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孙子兵法的科学解读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 吴承帮 著丛 书 名: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086227 出版时间:2009-07-01 版 次:1 页 数:303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政治/军事 > 军事技术 编辑推荐领略国学之精髓、融通民族之文化、汲取先人之经验绵延千年的兵家韬略、“智战”时代的营养良方。 内容简介《孙子兵法的科学解读》对孙子兵法十三篇的每一篇皆分若干话题进行有理有据、生动形象的论述性解读。作者对孙子兵法的解读自成一派,为孙子兵法注入了新的时代气息。《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总结军事规律的著作,它叙述的一般原理.对政治、外交、经济、企业管理亦有启示意义,所以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国际都出现过《孙子兵法》与多学科应用的研究热。《孙子兵法的科学解读》作者运用现代科学的逻辑思维来注释孙子兵法,分析概括孙子兵法的理论体系,独辟蹊径解读孙子兵法所蕴含的科学思想.试图将孙子兵法科学化,大众化、实用化。为了让读者迅速理解和运用孙子兵法,提出了客观对象、认知活动、创造活动、破坏力、形、势、地、天等一系列用于联系实际的概念。 目录自序 第一章 导言 一、孙子兵法的强大启示功能 二、几个问题 三、相关思想内容介绍 四、运用孙子兵法的关键点 五、本书科学解读的目的 六、孙子十三篇同形的关系 第二章 理解和运用孙子兵法的哲学基础 一、客观对象和知识 二、人在生存堆内的活动及获得的知识 三、用创新活动来维护生存堆内的秩序 四、地 五、天 六、形 七、势 八、创新力量——形在地、天中流动 九、成就力与破坏力 十、改善生存堆内秩序的任务 十一、生存堆之战 十二、潜伏知识和浮出知识 第三章 《计》篇 一、《计》篇之“地”、“天”、“道” 二、地的作用 三、《计》篇之“势” 四、孙子讲的“计”是什么? 五、孙子不同寻常的“未战庙算” 六、《计》篇的潜伏知识和浮出知识 七、《计》篇赏析 第四章 《作战》篇 一、孙子《作战》篇中的“三个事实” 二、宋襄公泓水一战违背“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 三、“军食可足”中的“军食”之义 四、“因粮于敌”和“务食于敌”中的“敌”有别 五、从“兵久”造成的直接后果看军队同国家之间的关系 六、孙子注重创新知识和勇敢行动 七、从另一个角度说说“兵贵胜,不贵久” 八、《作战》篇中的潜伏知识和浮出知识 九、《作战》篇赏析 第五章 《谋攻》篇 一、用“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解释日常生活事件 二、孙子讲的“谋攻之法” 三、从《九地》篇看孙子如何伐谋和伐交 四、将帅如何不造成三军“既惑且疑” 五、《谋攻》篇中的潜伏知识和浮出知识 六、《谋攻》篇赏析 第六章 《形》篇 一、兵形的“可胜”和“不可胜”以及“胜可知” 二、用兵形防守和用兵形进攻 三、预知胜利就是去判断兵形“可胜”还是“不可胜” 四、防守、进攻和预知胜利之间的关系 五、从地中称出客观对象建造兵形 六、“孙子称兵形”问题之解 七、《形》篇中的潜伏知识和浮出知识 八、《形》篇赏析 第七章 《势》篇 一、运载一定的势投放到敌兵形中去 二、奇兵形的创制 三、奇、正两兵形的组合及“相生” 四、学会任势 五、《形》、《势》两篇尾的相似性对比 六、《势》篇中的潜伏知识和浮出知识 七、《势》篇赏析 第八章 《虚实》篇 一、虚实分为三类 二、如何促成敌方兵形出现间隙? 三、“约”是“小敌之坚,大敌之擒”思想的形象描述 四、全方位审视兵之形 五、孙子讲的因敌变化取胜的“神” 六、《虚实》篇中的潜伏知识和浮出知识 七、《虚实》篇赏析 第九章 《军争》篇 一、怎样才算通晓“迂直之计”? 