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释义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帕米尔高原东部。西北与塔吉克斯坦接壤,西南与阿富汗接壤,南部与巴基斯坦相连,东南和东部与叶城、莎车县相连,北面与阿克陶县相连。县城塔什库尔干镇距乌鲁木齐1765千米。全县总面积24088.82平方千米,总人口33204人(2004年)。

中文名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外文名称:Tashikuergantajike

所属地区:中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下辖地区:塔什库尔干镇、塔吉克阿巴提镇

电话区号:0998

邮政区码:845250

面积:24088.82平方公里

人口:33204人(2004年)

著名景点:乔戈里峰,喀拉库里湖

建立时间:1954年9月17日

简介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帕米尔高原之东、昆仑山之西,这里是一片千峰万壑相隔的洁净世界。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帕米尔高原东部。西北与塔吉克斯坦接壤,西南与阿富汗接壤,南部与巴基斯坦相连,东南和东部与叶城、莎车县相连,北面与阿克陶县相连。县城塔什库尔干镇距乌鲁木齐1765千米。全县总面积24088.82平方千米,总人口33204人(2004年)。有塔吉克、柯尔克孜、维吾尔、汉、回等民族。

地势大致呈西南高而东北低。县境内南有海拔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北有海拔7546米的世界“冰山之父”——慕什塔格峰。主要有塔什库尔干河等五条河流。地处高寒山区,属大陆型干旱性气候。这里有白雪皑皑的慕士塔格峰和秀丽多彩的喀拉库里湖。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香宝宝墓、塔什库尔干去曷盘陀石头城遗址、高原建筑-公主堡、古驿站等。

当地的物产资源有大山玉石矿、塔合曼硫铁矿。这里的无污染、无毒害、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帕米尔矿泉水、温泉被越来越多的中外人士青睐。

这里的野生动物有帕米尔盘羊(又称马可波罗羊)、棕熊、旱獭、血鸡、狐、野驴、鹫等。野生药材有帕米尔雪莲、紫草、麻黄、锁阳、当归、党参、冬虫草等。

居住在这个雄奇的“世界屋脊”上的塔吉克人被称做“彩云上的人家”,他们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在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交通、电力、通讯等事业正蓬勃发展,独特的高原旅游资源开发方兴未艾。

地理位置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所辖的一个自治县。

喀什地区位于祖国西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在东经73°20’至79°57',北纬35°20’至40°18’之间。东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北与阿克苏地区柯坪县、阿瓦提县相连,西北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图什、乌恰、阿克陶县相连,东南与和田地区皮山县相连。喀什地区的西南部与三个国家接壤:西部与塔吉克斯坦相连、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三国边境线长388公里。用边邻近国家还有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等。 全地区而积14.16万平方公里,地势是西、南、北三面环山,东面朝塔里木盆地开口。地形可分为平原、高山高原区。天然地形可分三级:一、南部高原地区为一级。靠南有横贯东西的喀喇昆仑山,靠西有西高东低的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征4000米以上。此区川势险峻.沟堑纵横、多悬崖绝壁和冰川省山。二、内高山向下原过渡的丘陵地带为二级。海拔高度在1500一3000米之间,个别地方长有原始森林。三、环绕在盆地边缘的冲积平原地带为第三级,海拔高度为lOOO—1500米之间。地势出西南向东北倾斜,略有起伏。

我们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位于新疆南部、帕米尔高原东部、喀喇昆仑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慕士塔格峰山脚下的一方神奇土地。总面积 2.5 万平方公里 ,全县人口 3.2 万余人, 与周边巴基斯坦 、阿富汗 、塔吉克斯坦三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 888.8 公里,是我国国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唯一的塔吉克自治县 县城塔什库尔干镇距乌鲁木齐1765千米。

行政区划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辖2个镇、11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塔什库尔干镇、塔吉克阿巴提镇、塔什库尔干乡、塔合曼乡、科克亚尔柯尔克孜族乡、提孜那甫乡、达布达尔乡、马尔洋乡、瓦恰乡、班迪尔乡、库科西鲁格乡、布伦木沙乡、大同乡。县境内有麻扎尔种羊场、巴扎达什牧林场、牛奶场、布候依吉拉甫农场。县人民政府驻塔什库尔干镇。塔什库尔干镇 代码:653131100 辖3个社区:喀什尕勒社区、库纳巴扎社区、英协海尔社区。

