdom of Middag)。 由15至18个村社的巴布拉族与猫雾捒族、巴则海族和一部份洪雅族所成立的「跨族群准王国」,共主称为大肚番王(Quataong) ,领域范围主要于大肚溪上中下游的流域。 该王国在1644年荷兰人武力入侵后降服,荷兰东印度公司与番王缔约并承认其地方领主,于明郑王朝时期遭受镇压近乎灭绝,至清雍正时期因抗清失败最终灭亡。 到了16世纪中期,包含倭寇在内的海盗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活动,并将台湾作为躲藏地点。 海盗在中国沿海劫掠,遇到官兵追击,就逃至澎湖,然后再到台湾,成为除了少数汉族拓荒屯垦移民之外的另一部份住民。 同一时期,葡萄牙人是最早抵达东亚与殖民台湾的欧洲探险者,但是与台湾的实质关系仅止于用鸦片来交换一些原住民的物品,并没有进一步殖民的企图。 1624年,颜思齐在魍港(另一说在笨港)设立十寨作为据点[29],其继承人郑芝龙后来成为中国东南沿海势力最大的海盗,并在1628年接受明朝招抚。 同年闽南大旱,郑芝龙曾提议招募饥民移殖台湾[30],亦有学者认为此提议从未执行[31]。 这段期间郑芝龙曾强力控制中国东南沿海的商船,以及中国对台湾的贸易[32]。 荷西殖民时期 主条目:台湾荷西殖民时期 显示图片 热兰遮城,1875年作品。 1624年,原占领澎湖的荷兰人和明军签约,放弃其在澎湖的经营,转而登陆台湾南部,属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荷兰人首先在「北汕尾」(今台南四草)建立简易的商馆,并于1625年,在「一鲲鯓」(今台南安平)筑起了「热兰遮城」(今安平古堡),以此作为统治中心,为增加米、糖等农作物产量,开始招募中国福建沿海一带的居民迁往台湾开垦。 1626年至1642年,台湾北部也曾经为西班牙占领[33],西班牙人在台湾北部的鸡笼(今基隆)与社寮岛(今和平岛)筑城,并称之为「圣救主」城(即圣萨尔瓦多城)。 之后又占领蛤仔难(今宜兰),并在沪尾(今淡水)兴建「圣多明哥城」(位于今红毛城原址)。 显示图片 约翰·芬伯翁作品《澎湖岛及福尔摩沙海岛图》,约1640年绘。 后来荷兰人与西班牙人在东亚展开竞争,荷兰人对日本幕府散播西班牙企图颠覆日本政府阴谋,引起日本锁国政策(只有清帝国与荷兰例外)。 为了进一步驱逐西班牙势力,荷兰人于1642年攻占了西班牙的占领的鸡笼地区,赶走了西班牙人。 荷兰所建立的殖民王国,是台湾历史上第一个有系统统治的政权,并有少量对平埔族的教育与传教事业。 占领目的是作为对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与南洋贸易据点的枢纽,台湾据点成为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亚洲据点的第二名,获利主要是配送给公司股东。 由于苛征与限制,使得原住民在1635年与1636年,分别发起麻豆溪事件与萧珑事件两次大型反抗。 到了1652年,以郑芝龙旧部郭怀一为领袖的汉族移民,也对殖民者展开大规模的反抗。 平息之后,荷兰人兴建普罗民遮城(今赤崁楼)以加强防范反抗事件。 随后郑芝龙也大规招募移民渡海拓殖台湾。 1661年,由郑成功所领导的郑军围攻热兰遮城,1662年2月荷兰人接受条件开城投降,结束对台湾统治。 明郑时期 主条目:台湾明郑时期 显示图片 全台首学孔子庙 郑氏治理时期从1662年南明延平郡王郑成功打败东印度公司起,经郑氏三代统治台湾至1683年降清为止,统治时间前后共23年。 以反清复明为口号的郑成功经过九个月的苦战,迫使荷兰台湾长官揆一于1662年2月1日(黄历12月13日)签字投降,撤离台湾,自此台湾归为明郑治理,建立了台湾历史上第一个汉人政权。 郑氏改赤崁建都为东都明京,即今台南市所在之地,设一府二县,另设一司为澎湖安抚司。 郑成功于同年6月23日病逝。 其子郑经继位,1664年改东都为东宁,外人以东宁王国称全台。 英国东印度公司曾与郑氏政权签订通商条约,当时英国人直称其为「台湾王国」或「福尔摩沙王国」[34]。 在陈永华的辅政下,建立完整的中央政府体制,抚土民,通商贩,兴学校,进人才,定制度,境内大治。 郑经死后,经过政变,郑成功之孙克塽继位,于1683年郑军水师在澎湖海战为清军所败,郑克塽被迫投降。 清廷官员虽曾建议放弃台湾,但康熙帝仍将台湾划入大清帝国版图,归福建省管辖。 [35] 清朝统治时期 主条目:台湾清治时期 显示图片 沈葆桢于1874年于台南海滨所建之「二鲲鯓礮台」(亿载金城)。 台湾清治时期始于清朝将领施琅于1683年攻取台湾,1895年甲午战争后割让给日本为迄,实质统治台湾的时间计212年。 1684年4月,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是台湾首次成为大清帝国的一部分。 在17世纪初期清朝政府起初对于台湾的统治采消极政策,治台政策尽量以较低的成本来经营建设,并鼓励人民开垦,先是将十几万在荷郑时期就已居住在台湾的汉人强制遣返大清帝国内地原籍,再对内地人移民台湾严格限制,禁止携带家眷,但中国沿海省分仍有不少人民冒险偷渡来台,在台湾西半部各地落脚定居,后来慢慢开始有向台湾东部开垦的行列,但为数不多[36]。 由于初期清廷派来的官吏素质粗劣、官民间语言的隔阂、以及清廷对台湾住民的高压政策等,造成武装起义或骚扰事件不断发生,1721年的朱一贵事件、1786年的林爽文事件、以及1862年的戴潮春事件,被称为清朝统治下台湾的三大「叛乱案」。 到了18世纪乾隆后期开始出现大量开垦移民,而此台湾移民又以漳州人与泉州人居多。 由于先来后到的土地分配冲突而相继发生泉漳械斗武装冲突争执。 清治官衙控制力薄弱,无法禁绝遏止,地方官甚至借漠视两方争斗与分化,造成两败俱伤以削减可能的叛乱力量。 这种族群间的对立,造成经济与文化交流的更加困难。 经19世纪末期两族群许多地方仕绅努力,才逐渐有所改善。 不过到如今,族群分立观念仍多少还是受其影响。 19世纪中叶以后,随列强逐步由海路进逼中国,台湾在1860年起,开放部分港口开放对外通商。 鸦片战争期间,自1841年9月起英国舰队数度出现台湾外海,试图占领北部基隆港与西海岸中部梧栖港,但都归于失败,这是帝国主义列强对台湾清治时期第一次野心的行动。 显示图片 1867年的打狗港哨船头 1874年,日本因台湾南部原住民杀害琉球渔民事件,出兵恒春半岛,即「牡丹社事件」[37]。 这对清廷以往消极的台湾经营成为一种警讯。 清廷在日军出兵台湾后的1874年5月27日,迅速派遣沈葆桢来台,显著地强化台湾的防卫力量,并革新台湾行政、以积极政策使台湾发展。 由其继任者、福建巡抚丁日昌继承下来。 随后1884年,清法战争中法国军队出兵澎湖群岛及台湾北部[38]。 这都让清朝更加重视台湾在海防上的重要性。 1885年,清朝设立台湾省[39],并由刘铭传出任台湾首任巡抚。 1884年清朝与法国因越南的战争爆发,使得刘铭传被清廷重新启用派往台湾。 刘铭传在台湾时多次击败法军登台的计划,在沪尾大捷中最终使法军放弃登台。 1885年清廷将台湾从福建分离出来建立台湾省,刘铭传任巡抚。 到1891年为止刘铭传在台湾设立防御措施,整理军备,同时也在台湾开发和建立了许多基础设施,他督台期间台湾的第一条铁路开通,从基隆港到新竹,台湾与福建之间的第一条电缆被铺设,此外他还建立了电报局、煤务局、铁路局等一系列管理机构,使台湾在短短五年间成为当时中国最进步的省份。 [40] 但是刘铭传的新政并没有考虑到官吏的廉洁以及台湾本身财政负担的问题,导致台湾省财政负担大幅增加,官员贪污频繁,以及人民的反抗。 1889年彰化就曾经因为清田赋问题而爆发「公道大王」施九缎事件。 而后至1894年12月由唐景嵩就任台湾巡抚。 时已正发生甲午战争,由于1894年到1895年清廷在甲午战争的失败,清廷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之主权让给了当时积极向外扩展势力的日本。 台湾人建立台湾民主国对抗日本,以蓝地白虎的「黄虎旗」当作国旗,以唐景嵩就任临时大总统,刘永福任大将军。 日军于贡寮登陆后,台湾民主国兵败如山倒,日本接收台湾。 日本统治时期 主条目:台湾日治时期和台湾民主国 显示图片 1911年时的日本地图,其中包括台湾 自1895年6月17日日本于台北城举行「始政式」起,至1945年10月25日中华民国接收台湾为止,台湾由日本管辖的时期计约50年。 日本接收台湾初期,台湾官绅如丘逢甲等人抗拒割让日本,成立「台湾民主国」,推举末代台湾巡抚唐景嵩为总统,抵抗日本军队的接收,结果日军甫登陆唐景嵩立刻逃至厦门,6月26日刘永福继任台湾民主国总统。 将台湾民主国中部以北防务委由台湾知府黎景嵩指挥。 之后三个月,民主国和日军发生不少规模不小的血战,并造成14000名台湾兵勇战死,史称「乙未战争」,同时也是台湾史上最大一次战争[41]。 