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蓑依 |
释义 | 蓑依,原名许菲菲,女,90后,青年作家,新锐诗人,曾参加首届中国诗歌夏令营。先后在著名文学杂志《长春》90后频道、《城市快报》城市味道频道、《东方青年》东方大学频道、《现代语文》诗配画频道开辟专栏。其代表作品有长篇乡土小说《五河沟的女人们》、长篇悬疑小说《江山美人图》、长篇校园小说《岁月那么凉》、长篇青春文集《看,那妖娆的苦》《风情二十岁》、诗集《对话心灵》。 中文名:许菲菲 别名:蓑依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山东聊城 职业:专栏作家 毕业院校:曲阜师范大学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女人泪》《岁月那么凉》《在大学的日子里》 社会评价:富有才情和文字风格的青年作家 新浪博客: 基本介绍蓑依于09年6月在新浪网开博撰文,在新浪网上发表大学生青春情感文章及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凭借独特的文字风格和横溢的才情,赢得了网友青睐,短时间内聚集了相当高的人气。现为新浪网校园频道情感专栏写手,国内多家媒体专栏创作人。作品常刊发在《山东文学》《东方青年》《长春》《青春美文》《中国诗歌》《散文世界》《侨胞》《都市快报》《三角洲》《燕赵都市报》《海口晚报》《内蒙古日报》等报刊杂志上。 09年6月开博至今,蓑依博客人气已达到18000,截止2010年10月底博客点击率已达2,300000.,目前新浪博客总人气排名前400名,先后入选“新浪草根名博”、 “新浪校园名博”,作品常被搜狐、网易等各大知名网站转发,《城市快报》《东方青年》等各大纸媒报刊转载,反响极大,因之蓑依成为90后备受关注的青年作家之一。 蓑依尤其擅长乡土文学和青春情感文学创作,其乡土作品文字厚重沧桑,青春情感文学作品文字灵秀妩媚。其诗歌创作,大多以写生命人性为主,用近乎惊悚灵异的语言来彰显人性的内涵,被誉为诗坛女巫,曾参加首届中国诗歌夏令营。 作家心境:捻时光为粉,加文字三钱,心瓣一枚,放入青铜簋中,心火慢炖为茶。用[url]金勺[/url]舀,银碗盛,穿貂皮大衣,坐青花瓷凳,品茶听京戏。 个人档案姓名:许菲菲 昵称:蓑依 性别:女 身高:164cm 生日:4月13日 籍贯:山东聊城 现居住地:曲阜 星座:白羊座 职业:学生、自由写手、知名博主 爱好:写作、读书、听戏、看八卦 喜爱的作家:杜拉斯、萨冈、张爱玲、陈染、迟子建、雪小禅 最喜爱的明星:林忆莲、姜育恒、王菲 最喜爱的颜色:红色 最喜爱的运动:太极 最喜爱的花:水仙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五河沟的女人们》 《山路弯弯月儿明》 《爱上你是我的错》 《女人泪》 《岁月那么凉》 《校园恩仇录》 《轩辕岛》 《江山美人图》 短篇小说《凉漫痕过》 《烟云字》 《云为媒》 《那时花开》 《照面》 《蓝花花的哭泣》 《今生有你》 《月半弯》 《最爱是故乡》 《滴血玫瑰》 《你是我的棉花糖》 《把刀借给我》 《青春梦魇》 青春文集《看,那妖娆的苦》 《在大学的日子里》 《风情二十岁》 散文集《故乡的记忆》 诗集《对话心灵》 《彼岸》 成长历程20年,我走了多远 文∕蓑依 年华太奢侈,转眼20年。 19年前,“抓周”时,我抓了一个烧饼,即便面对精致小巧的蛋糕,奇形怪状的玩具,五颜六色的泥娃娃,我也毫不顾虑地拿起了毫无美感的烧饼。这件事情,被家人一直引为笑谈,说我“吃狂”。