塔吉克阿巴提镇 代码:653131101 辖4个村委会:1村、2村、3村、4村。

塔什库尔干乡 代码:653131200 辖6个村委会:瓦尔希迭村、托格伦夏村、库孜滚村、萨热吉勒尕村、色日克塔什村、塔合曼乡村。

塔合曼乡 代码:653131201 辖4个村委会:萨热拉村、白尕吾勒村、拜什库尔干村、 喀依那尔村。

提孜那甫乡 代码:653131203 辖3个村委会:提孜那甫村、 曲什曼村、兰杆村。

达布达尔乡 代码:653131204 辖4个村委会:达布达尔村、阿特加依里村、热斯喀木村、波斯特多克特村马尔马尔洋乡 代码:653131205 辖4个村委会:迭村、努什墩村、皮勒村、布候其拉甫村。

瓦恰乡 代码:653131206 辖5个村委会:库热格村、夏拉夫迭村、夏布孜喀拉村、昆玉孜村、库尕丹村。

班迪尔乡 代码:653131207 辖3个村委会:坎尔洋村、波斯特班迪尔村、新迭村。

库科西鲁格乡 代码:653131208 辖4个村委会:瓦窑本村、喀玛如孜村、其如克同村、吉勒给提村。

布伦木沙乡 代码:653131209 辖2个村委会:达乌来特迭村、瓦里迭村。

大同乡 代码:653131210 辖4个村委会:阿依克日克村、阿克托尕兰干村、库如克兰干村、小同村。

科克亚尔柯尔克孜族乡 代码:653131202 辖2个村委会:科克亚尔村、谢尔乃普村。

麻扎尔种羊场 代码:653131400

巴扎达什牧林场 代码:653131401

牛奶场 代码:653131402

布候依吉拉甫农场 代码:653131403

历史沿革

塔什库尔干,维吾尔语,意为“石头城”。因城北有古代石砌城堡而得名。

汉代为西域蒲犁国地,北魏至唐为喝盘陀国,又作渴盘陀。唐为疏勒镇下的葱岭守捉。宋、元属于阗,明代属叶尔羌。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蒲犁分防厅,隶莎车府。1913年置蒲犁县,属喀什噶尔道。后属喀什行政区、喀什专区。1954年9月17日成立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1978年后属喀什地区。

1999年,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辖1镇、11乡、2场:塔什库尔干镇、塔什库尔干乡、提孜那甫乡、塔合曼乡、柯克亚柯尔克孜民族乡、达布达尔乡、库克西力克乡、班迪尔乡、瓦恰乡、马尔洋乡、大同乡、布仑木沙乡、麻扎种羊场、巴扎达西提牧林场。年末总人口31276人,其中少数民族29480人,农村人口22906人。

2000年,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辖1个镇、11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0454人,其中:塔什库尔干镇 5112人、塔什库尔干乡 4956人、塔合曼乡 2685人、科克亚尔乡 905人、提孜那甫乡 2590人、达布达尔乡 3123人、马尔洋乡 1856人、瓦恰乡 2756人、班迪尔乡 1389人、库科西鲁格乡 2031人、布伦木沙乡 754人、大同乡 2297人。

资源

塔什库尔干,曾有葱岭、蒲犁、羯盘陀的美称,维吾尔语意为“石头城堡”、塔吉克语意为“皇冠”或“戴皇冠者 ”。塔什库尔干幅员广阔、山川秀丽、文化古老、历史悠久、民族独特、名胜古迹、美不胜收。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自然景观奇特,气候生态多样,冰峰与草原共存,民族风情独具特色,自古以来就有“歌舞之乡”的美誉,尤以“慕士塔格冰川奇景”、“丝绸之路”享誉世界,成为中外游客神往和迷恋的旅游胜地,具有发展旅游业的独特优势。县境内冰山耸峙,峪谷纵横,南有海拔 8611 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格里峰,北有海拔 7546 米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海拔 7649 米的公格尔峰,到处是冰山、冰洞、冰川、冰塔。奇山怪石、奇花异草遍布全境 ;喷泉、温泉、湖泊、牧场点缀雪岭;杏花村,花果乡散布于巍峨冰峰之间,在县境内可看到五千年至一万年的古文化遗址;又可看到公元前八至五世纪的文化遗物和人骨;古石头城遗址是丝绸之路经过葱岭——帕米尔高原的最大驿站。还有保护完好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香宝宝古墓群;盛唐建筑——公主堡,一直保持完整的独特的塔吉克民族风情。可以欣赏到一天多次日出日落的美景,听到塔吉克人优美的“鹰”与“冰山”的传说。每年都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十几万人慕名前来饱览帕米尔高原的雄奇壮美,领略塔吉克“鹰”与“冰山”文化的神奇魅力。