初期日本治台任用军人为台湾总督,以敉平当时各地的动乱组织,1898年,日本明治政府任命陆军将领儿玉源太郎中将为第四任总督,并派后藤新平担任民政长官以为辅佐,从此采取软硬兼施的政策治理台湾。 日本以保甲制度管理台湾,后到日本大正年间,台湾政局趋转稳。 1908年,铁路纵贯线全线贯通,让过去台湾南北需时数日的交通缩短至朝发夕至的1日内。 1919年日本政府派任田健治郎为台湾的首任文官总督,开始大量建造各项基础建设,如自来水、电力、公路、铁路、医疗、教育。 为推动「农业台湾,工业日本」的政策,鼓励台湾农民种植蔗糖、稻米;并大量开采金铜煤矿、森林、食盐等台湾自然资源,以供应日本内地工业所需。 同时,日本重新划定台湾行政区域,对重要的区域都市开始进行「市区改正」工作,拟定都市计画,改变过去台湾常见的清末闽南地区的乡镇风光,使得街道风貌渐为西洋化,并规划全台道路桥梁、公园绿地、自来水与下水道、电气工程、卫生机构、公家厅舍等。 显示图片 日本时期铁道部厅舍,普见的巴洛克式建筑与整齐街景成为主要特色 另一方面,出于殖民政策的考虑,日本对台湾人进行殖民教育。 虽然在教育制度上对台湾本地人并没有明文限制,但是台湾人仍有差别待遇或歧视,日本人在山区设番学校,平地设小学校与公学校,并没有规定台湾人不能到小学校上课,但因为小学校学费高,所以学生大多是日本人子女与台湾的富家子弟。 但日治时代的台湾人,除了能接受医学、农牧等技术性质高等教育,不乏是在日治时代修习文、法科而成就卓著者:如台大文学院长林茂生、高等法院推事吴鸿麒、新竹地检处检察官王育霖(为台湾人在日治时代第一位检察官),台南市名律师汤德章等,政府对推广台湾教育之普及亦有其功。 [42] 台湾人民对于日本殖民政府的反抗,初期多为激烈的武力冲突(以中、南部地方势力居多),如1915年第一次以宗教力量结合反抗日本统治的西来庵事件,还有以莫那鲁道为首的雾社事件,但最后都以被镇压瓦解或被诱导归顺收场。 自1920年代开始,随着日本进入「大正民主」时代,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民族自决」主张的影响,台湾的知识分子也展开一连串要求自治与制度改革的运动,结合偶发的劳工运动,并向民间广为宣传,但到了后期,因为左、右两派的分裂,及日本殖民政府加强压制力道而逐渐消沉。 蓬勃的日治黄金时期在的台湾博览会达到顶峰,铁路路线扩建、米糖产量增加、邮信电信普及等等经济成果也导致台湾社会人口增加、公学校普及和放足彻底实施、现代卫生环境建立与守时守法观念养成等重大民生改革,进而举行了台湾首次选举。 1930年4月10日由八田与一规划监造的嘉南大圳及乌山头水库顺利通水使用,成为全台湾第一、日本第一、亚洲第一甚至是全世界第三的大型水利工程设施,使台南州地区多达150000甲的土地拥有充沛水量。 显示图片 台北大空袭的城内弹着略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37年起),日本为加强对台湾的控制,推行皇民化运动。 第一阶段是1936年底到1940年的「国民精神总动员」,重点在于「确立对时局的认识,强化国民意识」。 第二阶段是1941年到1945年的「皇民奉公运动时期」,主旨在驱使台湾人为日本帝国尽忠。 「鼓励」台湾人说日语并推行日式教育,改姓日本姓氏,穿日本服饰,奉祀传统日本信仰神道教,全盘接受日化生活[43] 。 另外日本当局也于1945年全面实施征兵制,召集台湾人从军或负担军队劳役,投入中国及东南亚战场,并在胁迫、欺骗或是不可抗力的情况下征集许多慰安妇。 1944年后,受到盟军25次大空袭影响,受波及的台湾农工生产值于战争结束前的1945年降到最低点[44]。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 中华民国政府于1945年10月25日在台北公会堂举行中国战区受降典礼,并开始了中华民国政府接收台湾统治至今。 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主题首页 主条目:台湾战后时期 显示图片 台北市太平町庆祝光复之景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并签署《降伏文书》,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代表何应钦接收降书,而后设立由陈仪出任最高行政首长的「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中华民国开始实质统治台湾。 