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塔山镇
释义
1 江苏赣榆县下辖镇

基本概况

赣榆县塔山镇位于赣榆县西部平原地区,总面积82.61平方公里,耕地5.3万亩,辖30个行政村、6.3万人口。素有“赣榆后花园”、“中国杞柳第一镇”的美誉。先后获得了江苏省执行标准优秀乡镇、江苏省安全文明乡镇、江苏省体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塔山镇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根主线,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建成了万亩小杂粮基地、万亩杞柳基地、万亩淡水养殖基地等规模化种养基地,并以此为依托,成立了"连云港谊多食品有限公司"、"窦城银杏茶厂"、"昭山柳编厂"、"赣榆县土城狗肉加工厂"、"赣榆草原冷饮食品厂"等龙头企业,培育出了"土城"牌富硒米、黑挂面等小杂粮,"银之宝"牌银杏茶,"瞿家"牌狗肉,"草原"牌鲜牛奶、牛奶棒冰系列冷饮等五大品牌农副产品,并打入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超市。 塔山镇的工业以配肥、塑料、机械等为支柱产业,"赣榆县天驰肥料有限公司"、"保利富塑料有限公司"、"连云港兴华机械厂"3家企业年销售收入都在千万以上。私营个体经济形成了服装、板材、草柳编等10多个行业,"凤城服装有限公司"连续2年被县评为纳税超10万元的私营个体经济大户;"昭山柳编"厂连续3年销售收入600万元以上。今年以来,塔山镇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规划建设了占地1200亩的塔山镇工业园区,目前已有上海的彩色包装厂、临沂的板材厂等企业落户园区。

区位优势优越,地产资源丰富,素有“赣榆后花园”、“中国杞柳第一镇”的美誉,总面积82.6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59公顷,辖30个行政村,人口63000人。境内拥有全省第二大人工水库——塔山湖,青口河穿境而过,水源充沛,盛产水稻、玉米、花生、小麦等优质农产品;矿产资源丰富。塔山镇位于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北部,交通便利,距国际港连云港口岸70公里,陇海铁路50公里,兖石铁路60公里,连云港机场50公里,紧临204、310、327国道和“同三”高速公路。

辖土城、墩前、大庄、小莒城、大莒城、枣行、三坡、徐庄、刘岭、大林头、太平、城前、前进、刘沟、瞿沟、庄留、王留、倪林、小林头、建新、官庄、大葛埠、新葛埠、姚葛埠、草场、徐康邑、驻驾庄、桑行、店子、陡沟等53个行政村,人口63000人。

经济发展

塔山镇是一个历史文化名镇,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拥有列为赣榆八景之首的子贡山和端木晒书台以及古城墙、徐仙洞、车夫山等。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形成了以服装、柳编、化工、塑料、板材、机械、玩具等行业为龙头的工业发展格局。塔山镇柳编古有渊源,全镇拥有柳编专业村12个,柳编生产企业8家,杞柳基地12000亩,有2万人从事柳编业;其中,连云港塔山湖草柳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000多个系列3000多品种的柳编工艺品,出口美、俄、日、英、德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塔山的狗肉久负盛名,素有“塔山狗肉滚三滚,各路神仙站不稳”的传说;塔山湖内草虾、鲫鱼、银鱼、鲢鱼等淡水产品味鲜质美;“土成”牌黑麦挂面、富硒米等系列小杂粮被国家农业部评为无公害农产品,畅销上海、南京等10多个大中城市超市,深受城乡居民青睐。近年来,塔山镇大力实施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工业园区设施配套,招商环境日臻完善,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现已有30多家企业落户塔山,促进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该镇认真搞好文教卫生、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塔山中学中考成绩连续11年位居全市农村中学第一名,塔山拔河队多次荣获国家及省、市级拔河比赛冠军。是镶嵌在古运河畔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西距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38公里,东距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198公里。徐连高速公路、徐海公路和310国道擦肩而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全镇总面积96平方公里,辖耿集办事处,三个居委会,20个行政村,拥有7.2万人,8万余亩耕地,素有“大蒜之乡”、“意杨之乡”、“鱼米之乡”、“天然氧吧”、“生态园林镇”等美誉。大蒜面积6万余亩,意杨80万亩,是苏北有名的农业大镇,无公害大蒜基地,无公害优质稻米,蔬菜、莲藕种植基地,徐州市吨粮乡镇,江苏省科技先进乡镇,全国农田林网先进单位。

塔山镇总面积为82.61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有环保产业集聚区和民营创业园两个工业园区。全镇现有工业企业68家,其中:外资企业家8家,镇外投资企业28家。2006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5亿元,实现工业入库税金516.9万元。

前进方向

镇工业企业已形成七个行业,包括:玩具加工、服装加工、柳编制品、木材加工、塑料编织、机械制造、猪鬃加工。近年来,镇先后投资400万元,修路8公里,园区内主干道两侧全部进行了绿化、亮化,区内已达到“五通一平”,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到目前为止,两个园区共引进工业企业26家,其中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7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11个,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3个。今年一季度,塔山镇党委、政府响应县委、县政府“五月达半年”号召,在工业经济、项目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等各方面均取得良好成绩,实现首季“开门红”。主要措施如下:一是抓好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环保型产业集聚区和民营创业园两个工业小区的基础设施,着力提升承载工业项目的能力,努力实现园区建设与项目开工并驾齐驱,确保两个小区真正成为振兴塔山工业经济的重要基地。

