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台儿庄运河国家湿地公园
释义

枣庄市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是中国国内第一家以运河湿地为主的湿地公园。主要由涛沟河下游段、峄城大沙河分洪道下游段以及两河口之间的京杭运河段等河流湿地组成,将台儿庄城区包围其中,属典型的河流湿地。

景区简介

枣庄市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是中国国内第一家以运河湿地为主的湿地公园。主要由涛沟河下游段、峄城大沙河分洪道下游段以及两河口之间的京杭运河段等河流湿地组成,将台儿庄城区包围其中,属典型的河流湿地。规划总面积2592公顷。其性质定位以湿地资源保护、修复为前提,以台儿庄运河湿地生态系统和历史文化为主要景观资源,以湿地观光、科普教育、度假休闲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湿地公园。

在运河湿地公园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上,着力维护湿地生态平衡、保护湿地生态功能、保障运河水质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原则

保护优先、科学修复、注重文化、以人为本、适度开发、合理利用

形象定位

“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台儿庄运河国家湿地公园

性质定位

以湿地资源保护与修复为前提,以台儿庄运河湿地生态系统和历史文化为主要景观,以湿地观光旅游、科普教育、度假休闲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湿地公园。

建设优势

自然优势

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规划区的主干,是运河国家级样板航道和南水北调工程聚集带。有台儿庄运河大桥、台儿庄二线船闸及其复线、台儿庄泵站以及利用这些景致之间相对独立的大水面拟建的运河水上游乐园等水工景致,有运河大堤、河滩高地、缓平坡地、河间平洼地、槽状洼地、河道沼泽等典型地貌。运河大堤东西横亘,两岸护堤的灌木与林木宛如绿色长龙,与滔滔河水并行不悖;大面积的运河滩地上,是6000亩生态农业的荷花长廊;滩地间的积水洼地,数百种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与各类鸟禽鱼类的立式构成,形成典型的低洼湿地景观。古运晨曲、运河夕照、对影邀月等特定情境,构成了重要的天象景观。

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规划区的两翼支撑,是上游大沙河人工湿地与下游涛沟河的自然湿地景观。其中以涛沟河自然湿地最为丰富。

涛沟河是苏鲁两省台儿庄、苍山、邳州三县(市)的边界河道,为中运河上游主要支流之一。涛沟河沿岸绿树环拥,芳草萋萋,芦苇茂密,鸭嬉鸥飞,莺啼燕舞,是台儿庄境内数百种野生动植物繁衍栖息的天然乐园。

人文积淀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承载了千百年时代变迁留下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台儿庄城内修复保护的明清运河故道,作为京杭运河全线仅有的古运河遗存,有保存最完好的古河道、古码头、古驳岸、古村落遗迹,有与运河故道首尾相通的环城河,有依河兴建的月河公园。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称誉为“活着的运河”和“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

京杭运河赋予了台儿庄重要的经济与战略地位。1938年中国抗战台儿庄大捷名垂青史。发掘这一人文历史资源,台儿庄对当年大战的遗迹、遗址做了保护性开发,还兴建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等一系列大型纪念设施,台儿庄成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纳入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线路。它们所承载的丰厚的运河文化、水运商旅文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大战文化信息,都将为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的建设,倍增人文神采。

大好机遇

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设施,为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增添了壮美的景观。适应南水北调的国计民生之需,台儿庄的环境治理,特别是污水治理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就,境内所有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全部达到了国标排放和循环利用,水稻和莲藕种植、水田养殖成为生态农业的支柱产业。同时,依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枣庄市举全市之力,积极重建台儿庄运河古城。届时,台儿庄将成为世界上继华沙、庞贝、丽江之后的第四座重建古城和中国第一座二战纪念城市。这些重大工程,对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的建设,必将产生决定性的促动与联动效应。

丰厚的自然条件、璀璨的人文积淀和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决定了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建设的可行与可能。美好的发展前景和可观的社会效益,则决定了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建设的必然。