当我此刻想着所谓的冥冥注定的时候,我想到了粮食,也就想到了土地。土地厚重,踏实的生存品格成为了我一生的追求和性情所在,我终归是乡村的女儿,农民的孩子。 15年前,我在去幼儿园的第一天,独自逃了回来,“疯子”似的吵闹,然后被家人关进了小屋。以后,我曾经无数次从学校跑回家,即便在紧张的高三,回家,一个隽永的具有永恒价值的命题在我的生活里被书写得淋漓尽致。而庆幸的是,15年后我在象牙塔中重获自由,开始愉悦地奔跑。10年前,用了整整两本稿纸,一笔一画地用铅笔写下了我的第一部故事集《新年》,被一名中学老师发现并拿到了她班里传看,听说几乎传遍了整个学校,最后也没有回到我的手上。8年前,投递出了第一篇文章《拥抱青春》,这是我认为写过的最好的文章,当时很受毕淑敏老师的影响。记得当时我独自骑着自行车去邮局,一句一个阿姨地问寄信的每一个步骤。当知道我的作品已经进入决赛但是需要50元参赛费的时候,我放弃了。因为当时我们家买菜都是要借钱的。我哭了,爸爸安慰说:凡是这种要钱的比赛,都是不正规的比赛。我想爸爸是对的。 4年前,第一次尝到了离别的滋味。在那个80人的班级只有十几个人考上重点高中的年代,我挥手告别挚爱的朋友,听着他们祝福或是羡慕的话语,然后看着他们踏上打工的征途,跟随父母或是亲戚,第一次感觉到了生命的荒诞和不近人情。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在众人的世界里逃遁了,所有多数人存在的地方我是缺席的。我选择了淡漠地为人处世。 1年前,我赦免了自己,在这个校园里,我认真地做自己,冲破各种规定或思想的束缚,放开自己,平静生活。 在20岁到来之际,我依旧微笑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20岁之前的生活毫无声色,像烟雨江南黛青色的小巷,有诗意却无光彩。如果说20年真正带给我的是成熟,那么这份成熟里有着隐忍,奋进,享受等诸多味道。我一步一步地向上爬,终于看到了明媚的春光。 当看到自己的文字一篇篇变为杂志的铅字;当开始听着异域风情的歌曲跟着旋律跳动;当琴棋书画都有涉猎并融入其中;当明媚的忧伤褪去,触景生情的感伤犹在,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而每一份岁月青翠点缀过的记忆,必将在以后的岁月中熠熠生辉。 20年很长,跨过一个世纪;20年很短,只是成长了165公分。激情澎湃的心擂成鼓点,为自己的青春喝彩——20岁,生日快乐。 ——摘自《东方青年》、《燕赵都市报》 蓑依——指尖化蝶而飞的女子她在疏雨滴梧桐之夜,身披素洁的蓑衣,携着大千红尘、天意人事,如同携着八大山人的一片枯荷,一丝墨色,在文学之路上独行,只是蓑衣亦有了人味,素的如此温暖。 她喜欢养心,让自己永葆一份禅意,保持红尘之外的一份隽永,守住文字的空灵。 她追求心灵世界的安宁,喜欢听雨,在世界之外,淋雨,然后回忆,已是她的习惯;喜欢听戏剧,戏剧舒缓的节拍能够让心气平顺,最爱那幽怨的唱腔,委婉曲折到心底,最喜欢的是青衣,尤其是那个有着前世今生之感的《锁麟囊》,丝丝缕缕地品,像是喝茶,一点点地浸入心境,那份安静和沉着,有着大气和从容,仿佛小小的心思都会被声腔无限的放大,赤裸裸之后也就干净了、清冽了。 生活中的她,像唐伯虎画中的执纨女子,安静恬淡。安静的生活,细腻的心灵,让她对这个世界保持鲜活的兴趣和不同于一般人的敏感,她的文字亦如她的人,淡雅得令人心醉。 她用女性的睿智将感情压在心里,用理性当作漏斗,将挟着理性光辉的、柔美、淡雅的文字筛出。文字是心灵的露水,心灵安宁澄澈,文字之露在指尖化蝶而飞。 ——摘自《长春》杂志 重要作品《女人泪》讲的是生活在五河沟村里的一批默默无闻的女人及他们的男人,在实行分田到户的生产责任制之后,传统的乡村经济体制在走向现代大农业的历史转型中,在山沟沟的深处演绎着一个个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她们在家乡的热土上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不屈不挠地耕种着希望,为改变贫困的命运苦苦抗争;在这里,我们惊奇地发现了生活在社会转型期的最底层的农村妇女的生存境况,也听到了“女人们”充满痛苦与欢乐的心声。 在小说的结构安排上,作者采用散点式布局谋篇,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是以大写意的笔触、场景式表现手法多视角、全方位再现故事情节的。在小说的艺术表现和描写上,她以近乎压抑的朴素文墨,娓娓道来,如拉家常,摒弃了华丽,选择了朴实,特别作者还大胆借用民间风俗和传说,大胆发挥想象,创造了诸多朦胧优美的艺术氛围、意象和细节。这些描写,无不使这部现实主义小说平添了一种瑰丽、浪漫的神秘色彩。——浩然 《岁月那么凉》以一对青年男女教师的学习成长工作经历为主线,透过主人公钟情农村教育的坎坷经历,寻找他们理想背后艰难跋涉的脚印,并透过这一串串的脚印,显露出农村学校生活的复杂性,折射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教育的沉重和反思。作品内容涉猎到不同时期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触及到围绕校园展开的各种敏感话题,时间从七十年代末开始,跨度到时下。 《江山美人图》是蓑依的长篇悬疑力作。故事梗概:安虹和他的丈夫墨染是当红画家,两人合作江山美人图系列。丈夫画江山,安虹画美女,每幅作品价值超百万。听风轩的老板朱大佑为谋私利,绑架了墨染,并把他囚禁在地下画室里,用尽威逼利诱等手段,使之成为赚钱工具。安虹为救丈夫,设法打入听风轩内部,历尽重重磨难,五年后在公安机关的协助下营救出了丈夫,此时才发现丈夫已经结婚生子。 《轩辕岛》明朝嘉靖年间,我东海之宝岛——轩辕岛屡遭外寇侵略,为保家护岛,轩辕鲤率领全岛上下同仇敌忾,共抗外侮,演绎了一个有一个的精彩传奇。故事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扣人心弦。一计连着一计,一策套着一策,用少女的眼光和知识阅历,还原历史上40多种经典阵法和奇特战术的实施和破解大法,释解历史上冷兵器时代的一个个战争传奇。小说内容集民俗、悬疑、军事、历史、谋略于一体,语言采用民俗文学手法,风趣幽默,法自天然,脍炙人口。 文字欣赏故乡情系列 秋比春要薄的多。单看叶子飘零后欲裸的树木,比起春日的愈加茂杂,就给人干净利落之感。更别说,当清晨薄雾氤氲其间时,那份微妙的诗意,更是春天早上令人憋闷的厚雾无法营造的。秋又是惹人馋的。不仅是累累硕果,连那夕阳西下时的天空所做的背景都会让人“饥饿”。只有秋日傍晚的天空会呈现绝美的色调,像极了汉堡的各种混杂的颜色。条形的,片状的,朵样的……秋给人一种味道。——摘自《我言秋日胜春朝》 “春到凤凰乱,浣尽青石涧”。嫩绿的丝绦是春天和柳树的定情信物,而信物的见证者就是青石板上浣纱洗衣的婆娘们,美丽的长辫,丰满的前胸,妩媚的眼神,自得其乐地扭着秀丽的身段轻盈盈地走来,做作的让人怜惜,在没有色情的土地上,他们释放着原始的野性。她们习惯于粗狂而快速地摆弄手中的衣物,像是闲时玩弄自家的娃子一般,率性但充满母感。水里滚烫着浪花,可她们的嘴总是闲不住,啄木鸟似的乐此不疲,东家长李家短,说个不停,是是非非论个不休。