二是抓好招商引资:抓好招商引资内外两条线,内线:主攻东莞、常熟、张家港、青岛,做好服装、玩具、电子等产业转移工作,努力做大服装、玩具业基地;外线:主攻韩国、德国,以商引商,努力做大食品、塑料加工业基地。采取招商引资捆绑考核、利用现代信息手段进行网上招商、聘请招商大使驻点招商、积极参加各种招商会等方式方法,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三是抓好项目推进:一是主动出击,加强与各地客商的联系,使在谈项目早签约;二是加强沟通,全面为客商服务,使签约项目早开工;三是多方督促,派专人跟踪协调,使在建项目早投产。

全省第二大人工水库

境内拥有全省第二大人工水库——塔山湖,青口河穿境而过,水源充沛,盛产水稻、玉米、花生、小麦等优质农产品;矿产资源丰富。塔山镇位于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北部,交通便利,距国际港连云港口岸70公里,陇海铁路50公里,兖石铁路60公里,连云港机场50公里,紧临204、310、327国道和“同三”高速公路。

历史文化名镇

塔山镇是一个历史文化名镇,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拥有列为赣榆八景之首的子贡山和端木晒书台以及古城墙、徐仙洞、车夫山等。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形成了以服装、柳编、化工、塑料、板材、机械、玩具等行业为龙头的工业发展格局。塔山镇柳编古有渊源,目前,全镇拥有柳编专业村12个,柳编生产企业8家,杞柳基地12000亩,有2万人从事柳编业;其中,连云港塔山湖草柳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000多个系列3000多品种的柳编工艺品,出口美、俄、日、英、德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塔山的狗肉久负盛名,素有“塔山狗肉滚三滚,各路神仙站不稳”的传说;塔山湖内草虾、鲫鱼、银鱼、鲢鱼等淡水产品味鲜质美;“土成”牌黑麦挂面、富硒米等系列小杂粮被国家农业部评为无公害农产品,畅销上海、南京等10多个大中城市超市,深受城乡居民青睐。

发展

近年来,塔山镇大力实施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工业园区设施配套,招商环境日臻完善,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现已有30多家企业落户塔山,促进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该镇认真搞好文教卫生、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塔山中学中考成绩连续11年位居全市农村中学第一名,塔山拔河队多次荣获国家及省、市级拔河比赛冠军 。

工业经济

塔山镇的工业以塑料、服装、玩具、机械制造等为支柱产业,“连云港兴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赣榆县凤城服装有限公司”、“连云港亲泰儿玩具有限公司”等企业,年销售收入都在千万元以上。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形成了板材加工、草柳编织、猪鬃加工、林禽养殖等10多个行业。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占地1200亩的塔山镇工业园区设施配套,招商环境日臻完善,目前已有连云港亲泰儿玩具有限公司、江苏盈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连云港杰龙玩具有限公司、连云港通元机械有限公司、连云港保利盈塑料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进区经营。

2 江苏徐州市贾汪区下辖镇

基本概况

塔山镇位于贾汪区东部京杭大运河畔,镇政府驻地夏庄村,距徐州市区48公里。东与邳州市岱山、宿羊山接壤,南与铜山大许为邻,西连紫庄镇,北隔京杭大运河与贾汪、汴塘两镇相望。总面积9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73万亩;人口6.7万人。全镇辖1个办事处、29个村委会、122个自然村、285个村民小组。全境属黄泛冲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京杭大运河由西南向东北斜贯全境。贾耿公路横贯东西,南靠陇海铁路,北依310国道。

沿革

1952年建塔山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4年由铜山县划归贾汪区。1997年,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3万,辖东下庄、塔山、夏庄、张场、阚口、朱湾、葛湖、王台、殷庄、彭楼、沟上11个行政村。2000年,面积96.3平方千米,人口6.7万人,辖1个办事处、29个村委会,122个自然村,285个村民小组。

[2006年代码]320305105(3居20村):~001耿集办事处 ~002张庄区居委会 ~003桑元社区 ~201葛湖村 ~202徐庄村 ~203瓦房村 ~204张埝村 ~205曹庄村 ~206柳园村 ~207东下庄村 ~208塔山村 ~209聂庄村 ~210张场村 ~211阚口村 ~212朱湾村 ~213殷庄村 ~214彭楼村 ~215沟尚村 ~216王集村 ~217窦宅村 ~218永庄村 ~219王庄村 ~220郑庄村

