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阿胶浆
释义

阿胶浆是以传统配方,采用现代提取、分离、精制技术研制,以阿胶、山楂为主要原料,经科学配料、合理加工,并经离精科技制剂工艺处理开发而出的产品。

一、阿胶浆

1、性状

阿胶浆 为口服液体剂型,棕褐色的液体。大致分为含糖型、无糖型。无糖型复方阿胶浆性质稳定,对高温的稳定性要优于复方阿胶浆。试验表明无糖型复方阿胶浆稳定性良好.定性反应与昧适中,口感优于含糖型复方阿胶浆。

2、主要原料

阿胶、桂圆、枸杞、大枣、甘草、红糖、葡萄糖酸亚铁、人参、熟地黄、党参、山楂,水等。

3、制作工艺

阿胶有块、膏、颗粒、口服液多种形态。阿胶浆以优质东阿阿胶为主要原料,辅以大枣、枸杞等药材,经现代生产工艺技术精制而成。目前,降低中药制剂的含糖量是当今的发展趋势,国家卫生部巳确认甜菊甙可作为药用53辅料用于矫昧。新工艺采薄层层析表明两者组分相同。由于将原处方中用蒸馏、煎煮、醇沉、烊化相结合的制备方法,尽可能把蔗糖革除.故此我们探索将处方中药物的尽可能地保留药材的有效成分,去除杂质,提高制剂量增加l倍,以减少每次服用量。以一种处方为例:阿胶 50克、人参25克、熟地175克、党参175克、山楂75克。

制法:以上五味,将人参、熟地、党参、山楂加水浸泡40分钟,然后煎煮三次,时间分别为2小时、2小时、1小时(每次煎煮先用急火煮沸后改用文火),合并煎煮液,静置,滤过,加入蔗糖(红)500克使溶,浓缩备用;阿胶加水适量溶化,滤过,滤液与上述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至1000毫升,滤过,分装,即得。

二、阿胶功用

1、基础认识

阿胶是由驴的皮熬制而成的胶品,与人参、鹿茸并称为“滋补三宝”,中国首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把阿胶列为上品。阿胶具有滋阴润燥、止血的作用,用于气血两虚,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及白细胞减少症和贫血,具有补气养血、改善营养性贫血的保健功能。能够补血养颜滋阴调经;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增强肌肤弹性;有效改善黑眼圈、更年期症状。但不可代替药物 ,属于OTC(非处方药)。阿胶是由驴的皮熬制而成的胶品保健效果好,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与改善睡眠双重功效,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更能有效改善睡眠,能有效舒缓工作、生活压力。是中老年人的贴心之选

2、有关研究

现代研究发现,阿胶具有促进骨髓造血、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抗脂质过氧化和延缓衰老等作用。

目前,对于阿胶的作用机理,大家有着不同的看法,比较传统的看法认为,阿胶所具有的功能是因为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缘故,也有专家认为,阿胶的作用机理,是依靠其所含有的同其他一切胚胎样组织相似的微环境物质去改善造血微环境,还有专家研究表明,阿胶的药效和其特有的聚负离子基结构有关,对于这些关于阿胶作用机理的假说还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和研究。浙江大学郑筱祥教授曾主持过多项东阿阿胶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她给出的结论是,阿胶能解除或减轻肿瘤和放疗对免疫系统产生的抑制作用,有助于免疫细胞对肿瘤的应答。

三、如何滋补

1、补身先开胃

阿胶自古就是滋补圣品,但阿胶性味十分滋腻,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症状,如果脾胃功能受阻,就算再名贵人体也无法消受。润色阿胶浆早就为您想到了这个问题,配方中特别添加了能理气调中、调理脾胃的橘皮,从而促进阿胶和其他营养成分的充分消化和吸收,脾胃好,吸收好,有效成分才可迅速被人体利用。

2、气血同时补

气血双调理,才能补根本,要从根本上解除体虚体弱的症状,必须要气和血同时补。润色阿胶浆以补中益气的党参和黄芪来补气,以补血滋阴的阿胶和熟地来补血,补气养血,强强联合,既增强了补血效果又增强了补气效果。血可载气,给予气以动力,气行则血行,血液的营养成分才能更好地遍及全身,气血双向调理,彻底捣毁气虚血虚的根源。

阿胶是由驴的皮熬制而成的胶品保健效果好,疗效更持久。

四、适应人群

1、气血两虚,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食欲不振人群。

2、 脑力劳动者:工作节奏快,精神压力大,作息没规律,运动量少,导致气血失调。学生:功课紧张繁重,心理压力大,又处在青春发育期,极易气亏血亏。

3、女性:月经、生育、哺乳等女性生理过程会损耗大量血液,使多数女性气血两虚。

4、老年人:脏腑器官功能开始下降,气血生成有障碍,往往导致气血两虚。

5、 出血性疾病患者:长期血液流失,气随血减。

6、 大出血、大手术后患者:大出血、大手术后,病人由于大量失血,气血损伤,导致气血两虚。

7、 肿瘤放化疗患者:放化疗会影响人体正常的气血运行,导致气血亏损,抵抗力下降。

五、挑选方法

1、阿胶

形状标准,呈棕黑色,气味较淡,无渣质。

一看质量好的阿胶平时看起来莹黑如漆,在强光照射下,呈透明的血红色,而伪劣阿胶由于内含较多杂质,一般为不透明的淡黄色。 二闻在阿胶上哈一口气,质量好的阿胶能嗅到胶香味,而伪劣阿胶则发出一股刺鼻的腥臭味。 三掰将阿胶掰开看断面,质量好的阿胶一掰就碎,断面光滑。劣质的阿胶掰开后,断面参差不齐,可见明显的裂痕。