李家大妞姐跨着兜,拎着盆,来洗衣服了,立即扎了婆娘们的眼球。“英子,有对象了吗?要不,婶子给你介绍个!”英子的脸顿时红了起来,羞答答地朝着远点的青石板上走去,身后自然笑声一片,惹得池塘中游弋的鸭鹅们也嘎嘎大叫起来……——摘自《故乡的池塘》 随笔系列 也许一切只是开始。开始习惯接受自己不再年少的心念;开始学会解脱自己,放纵自己;开始学着平静而愉悦,用内心的起伏来检验自己。一抹金黄就让自己麻醉,温暖的喘不过气来。尘封的梦想刚掀开一角,名利的尘土就趁机而入。静美的邂逅在黄昏不愿走出的房间里就这样擦肩而过,或不期而遇。 ——摘自《消失长度的冬天》 童年在记忆中只是故事的坟墓,经不起撒娇和哗众取宠,低矮的天空下,总是以45°的姿态仰望星斗、云彩和邂逅的彩虹,它们似亲人、朋友进入我寂寥的内心,于今日想来,俨然已是一笔财富。过去曾自私地以为童年属于自己,快乐与悲伤可以毫无忌惮地写在稚嫩的脸上,乖戾的性格谁都可以忍受,可是在多年之后,蓦然发现,我们的童年除了时间碾过我们的肢体之外,丝毫不属于我们,更多的是属于我们周边的亲人或是陌生人,因了我们的记忆不完整,我们在亵渎自己的成长。经常有人讲述我童年的趣事,我呆望着,一遍一遍地找寻自己,发现连个入口都没有。童年的孩子不幸福,我决绝地坚持自己的谬论,因为他们的悲欢不是来源于心灵,而是五官的刺激。而童年的真正欢乐应该是面向未来的,人生诗意的存在也就在这儿—一颗不泯的童心。——摘自《童本嫁衣》 我总会比别人慢一拍,却也会摇头沉醉在里面。就像浴缸里的泡泡,每一个在接吻的一瞬间,幻化出的是对我的爱。那天,会有香樟树的香味在我的呼吸里出现,像百合的清香诱惑着我们爱的纯真,在所谓的爱到花开的时侯,有明天过后的彩虹。没人告诉我一直在浴缸中浸泡是否会腐烂,如果心情也能发酵,那我会糜烂。在温暖和空灵的记忆里,丧失了敏感,忽明忽暗,忽快忽慢,一个拍子,一个拍子,演奏着快乐的声音。给我时间,让我有能力记下这乐谱,我怕未来会找不到。声音调高八度,让歌唱竭斯底里。像畸形的花,狂乱地开放在午后,不舒服地没人想看。如果不暂停,是否会像现在一样有高潮?谁都会厌倦,飘零的冷漠在吐着嫉妒的毒汁。——摘自《幸福的浴缸》 那些粘稠的过往,在今天看来,依旧色彩斑斓,五光十色,像是阳光下的泡沫,有着数不尽的阳光的色彩和味道。——摘自《青春》 诗坛女巫蓑依所写诗歌,大多以写生命人性为主,其写作角度突兀,入笔点怪异,用近乎惊悚朦胧的语言,把所写人物的肉体剥蚀殆尽,只剩下晶莹的骨骼和鲜活的器官,来彰显人性的内涵。因此她诗下的人物仿佛变成了透明玲珑的水晶,人性的光芒或者黑暗在她的笔下暴露凸显,因之其诗歌穿透力极强,作品诡异灵透,惊悚骇人,故而被誉为诗坛女巫,参加首届中国诗歌夏令营。 诗人谈诗写诗写得尽兴时,常把诗歌读给我的姐妹们听,她们不约而同地说我变态,然后又开始表扬我的想象力。我把我身体、意念中最黑暗的部分都调动起来了,甚至可以听到骨头咯吱咯吱的声音。我都害怕,自己竟然会有这样的一面,这真是一种与自己的奇遇,我更爱我自己。 ——摘自蓑依的微博 现在诗人写诗大多小情小调,情软意绵,诗歌作品缺乏力度,缺乏意象,没有为读者提供真正好的作品,致使当代诗歌面临冷清的局面,好的诗人应该有担当,有继承,更要有创新,在诗歌创作上要根据自己内在的体验,辅以广袤的意象,以意取胜,使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方能创作出真正的好作品。——摘自蓑依的诗论《诗歌需要什么样的意象》。 诗歌欣赏戏子 她的酒窝盛满冰清玉洁的琼浆, 似枝梢,一缕青烟的惆怅, 古老的钟,轻便地奔跑在尾戒之上, 星光熠熠。 竹节开着花, 露珠飘在水袖的弯成的陡峭里, 玫瑰滴着血,踩过纸张,坑坑洼洼, 有清风落下, 委婉地跳着劲舞,背后散落一地, 是旗袍的虱子,是丹唇的浆糊,是凤冠的酒水。 