塔什库尔干县作为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西端对外开放的窗口,有着连接中亚、西亚的纽带和桥头堡的美称。在地缘上,距巴基斯坦边境口岸苏斯特只有 200 公里,距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 1000 公里,距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也只有近千公里,县境内有向第三国开放的著名的红其拉甫口岸、卡拉苏口岸对外开放,中巴友谊路横贯全县,距喀什航空港和南疆铁路喀什站仅 298 公里,优美的自然风光,便利的交通,为旅游增添了亮丽的风景。难怪路透社高级记者格雷厄姆·厄恩肖来塔什库尔干县旅游后,向世界人民赞誉道:“塔什库尔干县是世界游客往返边界、探奇索幽、饱眼福、过游瘾,胜景无有出其上者”。为世人注目。

石头城

石头城位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北侧,塔什库尔干,突厥语意为“石头城”。海拔3100米,地势极为险峻,是新疆境内古丝道上一个著名的古城遗址。

汉代时,这里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蒲犁国的王城,大约在喝盘陀时期,开始大规模建造城廓。唐朝政府统一西域后,在这设有葱岭守捉所,元朝初期,大兴土木扩建城廓,旧的石头城换了新颜。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在此建立蒲犁厅,对旧城堡进行了维修和增补。该城曾出土过唐代钱币和田文书等。1954年这里成为塔吉克自治县首府城堡建在高丘上,城虽小,形势却十分险要。城外建有多层或断或续的城垣,隔墙之间石丘重叠,乱石成堆,构成独特的石头城风光。城下即一片草原,周围还有数片草原,古代,自喀什、英吉沙、叶城、莎车至帕米尔高原的几条山路均汇集于此,西去中亚的几座主要大山:红其拉甫达扳、明铁盖达坂、瓦赫基里达板等,自此也都有天然谷道可通达石头城虽只剩下残垣断壁,但周围有雪峰,下有草滩、河流,又有浓郁的塔吉克民族风情,甚有粗犷豪放之美。

站在石头城上,面前是帕米尔高原上积雪的山峰、静静的小河、草原放牧中的牛羊。在黄昏的时候去石头城最佳,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整座石头城会反射出丰富的光线,开始整座城只是灰黑色,接着就会还有砖红和赭石。尽管风吹日晒,它的轮廓仍然较为完整。

石头城为古代“丝绸之路”上一个极有战略地位的城堡,已定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最大的东凌石

新华网乌鲁木齐5月4日电 五·一前夕,从塔什库尔干大同乡传出喜讯,在叶尔羌河道中发现了一块重达16吨的东凌立石,据介绍,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东凌石。

东凌石是玉石的一种,又称米白立,质地细腻洁白,是制作工艺品的上等原料,过去常有不法商人将其浸入羊油熬煮,增加油润度后冒充羊脂玉,令人难辨真伪。塔什库尔干县是东凌石的主产地之一,储量十分丰富,二、三吨以上者比比皆是。

此块东凌石是经河水长年冲刷的仔料,因而价值十分可观,塔什库尔干县正在积极想办法将其运出深山河谷,以展示它的美丽姿容。

红其拉甫口岸简介

红其拉甫口岸位于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地处东经75°33′,北纬 37° 02′,距县城 130公里,距喀什市 420公里,距乌鲁木齐市1890公里。对方口岸是巴基斯坦苏斯特口岸,中巴两口岸相距125公里,距巴基斯坦北部地区首府古尔吉特270公里,距对方首都伊斯兰堡870公里。作为一个国家一类口岸,红其拉甫口岸是以旅检业务为主的口岸,1985年正式对巴基斯坦开放,1986年对第三国旅客开放,年设计年进出境人员5万人,口岸距离喀什300公里,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1787公里。

红其拉甫口岸早在1000多年前就是著名的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关隘。历史上,这里一直是中国与西南亚以及欧洲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1982年8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口岸正式开放。1986年5月1日,向第三国人员开放。口岸的年过货能力为5万吨、客运量为5万人次。