2、阿胶浆

比较难以鉴别成色,一般选择知名品牌比较放心;其次看包装、生产商信息等等;再者,看口碑,好不好,用了才知道。

六、阿胶浆的几种吃法

其实阿胶的吃法很简单,很多朋友人为阿胶的吃法很麻烦,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平时完全可以把阿胶作为一种“营养佐料”加入到日常的饮食之中,就像我们往食物中放酱醋油盐等佐料一样,只要掌握每人每天3-10克的量即可。体质好些可以少放,体质不好可以多放。阿胶功在“调养”,而且是慢慢的调。所以如果自我感觉身体不是十分强健的朋友,每天记得在食物中加一点点,顶多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很明显的看到效果。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你买的阿胶质量要好才行。

1、 阿胶粥

取大米或着小米100克,另取15克,冰糖50克做成粥,阿胶在加入前先用开水溶化后加入粥内搅匀,一滚即可。但是要注意不要将阿胶块真接加入粥内,这样容易糊锅底。

此食用方法具有补血益肾,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2、阿胶糖液

取砸碎后的小块阿胶6--10克,放入碗中,加入开水至多半碗。阿胶是较难溶化的,必须用筷子反复搅拌直到全部溶化为止,再加入少许白砂糖或蜂蜜(冰糖或红糖也可)。搅拌均匀后即可服用。

此食用方法适用于缺铁性、营养性贫血、失血过多、久病耗血、经多不调等症。

3、阿胶梨蜜汤

取梨1--2个,切成小块后加水煮沸,然后加入阿胶小碎块12克,用筷子反复搅拌使之溶化,加入白糖或冰糖或蜂蜜50克。将汤和梨一并服下。

此食用方法滋阴润肺止渴,适用于肺燥咳嗽、久病多痰。

4、 阿胶羹(即食阿胶)

取砸碎后的小块阿胶250克,加入黄酒250毫升浸泡1--2天,加入冰糖250克,水200克,蒸1--2小时,然后加入黑芝麻和核桃仁(黑芝麻先炒香,核桃仁炒熟后碎成豆粒状),搅拌均匀,再蒸0.5--1小时,等待其凉成冻后置于冰箱冷藏保存。每天服用,早晚各服用1匙,服用时将阿胶羹1匙放入碗中加入开水后搅匀,连吃带喝,口味又香又甜。

此食用方法补血益肾,益智乌发,养颜益寿,润肠通便。

5、 阿胶蛋花汤

取砸碎后的小块阿胶5--10克,用开水1碗化开,鸡蛋调匀后加入阿胶液煮成蛋花,加入适量蜂蜜或白糖、红糖调味服用。每天服用,早晚各服用一次。

此食用方法适用于阴血不足,胎动不安,烦燥不宁,虚劳咳嗽等。

6、 阿胶黄酒

取砸碎后的小块阿胶250克,黄酒30毫升置锅内,隔水加盖蒸约2--3小时,待其全部溶化后取出即可。每日1--2次,每次服2匙。

此食用方法适用于一般血虚症。

7、 芝麻核桃膏

取砸碎后的小块阿胶150克,黄酒350毫升,浸泡1周。待阿胶呈海绵状,略加水炖化,加入黑芝麻、核桃仁适量,加上冰糖250克,蒸1小时,不断搅拌,冷却即成冻膏。每天早、晚各1--2匙,温开水冲服。

此食用方法对患腰酸怕冷、耳鸣和阴虚或肾亏等症有特效。

8、人参桂圆膏

取砸碎后的小块阿胶150克,黄酒350毫升,浸泡呈海绵状,略加水炖化,加入适量人参煎液或人参粉,配入桂圆肉拌匀,加冰糖蒸1小时许。冷却成冻膏,每天早、晚各1--2匙服用。

此食用方法适用于气虚疲乏无力,兼有心悸畏寒等症。

9、蜂蜜鸡蛋膏

取阿胶、蜂蜜、鸡蛋配合服用,阿胶适量炖化,加入鸡蛋1个,蜂蜜1匙,每日空腹服1次。

此食用方法对于虚疲咳嗽症疗效较好。

七、阿胶文化

汉代,《神农本草经》载阿胶“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久服益气”。此时阿胶已为临床常用之品,多取其滋阴补血、安胎止血之效。仅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应用本品的方子即达12种之多。如《伤寒论》治疗阴虚阳亢,心烦不得卧的黄连阿胶汤,即用阿胶9克,配以黄连5克,黄芩、芍药各9克,鸡子黄2枚。此方取阿胶滋阴之功,实为后世用治阴虚之证的范例。同书的炙甘草汤,方用炙甘草12克,台参、阿胶(烊化服)、麻仁、桂枝、麦冬各9克,生地黄20克,生姜6克,大枣10枚,酒水各半同煎,分服。治气虚血少以致心动悸,脉结代,舌光少苔者。全方益心气、养心血、振心阳、复心脉,亦是用阿胶滋阴补血的先驱。又如《金匮要略》中的胶艾汤,用川芎、比草各6克,阿胶、艾叶、当归、芍药各9克,干地黄12克,水煎去滓,入阿胶溶化温服。治妇女冲任虚损所致的崩漏下血,月经过多,淋漓不止;产后或流产损伤冲任,下血不绝;或妊娠下血,腹中疼痛者。诸证病情虽有不同,但都以出血为主要症状。该方取用阿胶,既有止血之功,又有补血之用。更与暖宫止血的艾叶配合,成为调经、安胎及治疗崩漏、胎漏的要药,亦为后世养血止血、调经安胎的祖方。此外还有如黄土汤、温经汤、猪苓汤、薯蓣丸、鳖甲煎丸等,皆配用本品,但多不出滋阴养血、止血、补虚扶正之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3: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