名家点评蓑依《戏子》:“竹节开着花,/露珠飘在水袖的弯成的陡峭里,/玫瑰滴着血,踩过纸张,坑坑洼洼,/有清风落下,/委婉地跳着劲舞,背后散落一地,/是旗袍的藤蔓,是丹唇的浆糊,是凤冠的酒水。”一位“戏子”以自己的努力争取人生的成功,然而人们只看到她们现在的荣华,而少有看到她们一生的辛苦,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他们人生的写照,所以诗里出现了“玫瑰滳着血”的意象,“一缕青烟的惆怅”的意象。这首关于艺术家生命与命运的诗作,与台湾诗人痖弦早年的同题诗作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劳苦大众的同情,关注当代中国普通人的命运,成为其作品的重要内容。 ——邹建军(邹建军,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歌》与《外国文学研究》副主编、《世界文学评论》主编,当代中国自然山水诗派提倡者。) 个人语录悲情地留住过往,含笑飘向未来。 一步一步往上爬, 终看到明媚的春光。 开始明白: 劳累并不代表什么。 前世,我是一朵凌霄花。 一个人的时候的小心境: 散漫的、 自我的、 还有救赎的。 喜欢很多的话 ,简短但属于心情。 我在世界上找你,而你在世界之外。 有时候, 计划就是事实。 出去时天黑得很惨,进来时却已是蛋白色的黎明 在本无意义的世界寻找意义,这就是诗意. 中国最早的情歌只有四个字:候人兮猗.穿越古今,依旧那么妖娆和空荡.思念如此稠密,却只是破口而出而已. 世界上最无聊的事某过于和无聊的人说无聊的话。 在世界之外,淋雨,然后回忆,已是习惯。 克制,带来自我清洁的可能性。 你的菜必须穿越心灵才会有味。 散文很娇缜,必须读有溺爱之味的,才会快乐. 温暖 ,在心之外。 一旦开始, 便无始无终。 不能抱有希望 ,或者说是奢望, 才是真正骨子里的我。 希望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一个和自己相挈的人是多么的不容易,至今还没有遇到半个,所以珍惜有丁点和我相似的人。20年,足以培养一个人成熟的认知观,所以我不期待本来和我不合适的人在以后的多少年中会变成我所向往的人,所以我不会过于释放自己的热情,我要为那个人留着,不管男女。 一个作家或者一个写文字的人,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写东西有多么的累,多么的孤独,而是自从写文字开始你就有了异于常人的敏感的心,这东西是天生的,后天根本无法培养。因了敏感,你会觉得这个世界那么的残酷,你会感受到美好中的丑恶,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所以会因为外界而受伤,于是,我们孤傲。 我一直认为这个世界的好运是一定的,不要太奢侈。 守得寂寞,才守得住繁华。 文字是会骗人的。 为了让你听见我的话/有时候变得纤细/微风吹起鳝鱼的冰裂/仙湖陶醉的青瓷/在我手中柔软的如同你的皮肤/她溢出了我的仙湖/由你完全充满/完全充满 所谓外表的奢华其实很容易达到。所谓的命运就是你奋斗之后源源不断得到的一切,是自然规律。不就是么?所谓的享受,不就是内心里有个让自己觉得骄傲地接着地气的梦想么。 我希望我的内心能够强大到不依靠任何人。 真正好的文章读来可以感到神经微小的松弛,神清气爽。 寂寞是快乐的顶点。此时,你的内心是空置的,但也是充盈的,往往有着从崖而跃的胆识和撕破胸膛的勇气,这来自对自我的否定的羽化成蝶般的蜕变。 