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孙士军
释义

生平简介

孙士军,山东滨州人,生于1954年。中国武术六段。出身平凡,却与武术有着不解的缘分。少年即得家传梅花拳、少林刀,后又随兄长学习孙膑拳、太祖拳和少林拳。

成年后应征入伍做了一名军人,服役期间仍未间断对武术的探索与追求,利用在山西、黑龙江、内蒙古等各地服役的机会遍访民间拳师。1982年自部队复员后进入当地市委成为一名公职人员。

这期间孙士军先生又从苑恩勤先师处学会了螳螂拳,从晚年归根的刘凤彩先师学习八卦掌,后来自1997年跟随洪传陈氏太极拳第一代传人刘成德先生学习洪传陈式太极拳至今。

无论寒暑,勤练不辍。并且从前人(尤其孙禄堂之八卦掌与薛颠之象形术)资料(主要是照片)中多有领会。虽未入形意门,但其崩拳刚猛简洁,力达悠远;横拳似横非横,形神兼备;鸡形惟肖惟妙,熊形浑厚憨拙。

在学拳、教拳、切磋的过程中,在承习前人的基础上,通过自身体悟,又发展了自己的武术特点与技击理论。

经验理论

1:武术没有“术”,只有诚实才叫功夫。2:伤人之术交手之际关乎于心,若心不狠不毒碍于情面,则甫搭手已自输四分。伤人之术实易,修己之道则难,有穷者武技,无尽者武德,德之所至,艺之所至也。人生有涯,武学无边,以有尽求无穷,使德不足者,于此道得之愈多则烦恼愈深,如此则险矣。

3:论站桩:站桩者,站立于桩上也。而今人多误以为如桩而站矣。站于桩上者上虚而下实,如茂柳临风,冠干随风摇转而树桩未尝稍移。上有柔活之冠干,下有入地之长根始是吾所言之桩也。而时下之论多非树桩之桩,而木桩之桩也。知立于树桩之上者,人即为树;欲立如木桩者,整体为橛,至此生死判矣。河出图洛出书,立体之太极图不亦如流水之漩涡也?而此种形式之运动,亦即太极拳之中于胯动之要求也。

4:“擒贼擒王”,时人多以头部等要害部位为“王”,吾谓不然,于技击而言,王者四肢也,四肢受伤则全身之要害任取也。且,与实战之时,人们对要害之处防护严密,而于手足四肢全无防范意识。舍四肢而取头面此不为舍近求远,弃易行难乎?

5打人胸腹,劲力应如“加塞子”“放石头”“捅刀即拔”。

6:开始是修的 是为,令举止行为合乎拳理也;进而修性,令性情合于拳理自然。

7被人从后面抱住,一回头便已完成任务。掌比拳好用,以掌快于拳,且变化亦多也,若以面粉喻掌,至拳则已成馒头。

8:气宜鼓荡神宜内敛之解:精神内敛则神不外耗,养也;心火下入肾水,火烧水开,鼓荡蒸汽之谓也。蒸汽随经络流遍全身,故练拳出细汗如由内而外之桑拿,练至好处掌心亦然。

9:筋长寿命就长。练拳要把筋拉长抻开,如双撞捶时,手如绳镖,筋如绳,镖中的而绳有余则击人劲力愈内透。

10:武术者,无术也;无术者,无拘无束也。

11:人体有上中下三个圈,习武之人能得其二者即可谓入得门径。若可三圈合一则不可测矣。

12:搭手之后,如踏竹筏泛流于江波之上。 大海之中,有涌无浪。涌遇岸边、礁石劲散尽始出浪花。

13:习武者不变先天之骨,造诣终难高明。

14:以膝破膝,后发先至,借力打力。 发人如泼水,劈人似劈柴。 发人不伤人,伤人人不动。向前发人,背如靠山。

15:“节节贯穿”与“节节贯通”大不相同,前者为后者之基础。

16:一身有六轮,两轮最难得,得四轮者即可运转嬴人。

17:很多人都把应该“坐着”的式子练成了跪着,他们根本找不到“椅子”。

18:人有四张弓,弹法各不同。

19:肩膀脱开,手抬膀松肩不动,手举膀提肩头塌。福全先师八卦掌之精要也。

20所谓搭手即走者,并非让对方走,而是自己尚能走,有变化之余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29:44