二、用严密的行动实施智力成果 三、三类八态特种游离之师 四、关于“地之用”和“人之用” 五、《军争》篇中的潜伏知识和浮出知识 六、《军争》篇赏析 第十章 《九变》篇 一、“九变之利”是指什么? 二、关于“九变之术” 三、将帅心思的偏离 四、《九变》篇集中体现一个“变” 五、《九变》篇中的潜伏知识和浮出知识 六、《九变》篇赏析 第十一章 《行军》篇 一、如何理解“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 二、孙子是如何加工构建兵形用的材料的? 三、对待三种不同的客观对象使用三种不同的观点 四、《行军》篇的“处军”与“形” 五、《行军》篇中的潜伏知识和浮出知识 六、《行军》篇赏析 第十二章 《地形》篇 一、孙子讲的“上将之道” 二、将帅犯的“将之过” 三、《地形》篇中的潜伏知识和浮出知识 四、《地形》篇赏析 第十三章 《九地》篇 一、地的种类及其引起的兵形变化 二、认知活动的精彩控制 三、利用“将军之事”的知识驾驭兵形 四、“霸王之兵”要知“四五者” 五、孙子的模拟创造思维 六、《九地》篇中的潜伏知识和浮出知识 七、《九地》篇赏析 第十四章 《火攻》篇 一、孙子“点火”讲究“因”、“时”、“目” 二、火攻敌人的哪些目标? 三、设立行使破坏力的掌管机构 四、《火攻》篇中的潜伏知识和浮出知识 五、《火攻》篇赏析 第十五章 《间》篇 一、成功的秘密在于获取敌情 二、用间获取敌情 三、《间》篇中的潜伏知识和浮出知识 四、《间》篇赏析 后记 前言掌握了科学,运用科学就像使用杠杆去撬动物体那么简单。要成功自如地运用孙子兵法,掌握孙子兵法的科学性是先决条件。因此,令人关注的问题是孙子兵法的科学性内容有哪些?下面谈最根本的三点:(1)孙子的模拟创造思维;(2)孙子的转化创造思维;(3)关于人际关系中如何运用孙子兵法的问题。 孙子的模拟创造思维。有两个生活中可见的事例值得特别提出来,它们是孙子进行模拟创造思维的典型事例:一是吴越人同舟共济;二是用秤杆子称物体重量。 任务是用兵形去抗击敌人,那么,如何创造兵形呢?方法是模拟河中航行的人力双桨木船。孙子在《九地》篇中讲,在遇风的条件下,纵是相互仇恨的吴国人和越国人在船上也能“相救如左右手”。兵形在地上流动,如果也能像船在河中航行那样的话,那么兵形内的官兵就会一致奋勇向敌。《九地》篇全文讲如何构造像船的兵形以及如何驾驶这样的兵形出港同敌作战。当我们这样理解时,《九地》就是一篇内容完备的兵法知识,它由造船、开船的科技知识通过模拟创造影射得来,全文的科学性也就得到充分体现。 精彩书摘第一章 导言 六、孙子十三篇同形的关系 既然认为形是孙子兵法的研究对象,那么在对孙子兵法进行科学解读前就应当清楚孙子十三篇各篇同形的关系。由于形内是一些客观对象,且形的任务是在生存堆内流动并寻机同敌人交战,显然,抓住各篇所涉及的客观对象就是理解十三篇与形的关系的一把钥匙。以下是一些有关此方面内容的介绍。 《计》篇。有多少民众被发动出来参加战争?参加的民众又有多英勇?《计》篇“令民与上同意也”回答前一问题;“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则回答后一问题。这是预测参与战争的民众客观对象的数量和质量。地和天,是国家生存堆内两个无限大的客观对象。将帅是驱动兵形变化的指挥者。法则是将帅用来组织民众、构建兵形不可少的意志表示。因此,审视道、天、地、将、法五者可以预测到国家生存堆内所呼出的总兵形情况。两国交战,双方不可能也决不会把这样的总兵形开出去决战一次了事。而是像打雪仗那样,双方都从总兵形中抓一把客观对象形成分兵形向对方掷出,让这个分兵形肩负着抵抗敌军的任务并在地天一定区域内流动着。这个分兵形,就是《计》篇中讲的“权”,是“因利”创制出来的“权(秤锤)”,就像雪仗中见到有利时机抛掷出的雪团,它有势,起制约对方的作用。这个捏雪团、抛掷雪团的人就是将帅。总而言之,《计》篇是看国家生存堆能呼出的总兵形内部客观对象总数及其所载荷的势如何得到运用的情况。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