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孙子祠 |
释义 | 孙子祠坐落于苏州城西虎丘山东山浜内,由古代著名兵法家孙武后人孙星衍于清嘉庆十一年在苏州建造“孙子祠堂”,为纪念孙武。清咸丰三十年(公元1860年),祠堂毁于太平天国战火。1984年又重建。 来源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阳湖(今江苏武进市)孙星衍念念不忘先祖业绩,为吴地没有一所纪念孙武的专祠而抱憾,于是联络江、浙等地的孙氏后裔,发起在苏州建造“孙子祠堂”。其集资购得“一榭园”进行改建,仲秋时节,孙星衍为祠堂写下《虎丘新建吴将孙子祠堂碑记》。祠堂坐落于苏州城西虎丘山东山浜内,清顾禄《桐桥倚棹录》云:“孙武子祠,一名沪渎庙,在东山浜内,祀吴王客、齐孙武子及其孙膑。”并记“一榭园在东山浜北。……园中有亭翼然,负山面水,别饶幽致。”清咸丰三十年(公元1860年),祠堂毁于太平天国战火。随着时日的推移,当地人已不知“东山浜”这一地名所指何处,由是其祠在虎丘山的确位置今人已无从知晓。 地理环境环视虎丘山麓,周边为一条宽约八米的山河所环绕,在今二山门断梁殿与旧塔影桥的百米之间,散落着一些古建筑遗址,其中有古东山庙遗址和塔影园旧址,庙、园均位于山的东南隅,负山背水,其地望与顾禄记载的孙武子祠位置吻合,而如今祠堂已荡然无存。1984年,吴县文管会在北桥乡石桥村的一农户家中,发现了一块孙子画像碑石。此碑长103.5公分,宽35公分,碑石右侧,分别刻有孙武与孙膑的画像,其旁注有“吴将孙子像”和“齐将孙子像”两行篆字。画像均作站立状,秀眉重瞳,圆脸束发,双手作揖,神态安详。根据碑文,方知此碑乃孙武子祠内原物。此碑现完好保存在吴县文管会内,即今苏州古城内东大街开元寺无梁殿中,嵌入墙体,外罩玻璃窗,供人瞻仰。 历史1945年,当时的吴县县政府为恢复被日寇破坏了的虎丘山名胜,计划在原孙武子祠遗址上建造一座孙子纪念亭,后因财政拮据而不果。1947年秋,国民党一批军事学界名流,以李浴日、杨言昌诸人为首,以了起成立了“孙子纪念亭筹建委员会”。委员会进行了一系列募捐、勘察等活动,然终因淮海战役的失败和所募之款不敷建亭而中止。而李浴日所托吴县贞石斋所刻《孙子十三篇全文碑》终于完成,此碑文由于右任、梁寒操、沈尹默3位书法大家分别书就,贞石斋钱荣初先生亲手镌刻,历时3月,勒石尚未鸠工,李浴日已携家撤退至台湾。此碑竣工后,钱复信告之,并将碑文拓片寄出去。不到两月,苏州解放,钱只得将石碑放在店中,无法移建。 1959年,钱荣初先生将此碑献出,由苏州市文管会接收,置于文庙空地上,经长期风雨浸蚀和任人践踏,致使一面碑文呈模糊状。直至1993年,经有关人士的建议和多方商议,才坐落到苏州碑刻博物馆明伦堂西南侧的平地上,四周为花木板书簇拥,显出其应有的价值.碑为青石质地,长164公分,宽80公分,厚19.5公分;碑基座高56公分,长177公分,碑刻分正反两面,碑额书以“孙子十三篇全文碑”八个篆体字,正文为楷书。书法流畅潇洒,秀劲有力,结构严谨,为书法家吴县汪东所书,堪称书法与碑刻珍品,这纪念兵圣孙武的一现代宝物。 1955年,苏州解放后,有识之士屡屡向人民政府建议,在虎丘山建造子孙纪念亭,不久,政府接受建议而出资建亭。1966年文革动乱中,纪念亭遭到破坏,1984年又重建。纪念亭坐落在虎丘山风景区内,亭高三丈,外形八角四面,底座、石栏、圆柱,均采用花岗石;脊背为黑色苏瓦,陡直,呈飞檐翘角势。亭子整体重型精美,古色西香,与景点融为一体。由张爱萍将军书额:孙武子亭。亭中央立一青石碑,正面镌刻张将军亲笔题诗,草书遒劲刚健: 孙子兵法,克敌制胜;娇娘习武,佳话流传。 在孙武子祠堂附近所建的孙武子纪念亭,为苏州虎丘山胜地又增添了一处历史人文景观,也让后人缅怀这位古代伟大的军事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