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塔子城镇
释义

塔子城镇隶属于黑龙江省泰来县。位于泰来县西北部,距县城45公里,111国道直穿古城,是具有千年文化历史的小镇,塔子城镇人民政府座落在辽金古城墙环绕的城堡内。物阜民丰,人杰地灵,商贸活跃,市场繁荣是塔子城独有的一道风景线。全镇幅员面积21万亩,下辖7个行政村,42个自然屯,总人口1.8万,其中农业人口17820人。全镇现有耕地12万亩,是泰来县绿豆、花生生产基地,有林地729公顷,森林覆盖率5.2%。

简介

塔子城镇隶属泰来县管辖。位于县境西北部,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毗连。镇政府驻地距县城45公里。

塔子城镇,以辽、金代古城遗址“塔子城”得名。因城西1500米处有辽代砖塔,故名“塔子城”。辽、金、元代属泰州辖地(一说辽、金泰州故址),明代属奴儿于都司朵颜卫,清初属扎赉特旗,至清末濒于颓废,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黑龙江将军在此设大赉厅分防经历,城内仅十余户人家。中华民国成立后,1913年3月,改分防经历为警察事务所。翌年3月,划归泰来设治局管辖,7月将塔子城警察事务所改为塔子城佐治局,9月决定移驻武兴改为武兴佐治局。1917年1月,泰来设治局升置泰来县后,4月改佐治局为武兴县佐,设有县佐公署。由于塔子城人民一再呈请力争,“名虽已更,地方依旧”,县佐仍驻塔子城。1927年5月,泰来县将塔子城划为第三区。1929年2月,撤销武兴县佐。东北沦陷后,始为泰来县第三区,旋改第三保,后改为塔子城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2月,设置第二区,并为区政府驻地。1951年11月,设置塔子城镇。1958年9月,改称塔子城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为塔子城镇。

全镇总面积141平方公里,有耕地10.5万亩,草原2.3万亩,以农业为主,兼多种经营。镇办工业有农机修配、酿酒厂等,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1086万元。全镇共辖塔子城、良种场、平兴、河西、六合、四平、平安、河东、跃进、两井子、长龙等11个村。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1.7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65人。镇政府驻于镇内。

塔子城,为辽、金代古城遗址。城呈正方形,周长约4500米,城墙残高3—7米,顶宽约20米,分东、西、南、北四门,各残存一座瓮城。城外有两道护城壕。城内西北部有建筑台基3处,附近散布许多青砖瓦碎片。城内曾出土辽大安七年(1091年)石刻,城西1500米处曾有辽代砖塔。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塔子城是黑龙江省境内规模较大的辽金时代古城。位于泰来县西北塔子镇绰尔河支流呼尔达河畔,所以清代称塔子城为“绰尔城”。城呈正方形,周长约4500米,残高3-7米,顶宽2米,底宽20米,四面各残存一座瓮城,城外有两道护城壕。城池的西部现存有庙宇废址和大理石基石,可见昔日城池的辉煌,在城外西南方原有六角密檐攒尖辽金时代修建的古塔,高约15米。从残存的城址可以看出当时的建筑艺术已达到一定水平,体现了游牧民族为主的辽金王朝当时社会建筑艺术和社会的发展水平。

绿化

考古工作者曾到此进行过挖掘考察,在城内出土过辽金时代的许多文物,特别是辽代大安七年的石刻,具有珍贵的文物史料价值,再现了城池昔日的繁华社会生活。游人到此,可以追忆北方游牧民族的社会情况,体味北方民族粗犷而又发达的民俗传统文化,更可能的是睹物而发感慨,为中华大地各民族的勤劳智慧和社会发展水平而骄傲。塔子城位于县城西北45公里,是一座较大的辽代古城遗址。全城面积一平方公里,四周有三道护城河、壕(原为两墙两壕),今已成平颓的土城垣。每面城墙的正中各筑一门,共四门,门外尚有弧形的“瓮门”。城为正子午方向。约建于公元世纪末、10世纪初,为辽代上京道泰州。

塔子城镇1185年(金代大定二十五年)前仍称泰州,后为金安县。元代为斡赤斤封地。1389年塔子城古城门(明洪武帝二十二年)设福余卫于该地。清代前期为绰尔城,1906年(清光绪年三十二年)为大赉厅分防经历。1915年为中华民国武兴县佐治局。现为泰来县塔子城镇所在地。民国年间,这里的人们曾从地下挖出许多精致的花瓷坛、瓷缸、瓷瓶等,有的还刻有“内府”字样。1924年(民国13年)在城内东南角曾挖出一颗紫铜印,长3寸、宽1.5寸、厚0.5寸,上刻有两种文字,汉文为“匡义军节度使之印”,另文为契丹文。1928年(民国17年)还发现一个非常精致的大肝小嘴花瓷瓶,上写“风花雪月”字样。现城内所留三座废墟上,桶瓦、板瓦、硫璃瓦、鸱吻等残片,俯拾可得。人们挖掘土时,常常发现有木炭和大片炭层。1966年塔子城中学在办公室前曾挖出铜钱(秦汉到金代“正隆”、“大定”)800余市斤。这些情况表明,塔子城自辽代建城以来,虽几经历史兴衰,但一直延用至今,始终为县境内的重要集镇。该城于1956年被确定为省级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发展现状