巨大意义

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湿地属典型的河流湿地类型,生态系统结构完整,自然景观独特,物种丰富,珍稀濒危物种众多,特别是分布有大面积野生莲、菱等水生生物群落,是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径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台儿庄运河是南四湖入淮的重要流路,也是京杭大运河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节点。

该处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气候、控制污染、保障工农业用水、维护生态安全和发展航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地处内陆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湿地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生态退化特征仍然明显。该湿地公园对维护运河湿地的生态特征和服务功能,保障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对大运河文化最基本的保护

京杭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台儿庄城区内现存完好的3公里古运河河道及明清繁荣时期的古街、古巷、古码头等古城遗址,作为“活着的运河”和“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对世界文化史与人类文明史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研究价值和利用价值。将其纳入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规划区域,对其完整性、原本性施以强制性的基本保护与保存,具有战略性、学术性的高度。

对台儿庄经济科学可持续发展的促进

台儿庄是全国著名的鲁南粮仓。生产的小麦、玉米、水稻、水田藕和淡水鱼,其品质名闻遐迩。特别是湿地公园规划区内的10万亩优质稻米、1万亩水田莲藕和2万亩鱼塘,都对丰富的优质水源有着密切的依存性。建设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促使规划区内的土地使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单一粮食生产向粮、藕、鱼、菜多元结构转变,水、光、气、热资源利用的单区位向上、中、下多区位转变,实现立体种养和生态循环相结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对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农民增收奔小康,以及对全区经济建设的科学发展,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命脉作用。

对台儿庄运河流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完善

台儿庄运河流经台儿庄区全境40公里,上下游及其沿岸流域,涉及到苏鲁两声七个县市区千余平方公里。运河湿地公园区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存有8门11纲19目46科115属的藻类植物, 102科320属516种的维管植物,和325种各类脊椎动物,其中,有国家Ⅰ、Ⅱ、Ⅲ级保护植物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种,二级保护动物22种,山东省重点保护动物43种。这些多样性与珍稀性的物种,使台儿庄运河湿地成了整个运河流域中唯一的一个珍贵遗传多样性的自然陈列馆和基因库。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建成,将是对此最好的保护。同时形成湿地生态的核心效应,辐射周边,是对鲁南苏北地域生态建设最有效的支持,更是对南水北调东线水质的持久保障,于当代于子孙于本土与大局都是功德无量的大计。

建设台儿庄运河国家湿地公园,势在必行。台儿庄区各级各界为此已经或正在做着积极的努力。他们组建专门机构,先后6次邀请国家和省市专家学者开展资源普查、调研、考察、论证,集古城、运河、大战、湿地等水文人文资源于一体,设定了“一城一轴两翼四带七区”的湿地公园空间格局。即即运河古城为核心,以东西走向的大运河水上景观为轴;以城西大沙河城东涛沟河为两翼;构建大运河水韵景观、古月河水文景致、涛沟河自然湿地风光、小季河生态农业风光四条景观带;将古城恢复区、公园管理区、大运河水上游乐区、古月河及古城风貌游览区、小季河人工湿地观赏区、涛沟河天然湿地展示区、生态农业观光区合理布局,各成体系;将观鸟亭、芦苇迷宫、水中步道、亲水码头、招鸟屋、荷花廊、桃花岛、钓鱼台、水族馆、运河人家、池塘动植物养殖观赏园等星罗棋布在其间…如此天然的与人工的,水文的与人文的,原生的与后生的,广袤的与精致的,宏伟的与盆景的,围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立体化组合、综合性展示,时时风光旖旎,处处风雅若诗的揽胜格局,将给“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台儿庄披上崭新的梦幻般的和谐神韵与风采,鲁南苏北的广袤地域和绵亘南北的运河沿线,将会因此倍添生机与活力!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世世代代奋斗在台儿庄运河两岸的台儿庄人民,对台儿庄未来的科学发展,有着充满理想色彩的无限神往。为了满足这一神往,加速建设以湿地休闲观光、科普教育、度假休闲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的重任,已经责无旁贷地摆在了我们每一位有识之士的面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18: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