附:耿集办事处位于贾汪区东南部,距区政府25千米,距市中心50千米。1952年为山东省兰陵县耿集区,1953年划归江苏省,属铜山县汴塘区,1957年为耿集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4年从铜山县划归贾汪区。1997年,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3万,辖耿集、张庄、唐庄、徐庄、桑庄、王集、窦宅、永庄、瓦房、吕庄、张埝、后曹、曹庄、茶棚、张河、王庄、柳园、郑庄18个行政村。2000年4月1日,徐州市人民政府批准调整贾汪区乡镇行政区划:撤销耿集镇,将其原辖区域并入塔山镇,镇政府驻夏庄村。区划调整后塔山镇行政区域96.25平方千米,人口6.75万,辖29个村委会。

经济发展

全镇主要种植大蒜、水稻、小麦等经济作物,大蒜面积6万余亩,意杨80万亩,是苏北有名的农业大镇,无公害大蒜基地,无公害优质稻米、蔬菜、莲藕种植基地,徐州市吨粮乡镇,江苏省科技先进乡镇,全国农田林网先进单位。

境内有港口2个,加油站1个,大桥2座,黑白隆尼龙公司,金塔水泥厂,数个黄沙站。银行:农行、邮政、信用社。

基础设施

贾汪区耿集镇位于徐州东郊,是镶嵌在古运河畔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西距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38公里,东距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198公里。徐连高速公路、徐海公路和310国道擦肩而过,江苏S252省道穿镇而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3 四川三台县下辖镇

塔山镇乡镇名称。在我国境内有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塔山镇、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塔山镇和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塔山镇。

基本概况

塔山镇位于三台县东北角,距县城36公里。东接忠孝乡,南邻石安镇,西连柳池镇,北界龙树镇。境内属浅丘地形。塔山镇幅员面积84.88平方公里,场镇面积1.8平方公里。镇辖25个行政村,场镇居民委员会1个。辖塔山、联胜、槐树三个办事处,26个村(居)委会,210个经济合作社,总人口36327人。

自然资源

塔山镇地处四川盆地中西北部,大地构造分区为扬子准台之四川中台拗、川中台拱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川中褶皱带旋扭构造。境内地质构造简单,全部由褶皱构造组成。土地承载能力在2.5—2.8kg/cm之间,无地质断层。

根据土壤内部水、热、气、肥与作物生长的协调程度,三台可划分为五个地貌类型区:东部高丘中窄谷区、中部中丘中宽谷区、西部底丘宽谷区、沿江陡壁宽谷台地区。其中沿江平坝河谷区,分布于涪江、凯江、梓江、郪江两岸,包括现代河漫滩在内的Ⅰ、Ⅱ级阶地,呈宽窄不一的条带状冲积坝。试验示范区属于径流缓慢,径流系数0.22,排水容易,年冲刷土壤量120683.6吨,流失氮、磷、钾养分10.59吨/年,土壤沙至中壤,土壤母质来源广,成分复杂,光、热、水条件优越。

塔山镇的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膨润土、盐井、石灰石、沙金、石英石、石油、天然气等,极具规模开采价值。

经济发展

塔山镇历来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棉花、花生、油菜籽等。民间饲养猪、牛、羊、鸡、鸭、兔。栽桑养蚕,从事土纺、土织,成为民间农户的主要家庭副业。2000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66868万元,农业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74元,粮食总产量达到74583.6万公斤,棉花总产量达1267.6万公斤,花生总产量1288.5万公斤,油菜籽总产量5235.7万公斤。党和政府重视林业生产的发展,领导群众积极植树造林。 1998年全县实现了“全面绿化”,长防林工程竣工达标,绿化率达到99.3%,森林覆盖率达到33.9%。由于农业、林业的发展,促进畜牧业和水产业的发展。农副土特名优产品主要有涪城坝的麦冬、建设巫家沟大蒜、永新镇崭山米枣、富顺金光的“东山板栗”、菊河土烟、萋江“大红袍”红桔、芦溪早熟“团圆果”柚桃等,各地正加速发展。先后被列为四川省和全国粮食、棉花、油料、生猪、蚕茧、柑桔、麻类、油橄榄、麦冬等的生产基地县,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分别排名全省20强和全国100强县之列。

基础设施

塔山镇市功能完备,商贸繁荣,名胜古迹众多, 境内有张天汉烈士墓、神仙洞摹岩石刻、兰池庙文物保护区等名胜古迹。市政设施配套完善,城区常住人口逾10余万;各类商贸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已形成开放式新型流通体系;一系列古迹文物、旅游景点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品位,食、宿、行、游、购、玩的一条龙旅游服务到位,这里已成为都市人娱乐、休憩的后花园。塔山镇是省级卫生县城,这里街道宽阔,市容整洁,高楼林立,夜景流光溢彩,分外迷人。

塔山镇近几年建成绵三、三射一级公路,三中、三盐二级公路,县城有通往五十多个镇乡的柏油公路,三台紧靠绵阳、德阳、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省道高等级公路贯穿全境,镇享有路四通八达。信息通道已开通国际程控电话、图文传真、移动电话、国际互联网与计算机局域网。水、电、气供给充裕。

有电灌站47座,以红旗堰水库为主,建有小型塘库堰和徽水池等,全镇控灌面积4万亩,占耕地面积99%。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