红其拉甫口岸,地处祖国西部帕米尔高原的冰峰雪岭之中,是我国与巴基斯坦唯一的陆路进出境通道,也是通往南亚次大陆乃至欧洲的重要门户。由于气候原因,红其拉甫为季节性口岸,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对旅客开放,限旅游团组过境,零散旅客过境可延伸至11月30日。12月1日至翌年的4月30日,除中巴两国邮政、贸易和特许人员外,对其他旅客关闭。口岸为客、货两用口岸,目前以旅游团组过境为主。口岸开放期间,双方口岸间对开旅游班车。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目前,口岸已建成联检大厅等办公用房1万多平方米,水、电、暖、通讯、道路等设施配套,能基本满足口岸管理、查验和生活需要。红其拉甫口岸开放以来,已接待了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6万多名旅客。2002年,口岸出入境1.6万人,车辆5500辆次,过货3万吨。出口商品主要以日用百货、小家电以及少量对外承包工程设备等,进口商品主要以巴基斯坦干果(如:巴旦木、松籽、干的椰枣)、海那、毛毯等民族特需品。贸易方式也由过去单一易货贸易,发展到信用证、外币现钞、出口货物收汇等结算方式。红其拉甫口岸的开放,有力地促进了喀什地区旅游、外贸、商业、运输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特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边境县,喀什地区辖县。位于帕米尔高原南部,多为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原。西北部与塔吉克斯坦接壤,西南部与阿富汗的瓦汗走廊毗连,南与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区)为邻。面积5.24万平方公里,人口2.5万,80%为塔吉克族。县府驻塔什库尔干镇。塔什库尔干原意为石头城。中国史书称帕米尔为葱岭,以产野葱得名。西汉以来,葱岭即为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现在有起自喀什、中经塔什库尔干至巴基斯坦的中巴公路。汉代西域诸国中的无雷,公元2~3世纪的渴盘陀,其中心均在塔什库尔干河谷中。唐朝在此设葱岭守捉,为安西都护府下的边防单位。北宋时期葱岭属西州回鹘,南宋时期属西辽,当时的撒里桓城亦在塔什库尔干河谷中。元代称色勒库尔,为撒里桓的转音。明代为叶尔羌汗国的一部分,当时河谷中已有许多村落。清乾隆年间设色勒库尔回庄,清末取汉蒲犁国名设蒲犁厅,1912年改为蒲犁县。1954年7月24日成立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境高山峻峙,东南边界上的喀喇昆仑山,其主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为世界第2高峰;北侧的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被称为冰山之父。县城位于塔什库尔干河宽谷段,亦称塔合曼盆地,海拔3050~3100米。年均温1.6℃,11月~翌年2月均温为负温,7月16℃;谷地位于雨影面,年降水量仅70毫米。高原气候寒冷,冬季漫长,无夏季。空气稀薄,紫外辐射强烈,能抑制植物茎的生长,草短而密,营养丰富。高寒环境形成若干与之相适应的优良动物品种,如塔什库尔干肥臀羊于夏季草多时,在臀部蓄积大量脂肪以供冬季缺草时消耗;高寒多山环境也形成一种能爬坡、喜低温干燥的山羊,产奶多、肉质好、绒毛细软(市场上称为开司米,与克什米尔对音)。著名野生植物有紫草、青兰、雪莲。

图书信息

基本信息

书 名: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概况

作 者:《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概况》编写组 编写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1

ISBN: 9787105086801

开本: 16开

定价: 20.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地貌

三、气候

第二节 物产资源

一、水资源

二、土地资源

三、生物资源

四、矿产资源

第三节 人口与民族

一、人口

二、民族

第四节 行政区划

第五节 名胜古迹

一、名胜

二、古迹

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

第一节 历史沿革

第二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

第三节 土地改革和民主革命

一、减租反霸运动

二、农村土地改革

三、牧区民主改革

四、抗美援朝

五、镇压反革命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

一、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五节 改革开放

一、农村、牧区体制改革

二、企业体制改革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

第一节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建立

第二节 自治机关建设

一、建立和组成

二、大力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第三节 法制建设

一、建立健全司法机构

二、加强法律学习培训

三、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四、不断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第四节 民族关系

第五节 人民生活

第四章 农业

第五章 工业

第六章 交通通信

第七章 财政金融

第八章 贸易

第九章 旅游

第十章 对外开放

第十一章 社会事业

第十二章 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大事年表

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