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孙中山纪念铜像 |
释义 | 孙中山纪念铜像是在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孙中山先生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先生在1932年赠送给中国的4具塑像。梅屋庄吉先生花重金铸造了四尊孙中山铜像,希望通过孙中山铜像宣传其主义。这四尊铜像分别赠与南京中央军官学校、广州黄埔军校旧址、中山大学以及中山县孙中山故居。 中文名称:孙中山纪念铜像 类别:塑像、雕像、铜像 地点:南京中央军官学校、广州黄埔军校旧址、中山大学以及澳门国父纪念馆 竣工时间:1932年 赠送人:梅屋庄吉 简介孙中山纪念铜像(简称孙中山铜像)由孙中山先生日本友人梅屋庄吉所赠,希望通过纪念铜像宣传主义。 孙中山先生生前,梅屋庄吉曾对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多方支持,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病逝后,梅屋庄吉十分悲痛,他不惜变卖家产,抵掉妻子、女儿的首饰,为孙中山铸造了四尊铜像,铜像由日本著名的“筱原金作工场”计划,雕塑家牧田祥哉制作。铜像高达2.9米,重1吨多,以孙中山向民众发表演讲的姿势为造型,气势磅礴,栩栩如生。 铜像造成以后,梅屋庄吉先生分别亲自赠送给南京中央军官学校(中山陵)、广州黄埔军校旧址、中山大学以及中山县孙中山故居(今置于澳门国父纪念馆)。 中山大学的孙中山纪念铜像1930年12月28日, 梅 屋庄吉亲自护送第三尊和第四尊铜像, 由日本油轮 “白山丸” 运抵上海。 1931年1月 10日, 由军舰 “靖安号” 从上海运抵广州,分赠中山大学和中山县孙中山故居。 1月14日,中山大学 (当时校址 在文明路) 全体师生到天字码头迎接孙中山铜像,当即运至石牌农场暂置, 以将来安放于石牌新校。 1933年11月11日, 中山大学成立九周年纪念时,在石牌举行新校奠基暨孙中山铜像揭幕典礼。中山大学新 校在今华南理工大学校址, 孙中山铜像在新校前正中,四周有石栏绕护,中筑石基,像置其上。 1954年春,广州市人民政府借该铜像置于中山纪念堂前的广场上。 195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九十周年 时,铜像又由中山纪念堂前迎置于中山大学河南康乐村新校园内。铜像脚座铭文:“筱原金作工场谨造”。铜像座基上有中山大学校长许崇清的碑记: “此铜像为中山先生故友日人梅屋庄吉所赠, 1933年冬丰置于中山大学石牌旧址,1954年春广州市政府借置于中山纪念堂,1956年11月12日运至中大现址。” 中山大学康乐园里的孙中山纪念铜像坐南朝北,寓意先生北伐的伟大事业。塑像是按照中山先生身高的1:1复制的,所以现在塑像和当年的先生基本是一样的。 在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中,孙中山铜像也曾成了“封资修”的产物。当时一批来自北京的“主义兵”,认为孙中山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极力要推倒孙中山铜像。但中大的红卫兵拿出毛主席的最高指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坚决阻止推倒铜像。当年我亲眼目睹了双方在铜像前展开的唇枪舌剑,并为此几乎打了起来。大概因为中大红卫兵的势力更大,南下红卫兵未敢轻易动手毁坏铜像。为了保卫孙中山铜像,中大学生派出红卫兵日夜守护着孙中山铜像,因此铜像免遭劫难。 今天屹立于康乐园中心的孙中山铜像,乃中山大学的象征,也是中大学子的骄傲。凡是中大人或康乐园游客第一次经过这里,无不在铜像前驻足瞻仰和留影。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历届中大学子的毕业照多定格在孙中山铜像前。 南京孙中山纪念馆的孙中山纪念铜像南京的孙中山先生铜像于1929年3月由梅屋庄吉亲自送来,最初安放在中央军官学校,梅屋庄吉还参加了奉安大典。 1942年11月,孙中山诞辰七十六周年前夕,汪精卫为了笼络民心,将中央军校的这尊孙中山铜像移到新街口广场。 1966年“文革”开始后,南京市委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将这尊铜像运到中山陵保存。1968年6月又移到中山陵广场南面的宝鼎石座上。 198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六十周年时,修葺一新的藏经楼已决定辟为孙中山纪念馆,这尊铜像被移到藏经楼前的石阶上。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