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孙志贤 |
释义 | 军事医学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孙志贤孙志贤:1940年8月生,现为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全军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技术二级。 学术任职第九届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常务理事,解放军生物化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副主编。长期受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各类课题及国家杰青人才和创新群体评审组专家,第十届、十一届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 研究领域孙教授长期坚持放射生物学的重要领域“DNA损伤生物学反应”的前沿方向。先后完成多项国家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面上课题,完成军内“九五”“十五”攻关项目;2007年获准承担国家重大科研计划课题(973项目)“DNA损伤修复蛋白复合物功能机制研究”。 获奖情况孙教授先后共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成果。已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教材2部,参编专著/教材5部,其中主编的《现代生物化学理论和研究技术》一书曾对促进军内外研究生教育和培养发挥积极作用。 孙教授在积极扶持和培养院内外优秀科技骨干的成长中具有突出的实绩贡献,受到尊敬。2006年被总后勤部授予其“伯乐奖”。 1993年享受国家人事部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经总政治部批准为暂缓退休高级杰出专家。 上海越剧院孙志贤二级舞台美术设计师服装、造型设计。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 术学会会员。上海市人,1944年出生。自幼爱好美术,1960年考入上海越剧院舞台美术班,得到颜文梁、来楚生、郑慕康、周锡宝等诸多名家的亲授,绘画基础扎实,提前于1963年毕业,任上海越剧院服装、造型设计。曾一度兼任剧院美术工场主任。为《祥林嫂》、《情探》等多部剧目作服装、造型设计。其中《孟丽君》、《苏小妹》参加了全国舞美展和上海舞美展,《李娃传》设计图在《上海戏剧》杂志发表。对"廿五史舆服志"、西洋服饰、发饰史,进行了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发表了《古今发式不同》、《论越剧盔帽设计与制作》等论文。为《中国戏曲志·上海卷》、《上海越剧志》撰写了越剧服装、化装方面的文稿,担任大型画册《越剧舞台美术》一书的副主编。1982年以来,多次被上海戏剧学院聘请任教,为舞美系学生开设"中国古代发式史"、"戏曲服装"、"越剧服装化装"等课程。为《西厢记》、《西园记》等多部越剧电视片作服装、造型设计。还曾为京、昆、沪、锡、淮、黄梅戏等剧种,进行服装、化装设计。其中京剧《长剑魂》,获江西省"玉茗"戏剧节服装设计一等奖。其设计构思总体意识强,融古典美和现代美为一体,色彩惯用邻近色推移、色相间对比,大胆运用先进技术,在《东赢遣唐客》剧中,服装图案花纹全部用丝网印刷制成。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