当时接管的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施政不当引发民怨,加上战后经济崩溃与恶性通货膨胀等,最后在1947年初,因查缉私烟所引发的警民冲突,使得无法宣泄的民怨促使二二八事件爆发。 之后国民政府后续还有清乡行动,许多与事件无关的各界菁英与百姓也被无故杀害,或逮捕之后不经审判而被监禁、处死或就此失踪。 此事件埋下后来台湾人与外省人族群与党派对立与台湾独立运动的种子。 显示图片 「蒋公塑像」代表蒋家政权影响台湾的历史象征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因国共内战战败而播迁台湾。 由于解放军仍持续攻击国军,从1949年10月24日渡海进攻大金门的古宁头战役开始发生不少大小规模的惨烈战役,直至1958年金门八二三炮战国军一方防卫成功,使得双方暂时停火。 之后经过二年(1960年),与往后1965年间偶发零星小战斗,此军事冲突直到1978年底才正式宣告两岸对峙时代结束,台湾海峡危机得以正式终止[45]。 由于1948年5月10日公布实施《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与1949年5月20日施行《戒严令》,中华民国政府撤退至台湾后,时任总统蒋介石为稳定政权、防止中共渗入台湾,展开长期的戒严与白色恐怖时期。 之后中华民国政府在台湾一方面利用美援,推行经济上的变革,稳定农业,扶植工业及中小企业;一方面透过前述两项法令,配合党、政府、军队、特务的结合掌控,持续政治与社会上的强势控制,巩固一党专政体制,并压制许多反对言论或行动。 显示图片 现代台湾地图 1950年代,台湾开始实行地方自治,县级以下民意代表与行政首长及省议会由公民直选产生。 政府开始一系列扶植农业的政策,时任台湾省省主席陈诚推行土地改革(三七五减租、公地放领及耕者有其田),稳定农业。在工业方面,藉由土地改革,带动了民营企业和工商业发展,并以加工出口导向为主。 1953年,台湾经济已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准,由于日治时期的基础、中国来台的资金人才与技术及美援等因素下,台湾经济逐步走向迅速成长。 1960年代,台湾进口替代产业面临国内市场饱和问题,同时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工厂面临工资上涨等因素,纷纷搬迁到一些具工业基础又劳工成本低廉的地区,台湾的经济政策遂改为出口扩张。 1966年,政府成立高雄加工出口区,这是亚洲第一个加工出口区。 1963年,工业占台湾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逐渐超过农业。 此后直到第一次石油危机为止,台湾长期保持年均两位数以上的经济成长率。 1968年,政府开始实施九年国民义务教育,对台湾社会具有跨时代的重要意义。 显示图片 中沙大桥属于中山高速公路的环节,象征十大建设期间沙乌地阿拉伯对台援助的情况 1970年代台湾进入经济起飞时代,由于石油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不景气,1973年11月行政院院长蒋经国推动十大建设及十二大建设以稳定经济发展。 蒋中正于1975年4月5日病逝后,由副总统严家淦继任总统至1978年届满。 1978年蒋经国经由第一届国民大会选举,担任了第六、七任总统,并持续发展本土化及民主化,不过仍有特务政治情形。 台湾产业形态也由以农渔业为主顺利转型为以工业制造业与商业服务业为主,台湾经济发展迅速,人民所得与生活水准均有显著提升。 1971年中华民国政府被迫宣布退出联合国[46],此后各国陆续解除邦交关系。 1979年1月1日,中华民国政府与美国断交,外交处境造成相当冲击。 台湾的党外团体开始透过私下发行的政论杂志,对国民党执政的政府进行抗争,要求全面落实民主政治与言论自由。 1979年12月,在高雄市发生美丽岛事件,是台湾规模最大的民主抗争事件,之后对被逮捕相关人士的军事审判更引起国际瞩目。 [47] 1980年代,随着产业从农业发展到轻重工业、国民教育普及,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六千美元,台湾名列亚洲四小龙,股市指数曾高达万点,政府成立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大力鼓励内外厂商投资积体电路、电脑等高科技产业,台湾中小企业也被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所影响,此时台湾个人电脑主板产量因此位居世界第一,台湾达到新兴工业国家(NIEs)水平。 随着民主运动蓬勃展开,于1986年戒严状态下政府仍默许民主进步党成立。 由于陈文成命案、江南案、十信案相继爆发、党外人士的抗争与民主诉求,终于在1987年7月14日总统蒋经国颁布宣布「解严」。 随后更进一步开放党禁及报禁、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及国会改革。 1988年蒋经国去世,副总统李登辉继任,蒋家父子两代统治随之结束。 显示图片 中国的地对空飞弹在台湾海峡覆盖总范围 1990年代台湾进一步落实民主,街头抗争成为台湾日后自由民主社会的常见现象,著名的如五一九绿色运动、鹿港居民反杜邦设厂事件、五二〇农运、无壳蜗牛运动。 李登辉于1990年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七次会议总统选举当选之后,仍持续推动民主化与台湾本土化政策,在任内陆续推动六次修宪。 1990年大学生发起三月学运,李登辉总统认同此学运并宣布修宪及改选国民大会,在1991年5月1日宣布结束「动员戡乱」,并结束「万年国会」的运作,之后决定在1996年举行首次总统直选。 1995年3月,全民健保正式实施,台湾福利制度的完善初见端倪。 1995年中共在接近台湾的岛屿举行一连串攻岛军事演习与飞弹试射,让海峡两岸紧张关系升高到极点,当时造成台湾人民恐慌,美国为此派航空母舰战斗群前往台湾海域确保台湾海峡平静。 1996年3月23日,李登辉与连战赢得了中华民国第九任正副总统职位,也是中华民国史上首次直接民选的正副总统。 1998年,中华民国政府为了解决中央与地方行政区的过度重叠而通过了省虚级化(冻省)[48]。 1999年,李登辉总统受访提出了特殊的国与国关系,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为两个对等的国家,再使两岸紧张关系提高。 1999年9月21日发生芮氏规模达7.3的大地震,此为20世纪末期台湾伤亡损失最大的天灾。 21世纪伊始,2000年3月18日,由民主进步党提名的陈水扁、吕秀莲当选第十任正副总统,写下首次政党轮替的纪录。 于2001年1月1日,厦门与金马小型三通实施,首度实现两岸小规模正式通商、通航和通邮。 2001年以「台澎金马个别关税领域」名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2年8月,时任总统陈水扁公开表示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关系是「一边一国」,引发台湾、大陆及美国各界争议。 2003年3月14日台湾首例非典型肺炎引发SARS风波,使得全台湾产生恐慌浪潮,创下台湾1949年以来,医院封院、街坊封楼、医院外全面发烧筛检的首见景况。 2004年,第三次总统直选陈水扁及吕秀莲当选连任,其竞选期间发生枪击案引起社会广大争论。 2005年6月立法院预算审核通过新十大建设。 2006年9月9日,因民进党执政政府爆发多起弊案,由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发起反贪腐大游行,台湾社会产生了广大政治对立并产生了许多特殊次文化效应。 2008年3月22日,由中国国民党提名的马英九、萧万长在2008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中胜出,当选第十二任正副总统,成为台湾民主政治第二次政党轮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