塔子城镇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嫩江以西平原区,泰来县城西北45公里处,属泰来县塔子城镇管辖。因系辽金时期古城址,城西南曾有一座砖塔,故名“塔子城”。清末,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大赉厅于塔子城设置分防经历。城内有居民十几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1年设置塔子城镇。今塔子城内有纵横街道5条,大体和旧街一致,有居民约5000人,其中1/2为非农业人口。塔子城村为塔子城镇政府驻地。

农业机械化

塔子城镇有着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2001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5000万元,全年农业收入28 0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667万元,畜牧业收入1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190元,全口径实现税金141万元,本级财政收入93万元,成为全县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强镇之一。

塔子城镇的文化底韵雄厚,有省级重点保护的辽金古城遗址一处,现保存完好,城垣断壁依晰可见当年掘土筑墙的痕迹。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小城镇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有线电视已覆盖全镇11个村,实现村村通电话。2001年,投入170万元,完成了镇内东西主街柏油路铺设及边沟修建,路灯、灯箱的装修工作也已全面完成,构筑小镇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同时,投入150万元建设了塔子城镇农贸封闭大市场;投入8万元营造2.7公里环城绿化带、东西门花坛;引资700万元建成绿豆、花生专用肥厂。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注重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村)创建活动及十星级文明户和五好文明家庭评比活动。2001年创建文明村2个、文明单位3个;十星级文明户达850户,占总户数的20%;五好文明家庭达40%以上。昔日的古城旧貌换新颜,塔子城镇现已进入了新时代发展的快道。

绿豆产业

有着“千年古城之称”的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镇,每天下午三点半到五点多钟这段时间,镇内的整条街道都被小四轮、平头柴、农业三轮车挡个溜严。操着南腔北调的客商聚集一起,火热的绿豆交易场面把冬天的寒冷驱走。从这里“火爆”的交易传出一个信息:带绿标的绿豆丰收了。

绿豆

塔子城镇带绿标的绿豆是周围五十多公里内质量最好的。于是,一批头脑活络的能人就思量着把绿豆打入外地,绿豆经纪人应运而生。他们跑了国内许多地方,在北京、河南、河北、广东等大城市有了固定客户和市场。这批经纪人在家里装了电话,有的还买了电脑上了因特网,对外联络范围更广、信息传递更快。销售伊始,经纪人在镇内的主要街道、村头竖起一块块大大小小的绿豆购销的广告牌,既做宣传,又兼做路牌。在能人的带动下,全镇己发展300多人的绿豆经纪人队伍。这些人把绿豆集中起来发往省内外农贸市场,在客商与农户之间架起了一座市场桥。在他们的“鼓捣”下,绿豆价格上涨到每公斤5.60元。

多年绿豆交易使塔子城形成了全县最大的绿豆交易集散地,每天有数百台的车辆往来穿梭。塔子城镇基本不用零售,都是外来车拉货,最多的时候,一天发往外地的绿豆高达800多吨。

塔子城镇每年种植绿豆面积3万亩,产量达2700多吨,年交易量是全镇总产量的三倍。经纪人带动绿豆产业,同时也拉动了相关的产业。全镇搞绿豆营销的运输户有300多户。绿豆也为当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了一个空间。在绿豆购销高峰期间,都会有一支上千人打工队伍,进行着筛选、装袋、装车等工作,每人每天平均赚30元。

塔子城遗址

塔子城遗址地处泰来镇西北四十五公里,现为塔子城镇所在地。东距嫩江五十公里,北靠绰尔河,呼尔达河绕城北沿东墙而过,北距所赉特旗十六公里,所泰公路穿城而过,地处冲要。城外皆为沙砾土之耕地,城墙上长满了耐旱的毛岗草,城内除了民房、商店、小手工业作坊以外,多为种值果菜之耕地。

塔子城遗址

塔子城是黑龙江省规模最大的一座辽代古城,金、元两代继续沿用,至清代称绰尔城。城址呈方形,周长近4.5公里,有瓮城四座,城外环以两道护城壕。古城西南郊原有辽代六角密檐砖塔(今已颓圯)一座,故名塔子城。城内曾出土过辽代大安七年(公元1091年)刻石等重要文物。塔子城历经辽、金、元、明、清各代,为北方重镇之一。

辽代泰州隶延庆官,兵事属东北统军司,它是辽在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城垣厚重,建筑雄伟,又有辽塔之墟,大安七年残断刻石及大量辽金遗物出土,因而它为研究辽、金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行政建置,历史地理,城防建设以及沿革情况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2006年5月25日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