时光是血管里流动的血液,和生命同在。 好记性是因为无以言说的愿意和疼爱。 只要有一个人支持,我就会百分之百的努力。 恋爱的确要分散精力的,所以在需要特别集中精力的时候尽量不要分散自己太多的感情,除非你可以处理得很好,这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需要因人而异。如果把这个纬度拉长,可以说有人一辈子也不适合恋爱,况且爱情永远不是救赎。 最相爱的时候,也就是最艰难的时候,从这个角度看,热恋之时危险系数最高。 我只是知道太多的大学生不幸福,更没有外界所说的轻松。在我们脚踏实地之前,已经被所谓的理想(切实际的OR不且实际的)摧残得支离破碎。 爱情就像刷牙,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更不是做给对方看。 “感情分为三种:亲情,友情,爱情”,这本身就是谬误,我们却深信不疑而且坚决贯彻执行。 《青春》:已经回不去了∕再也找不到那条通向清幽的小径∕即便来时∕我用鲜花、青草、溪水做了浓重的标记。 黎明是让人又爱又恨的。爱是因为它的干净,犹如栀子花初绽,明媚而忧伤,同时,又是宁静的,个体的喧嚣无论怎样也无法破坏这油画般静中含动的状态。恨是因为它的步履总是缓慢的。有时清早醒来,一睁眼,便觉得已是忙碌的时间了,特别是对于我这种对时间特别敏感的人,便落得个紧张,这是我不能接受的。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祈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有这样一个收留我的处所,没有负担,安乐的享受这种天人合一的趣味,人会变得柔软,有水分和月光的灌洗。我曾无数次地想象、渴望,她对我说“恨嫁”了,我想是吧。那时,披头散发,着宽大的睡衣,写字、思考,如此平凡的前景,于我还是奢望。 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袁泉称她只有在话剧舞台上才可以全心投入,所以话剧里有她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有一天,看到郭珊写给七堇年的信,文笔那么干净、利落,不多一字亦不少一字,刚刚好,这是我目前最欣赏的文笔,以致于让我许多天来不敢再使用文字。 自小便对他人有疏离感,以致于和人的情感都是硬邦邦的。没有交心的朋友,故友情缺失,这也是遗憾。但自走上文学之路,便知世间更少可能,于是,更信赖文字。幸运所在是亲情、爱情带给我的璀璨的安全感。都说爱情抵不过友情来得长久,我说——因人而异。 性情,极度诱人。我第一个喜欢的武将是霍去病,美男子、外冷内热、只对一个痴情,这性情,将我灼烧而又后背发凉。偏执、无所知的个异亦属于我爱之性情。性,发乎于地窖,是神秘和未知;情,发乎于天穹,是宽宥和四面八方的憧憬。 开始过一种节制的生活,在这个春夏相交的变幻里,谢谢神让我突然醒悟:我已堕落了那么久,而不自知。半天的时间,看完了《小王子》,这让我感到快乐。内心回到了保守的起点。懂得:这个世上只有可以挽救自己。满面的春风也有荡漾的甜蜜。平静的清醒真让人倾心。 想起小时候,在奶奶家的老房子里,有一棵枣树,爷爷抱着我打枣儿,偶尔我也会独自爬上房顶,用颤颤悠悠的木质梯子,蹲在那里吃枣;还有一棵石榴树,我无数次地偷摘花骨朵,插在头发上。家完全变了,可是,他们的人生态度依旧。爷爷特别踏实、低调、本分。想来,自小离家,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真不多。 这几天写诗写得很高兴,我把诗歌给她们读了,她们不约而同地说我变态,然后又开始表扬我的想象力。我把我身体、意念中最黑暗的部分都调动起来了,甚至可以听到骨头咯吱咯吱的声音。我都害怕,自己竟然会有这样的一面,这真是一种与自己的奇遇,我更爱我自己。 “你没想象中的那么恋旧,回忆唤不回你的温柔;我没想象的那么脆弱,分开后形容也没有消瘦。”很多时候打败我们的就是想象,是瞻前顾后,是怕你走后我的心再也无法搁置。一剑枯枝,着落梅花,醉然开放,都会有开始和结束,不论丰满还是枯瘦。淡淡地守住自己的内心,把它当孩子来养,而不是用想象麻醉。 今天,为自己买了一株植物,纤细的、柔弱的,放在电脑旁边,不管高兴还是忧愁,习惯性地用手撒点水上去,湿漉漉的新鲜。这种单纯的绿色,总会不经意间让我想起那些黄昏,晚饭过后,和家人一起散步,走很远的路,周围缭绕着广阔的潮气。我最爱的是鲜花,康乃馨是最不能让我淡定的. 某一刻,忽觉放轻自己是种能力。身在最恶的环境中,依然笑看开得放荡的白玉兰、吃颜色怡人的菜、品不同种的茶或竹根,更可以写运命的文字来洗涤忧愁。一切都是自找的,而明天,依然,抹着色情的指甲,为自己妖娆。 以前,心里有不干净的、世俗的地方就会讨厌自己,可当我走出去,才发现我简直是活在自己的桃花源里,没有纷争、毫无利益、有爱的人、有单纯的梦想。但我不后悔出来这一次,至少它验证了我——依然保持纯粹的孩子,而我也坚信了,我选择文学完全正确。而不管世俗如何纷扰,我躲进小楼,玩味可爱的人生。 喜欢爱情中处于嫉妒彼此而不伤及感情的小细节,假装生气,内心却火一般地被温暖灼伤。他笑着,却也心知肚明会有隐隐地不安。这的确需要两个人水乳交融地配合,偶尔一刻的走神,都是罪过。倘若我曾走过你的年少,不会相爱如此之深,就这段光阴,也只能是这段,和你走着,不在乎还有没有自己,安全足矣。 伤口永远出在不会保护自己的人身上。即便沧海桑田,疤痕依然在。 文字是我的情人。我知道是它在追我,因为我随时有甩掉它的可能。可是,这永远不会,除非它不再爱我。不管有没有人爱我,文字一直在身边,在心里,无时无刻不给我温暖。它偶尔也会给我买礼物,稿费成为它对我浪漫的表示。我们要好好相爱,我会把你变成最有味道和生命穿越时空的人。只因为我无法不爱你。 那些浪费的时光呀,似身体流动的血液,走着走着就忘记了它的存在,和我这么亲密,我却无情冷漠地丢开。没心思的人啊。对时间的愧疚,是心疼的,亦是贪婪的。自此,我自私了,对光阴。 捧一路春风,淋了潮湿的寒冷;月光下的我,披着想念,优雅地想象旧时光;来吧,倾城的风华,青花瓷、苦丁茶,洌着的微笑;拈花的轻柔,撒过燥热的心海,新的、美的、好的,留着的,原来都是走路的姿态。那个背影,我记得。 原来和文字沾上边的孩子从来都是不快乐的。孤独可以拧出水。 一位朋友说“蓑依的文字里总是潜伏着一股平静且尖锐的气质”,读到后,觉得更像我这个人的性格。 我愿望我的未来是一个很小众的人,独活、富丽、把自己活成植物的姿态,四海为家、文字相伴,与寂寞谈和.老时,隐居一小城,什么都不做,与他在一起,牵手看风景,搀扶着散步,偶尔低语几句亲语.如果说我现在有雄心,那仅为这状态打拼一些所需的资本. 人真是可悲的道德动物!!! 变化总是令人着迷的,亦如动荡。《魂断蓝桥》里我最喜的是基蒂,她渴求自由的同时,也享受着改变带来的欣喜,路落大方地觉得自己下贱,可也心安理得啊。“人事多错迕”,时间只因有这样棱角分明的女子,便可观可赏许多。没有起伏的女子让人觉得干瘪,想要同情。 喝粥,仿似久别重逢。总觉得:有粥才会有心境的恬淡。把平常、惯常的行为做成自己的艺术品,这才是无限的大美。即便欺骗、伪饰相对,但若有粥体肤相亲,便依旧会有湿哒哒的感动,平和、善良之感才会油然而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